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全球CH4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全球变化中2个重要温室气体CO2和CH4的关系,指出在未来CO2浓度升高的条件下,全球CH4的排放将受到较大影响,有可能导致未来大气CH4浓度有较大的增长。CO2浓度升高的这种作用可能通过两条途径影响全球CH4排放,首先通过提高CH4主要排放源稻田和自然湿地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生物量,根系分泌物,土壤有机物等的积累增加,从而使排放源的CH4排放速度增加;其次结合其他全球变化驱动力,CO2浓  相似文献   

2.
地球气候的变化是由其自身发展变化规律和外界因素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文中根据大量前人的资料,从引起气候变化的主因和不同时间尺度等多方面,讨论了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迁规律。据此认为,今后气候将向变冷的方向发展.文申还通过对本世纪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某些气候降温事实的分析,认为目前CO2温室效应还尚未对全球气温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CO2增浓和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CO2增浓和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倪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张新时当今,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世人所瞩目,被称为世界三大环境热点,而其中CO2浓度升...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ENSO对全球陆地及中国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68,自引:3,他引:65  
龚道溢  王绍武 《科学通报》1999,44(3):315-320
对近百年全球陆地平均降水量序列进行χ^2检验,证明在ElNino年,全球陆地平均年降水量显著减少,而在LaNina年则显著增加。近百年来我国东部冬、秋季降水量与ENSO有显著的关系:ElNino年江南地区降水偏多,北方偏少;LaNina年相反。夏季的关系不如秋、冬季明显,但ElNino年黄河以北有干旱趋势,春季基本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林伟宏  张福锁  白克智 《科学通报》1999,44(16):1690-1696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针对地上部分如植物光合作用,生物量以及作物产量等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和细致,相对而言,CO2浓度升高对地下部分包括植物 系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还鲜为人知。植物的根际微生态系统是土壤中一个十分活跃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科技传真     
全球气温上升0.6℃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的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 美国波士顿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这一科研小组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尽管不能排除一些自然条件的变化,但近百年来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人类活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气孔密度与近一个世纪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5种中国特有木本植物杜仲,辽东乐,短柄怨栎,青钱柳和异叶榕,气孔密度与近一个世纪大气CO2浓度升高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大气CO2浓度升高,前3种植物的气孔密度明显降低,青钱柳的气孔密度降低不明显,而导叶榕的气孔密度变化与CO2浓度变化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α,β-不饱和酸铜(Ⅱ)与脲三元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合成了丙烯酸钠与脲和α-甲基丙烯酸铜与脲形成的两种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谱,热谱和磁化率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Cu2A4((NH2)2CO)2(A-CH2=CHCOO^-,CH2=C(CH3)COO^-),提出了热分解机理,测定了Cu2(CH2=CHCOO)4((NH202CO)2的晶体结构2。  相似文献   

9.
孙启高  陈立群  李承森 《科学通报》1998,43(23):2478-2482
概述了国际学术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一个最新动向即从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的角度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2浓度变化与植物结构,尤其是与气孔参数的相关关系;介绍了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2浓度变化对陆地维管植物气孔参数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对有关问题作以讨论,并对讨论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高登义 《自然杂志》2012,34(1):18-23
近百年来,全球地面气温平均升高了0.74 ℃,与此相应,地球三极(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都发生了相应变化。本文探讨了全球变暖的原因,揭示了地球三极地区对于全球变暖的不同响应,讨论了生物和人类对于全球变暖的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汪杏芬 《科学通报》1998,43(19):2083-2084
以小麦、大豆和玉米幼苗为材料,应用最新的根研究方法,首次检测了大气CO2浓度倍增对根系表面积和泡囊-丛枝菌根(VAM)真菌的侵染强度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倍增CO2显著增加根系表面积,并显著提高VAM真菌的侵染强度和活力,但这些响应在物种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根的这些牧场 生可能影响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时植物群落的演替。  相似文献   

12.
张纯喜  潘洁  李良璧  匡廷云 《科学通报》1999,44(19):2024-2030
目前在放氧中心的结构和放氧机理方面均存在许多重要问题待解决。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放氧中心结构和放氧机理新模型,在新结构模型中,2个H2O分子不对称地结合于“C”形结构开口端2个低价的Mn^Ⅱ1和Mn^Ⅲ4上,并保持较大距离;2个组氨酸的咪唑环通过N原子与2个高价的Mn^Ⅳ2,Mn^Ⅳ3结合;Cl结合于Mn^Ⅲ4,并与Ca相连;Ca通过O桥和COO-相连使2个Mn202单元保持特定空间构型。整个  相似文献   

