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公民法律理解-解释问题的分析引出了对公民的法律理解-解释活动与和谐社会善治的内在关系的探讨。和谐社会的善治模式内在地蕴含了公民法律理解-解释的要素,这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心理基础。公民法律理解-解释活动过程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具有社会整合作用,正确引导与教育以及优化公民法律理解-解释活动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公民意识是社会公正、和谐的关键,把公民意识的培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协商及民主的概念,着重论述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选择。要培养公民的协商意识,建立和完善民主协商的机制以及培育公民社会,拓展协商民主的社会生存空间,来发展协商民主,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李响 《科技信息》2011,(14):I0080-I0081
建构中国现代政治人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公民型政治人格是现代政治人格的目标,它至少具备四个要素:政治主体意识、参政意识、法治意识、政治能力与政治效能。建构中国现代政治人格必须有赖于政治社会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意识培养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课题,对我国向现代化国家的成功转型、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方法,考察西北地区5所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公民身份意识和公民资格意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历史、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原因分析,提出应充分利用市场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依托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资源,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关注公民的实践领域,多渠道地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素养成为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更是如此,领导干部树立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不仅可以促进其个人全面发展,而且可以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企业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企业中,领导干部树立了公仆意识,与职工群众关系搞好了,把位置摆正了,领导干部才有号召力,职工才有战斗力,企业才有凝聚力.企业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是沟通企业与职工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笔者谈谈这方面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8.
当下我国提出了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对提高公民,当然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来说无疑是一个契机。相信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权利现实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一定能够得到提升和发展;同时,随着通过法律调整的公民权利的广泛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基本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本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把握服务理念的内涵。公共服务理念即是政府对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价值追求,又是对实现公共服务终极目标的精神把握。公共服务理念又包含公共利益至上的意识;公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公正和平等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便民,高效意识。  相似文献   

10.
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简单,信息渠道狭窄封闭,公民无法自由流动,社会心理趋于稳定和保守。改革开放后,中国公民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大大拓展,社会结构出现了显著分化,公民的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提高。面对公众社会心理出现的重要变化,各级政府应该深入把握公众的维权规律,加快行政改革的步伐,引进民间智慧参与公共管理。只有让所有的公民生活的幸福、有尊严,政府才能凝聚全社会力量,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海洋意识是沿海国家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分析认为我国公民海洋国土意识薄弱,对海洋价值认识不全面,导致海权意识不强.落后的海洋意识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与和平崛起的重要因素.提出应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公民海洋意识培养;通过海洋国情宣传,增强公民海权意识;通过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事业和制定长期的海洋发展战略引领公民海洋意识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海洋观.  相似文献   

12.
企业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企业中,领导干部树立了公仆意识,与职工群众关系搞好了,把位置摆正了,领导干部才有号召力,职工才有战斗力,企业才有凝聚力。企业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是沟通企业与职工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笔者谈谈这方面的认识与体会。1 企业领导干部要树立公仆意识,就必须不断深化民主管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干部,能否抛弃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树立唯物主义的群众观,是能否不断深化民主管理,树  相似文献   

13.
张云峰  李洪昌 《科技信息》2007,(16):249-249
起码的文明礼貌常识和必要的社会公德意识是每一位公民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它对于社会的作用犹如纯净的水和空气之于生物,是社会“机体”健康的必要保障,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青年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修养却不容乐观。本文就当前学生公德意识滑坡的原因、公德意识培养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当前许多学者已经从社会正义、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发文探讨如何解决当代实践中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实践性问题的考察,找出阻碍人们的实践的思想原因。从全新的角度论证解放思想,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必要性、可能性。分析了公民意识与时代实践的关系,进而得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不同利益阶层的公民意识的分化状况,并论证了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发展的目标、途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美术的社会功能入手,对美术及其美育与新疆和谐社会建设之间潜在的重要关联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美术教育与美术活动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元素,对个体的和谐成长和人格的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懂得不断完善个体人格意识的公民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因此,美术及其美育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强化普及美术教育、积极倡导有益的美术活动是促进新疆建构和谐社会的可行性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开展诚信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根本要求,是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诚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有利于个体实现人生价值,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公民法治意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意识系统,有一定的基本构成和内在逻辑关系。其中,程序与规则意识是基础,权利与义务意识是核心,平等与公正意识是灵魂。在对公民法治意识的内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公民法治意识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状态,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和平稳定、和顺协调、和合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伦理要求是: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代际关系、种际关系作为基本价值诉求;把公平和正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前提;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终极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善治”政府的谋划,另一方面需要广大公民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与公民教育具有辨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者的辨证统一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公民媒介素养与公民意识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对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时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荣辱观的涵义、领导干部带头做“荣辱观”的践行者的重要意义及领导干部如何做“荣辱观”的践行者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