13.
双组分有机体系的O2-CC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军民  刘正平  曹维孝  冯新德 《科学通报》1998,43(19):2064-2068
测定了双组分有机体系的O2-CCT吸收光谱,讨论了不同有机分子与O2形成CCT的能力以及组分浓度对形成O2-CCT的影响,如果双组分体系中两组分形成CCT能力相差很大,在紫外区只出现最形成CCT的化合物的吸收峰,同理,当形成CCT能力相差较小时,O2在两组分之间容易形成两种O2-CCT的动态平衡,其结果在整个浓度区两种O2-CCT吸收迭加后表现为1个吸收峰;而若形成O2-CCT的能力之差介于上述两  相似文献   

14.
千年全球气温中的周期性变化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维宏  陆波 《科学通报》2010,55(32):3116-3121
采用最新重构的千年全球代用与器测气温序列、近400年太阳辐射和北太平洋海温指数序列, 分解了不同时段气温变化的趋势和全时间域上的多时间尺度周期变化, 探讨了气温周期变化的成因. 千年全球气温序列中清楚地存在中世纪暖期(MWP)、小冰期(LIA)和全球增暖期(GWP). 剔除这3个时期的基本气候态后, 气温序列中仍然存在准21年、准65年、准115年和准200年的周期变化. 这4个气温变化的自然周期中, 准65年的周期与海温变化有关, 而其他3个周期与太阳辐射变化有明确的位相滞后关系. 准21年的气温周期变化形成了十年暖期和十年冷期的交替. 21世纪之交形成了过去千年中首次的上述4个周期暖位相的叠加, 也就形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性增暖和暖平台现象. 根据长期趋势和周期振荡的叠加, 预计全球气温会在21世纪30年代进入一个冷期, 而在21世纪60年代达到一个新的暖期.  相似文献   

15.
吴天福  宋立荣  刘永定 《科学通报》1999,44(14):1527-1531
为了探讨蓝藻Anabaena sp.strainPCC7120在外源无机碳浓度变化时,其光合作用对CO2和HCO3的利用特性,制备了高CO适应细胞,Anabaena sp.strainPCC7120HCG细胞的生长速率高于LCG细胞,即在空气中生长的细胞,当HCG细胞从5%CO2转换到空气中时,其碳酸酐酶活性升高;它对外源无机碳的表观光合作用亲合力明显提高,说明它的CCM活性被诱导,HCG与LCG  相似文献   

16.
通过树木年轮δ13C重建大气CO2浓度的可靠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爱敏  彭少麟  周国逸  温达志 《科学通报》2000,45(13):1451-1456
为了探讨利用树木年轮碳同位素比及其模型重建历史大气CO2浓度的可靠性,对南亚热带条件下生长的几个主要树种的一些相关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叶片光合速率A和气孔导度g的比值A/g和细胞间CO2浓度Ci随环境和树种特性有较大的变化,与前人对轩控制实验所取得的关于这两个值不变的结论不同,从而对以Ci恒定为前提通过树木年轮δ^13C重建大气CO2浓度的可靠性提出了怀疑。根据目前对Ci等值变化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马兰冰芯记录的近百年来气温变化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可可西里马兰冰芯中δ 18O记录表明, 该地区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具有相一致的上升趋势, 估计自19世纪末以来该地区夏半年(5~10月份)气温的上升幅度约为1.2℃左右. 然而,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尽管全球明显升温, 该冰芯记录却表现出相对降温趋势, 认为该冰芯记录所反映的可可西里及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区的气温变化与北大西洋涛动存在遥相关关系. 同时, 还发现马兰冰芯记录的气温变化趋势与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在百年级时间尺度上是一致的, 而在多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存在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气CO2两个重要的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再华 《科学通报》2000,45(21):2348-2351
碳酸盐岩的风化和水泥的炭酸盐化都将消耗大气中的CO2,考虑到全球广泛分布着炭酸盐岩及水泥的大量使用,这两个过程可成为大CO2两个重要的汇,基于大量的野外观测数据,利用不同的方法评价后得出,这两个汇的量级均在每年1亿吨碳左右。  相似文献   

19.
导致田间烟草曲叶病的又一病毒(非中国烟草曲叶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病毒分离物DNA序列分析的结构表明,除曾报道的中国烟草曲叶病毒,还存在另一种能引起我国广西地区烟草曲叶病的双生病毒。该病毒DNA-A由2734个核苷酸组成,与TbLCV-CHI的已知的部分序列不同。其大基因间隔区(LIR)长269nt,病毒链有两个ORF:AV1(115aa)和AV2(外壳蛋白基因,256aa);病毒互补链有4个ORF:AC1(复制酶基因,361aa)、AC2(反式激活蛋白,13  相似文献   

20.
大气二氧化碳升高对水稻生长及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林伟宏  ()王大力 《科学通报》1998,43(21):2299-2302
水稻(津稻1187)生长在开顶式培养室中,其CO2浓度分别为650.355μmol/mol。在生长前期,高浓度CO2对水稻分蘖,地上及地下生物量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生长后期对根系的生长促进较大,表现为根茎比增加,CO2浓度升高影响了同化物的分配,却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增加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