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们制得了高Tc的YBaCuO超导体。样品用名义组分为YBa_2Cu_3O_x的原料经高温陶瓷烧结工艺获得。电阻测量采用标准直流四引线方法。获得零电阻温度Tcf为96K,中点转变温度Tc为100K,起始转变温度Tci为101K,转变宽度△Tc为2.3K的超导体。研究了烧结、热处理工艺对超导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EuSr2 Ru1-xNbxCu2 O8体系的结构、磁化强度和电阻进行观测 ,结果发现 :EuSr2 RuCu2 O8样品呈现超导电性和铁磁性共存 .其超导临界温度为Tconset≈ 35K ,Tc(ρ =0 ) =10K ,铁磁相变温度为TM=130 .2K ;Nb部分替代Ru同时导致铁磁相变温度和超导临界温度的下降 ,前者进一步说明了EuSr2 RuCu2 O8体系中磁有序仅来源于Ru的磁矩 ,而超导临界温度的下降则是由于CuO2 平面载流子浓度下降所致 .  相似文献   

3.
<正> 寻找液氮温度的高Tc超导材料是人们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自Bednorz和Müller发现在Ba-La-Cu氧化物系统中可能存在35K的超导电性,Uchida和Takagi等人观察到Meissner效应,从而确定了该系统的超导电性的存在。中科院北京物理研究所的赵忠贤等人在Y-Ba-Cu氧化物体系中获得零电阻温度为78.5K的高Tc超导体。我们在自制的Y-Ba-Cu-O体系样品上获得零电阻温度为91.5K的好结果,得到国内有关专家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双层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La1.34Sr1366Mn2-xCrCrxO7(x=0,0.1,0.2,0.3.0.4)多晶系列样品,XRD分析表明,所有样品均为Sr3Ti2O7型四方结构,空间群为14/mmm.随着Cr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该系列样品的晶胞体积单凋减小.对于少量Cr3+离子掺杂的样品(x=0.1),三维长程铁磁有序转变温度Tc3D升高,二维短程铁磁有序转变温度Tc2D降低;结构分析表明,x=0.1样品的晶格常数c最小,a最大,c/a达到极小值;样品中严重的品格畸变导致双交换作用强度的改变是其磁有序转变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对于大量Cr3+离子掺杂的样品(x=0.3,0.4),Tc3D降低,Tc2D基本保持不变.样品在150~300K范围内电阻率随着温度的降低单凋增加,显示出绝缘体或半导体行为,并且随着Cr离子的掺杂电阻率单调增加.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含Pb的Bi-Sr-Ca-Cu-O新体系超导块材,超导电性与热处理工艺密切关联。在液氮温区以上体系存在Tc为110K和85K两个超导相。寻求最佳工艺条件可获得稳定性较好的零电阻温度为110K的块状样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样品La5/6Li1/6MnO3的内耗、直流电阻、交流磁化率.在75—245K的温度范围内,在0.3T的磁场下该样品有明显的磁阻(MR)效应.测量到两个电阻峰(Tp1=224K,Tp2=169K)和一个MR峰(T=218K).内耗(Q-1)测量中发现两个峰(PL=169K,PH=224K)和模量软化;并且内耗峰温与频率无关、内耗峰值与频率成反比.最终,提出在样品中存在相分离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La0.7-xNdxBa0.3MnO3钙钛矿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掺人少量Nd可显著调节样品的居里温度,有效提高其磁熵变.当x=0.15时样品磁熵变达到2.22J/kg.K,Tc=269K.该系列样品低磁场下在室温附近具有较大的磁熵变,可作为室温磁致冷材料。  相似文献   

8.
报道用直接烧结和二次烧结工艺制备Bi_(2-x)Pb_xSr_2Ca_2Cu_3Oy超导陶瓷,X=0.2,0.3,0.4,0.6,0.7。各样品的Tc(zero)>105K。对样品的显微结构分析表明,只有片状和层状晶粒是超导晶粒;掺Pb对超导相的形成和超导晶粒的生长均有重要-影响;直接烧结工艺有利于Tc(zero)的提高;二次烧结工艺有利于超导晶粒生长和消除杂相。  相似文献   

9.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123相YBa2-xSrxCu3O7-δ(YBCO)和掺Sr的YBa2-xSrxCu3O7-δ系列超导样品.利用四端引线电阻法测量样品的电阻温度曲线,得到Sr元素替代Ba位时超导转变温度Tc降低且Tc随掺杂量单调变化,从实验上验证了CuO2面的耦合可能是维持高温超导电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EuSr2Ru1-xNbxCu2O8体系的结构、磁化强度和电阻进行观测,结果发现:EuSr2Cu2O8样品呈现超导电性和铁磁性共存,其超导临界温度为Tc^onset≈35K,Tc(ρ=0)=10K,铁磁相变温度为TM=130.2K;Nb部分替代Ru同时导致铁磁相变温度和超导临界温度的下降,前者进一步说明了EuSr2RuCu2O8体系中磁有序权来源于Ru的磁矩,而超导临界温度的下降则是由于CuO2平面载流子浓度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高Tc超导材料,在选定金属氧化物及其化学配比后,烧结过程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对YBa_2Cu_3O_x样品在高温下电阻行为进行了实际跟踪测量,以探讨YBa_2Cu_3O_x系烧结过程中电阻变化与结构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以定向反应合成的 YBa_2Cu_3O_x 为原料,用加大成型压力——高温熔化——三段热处理工艺,可将 YBa_2Cu_3O_x 体材料的 J_c 提高到 713 A/cm~2(78 K);讨论了晶粒间界的空隙,微区化学组成不均匀性,高温熔化及凝固过程对 J_c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大压力成型,高温熔化工艺,提高碳酸盐分解率,有助于提高临界电流密度J_c。  相似文献   

13.
用熔融织构法生长YBa_2 Cu_3(CuTe)xOy 系列,实验结果表明,生长过程中(CuTe)O_3 的参与有助于YBa_2 Cu_3 Oy 织构的形成,Te 可能具有俘获O 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用酸溶解块材YBa_2Cu_3O_x并测定其中氧及三价铜含量的方法。估计了方法的系统误差(小于3%)。对该法与热重分析法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高温短时间处理,获得不同程度的晶界熔融态的YBCO超导块状试样。研究表明,部份熔融使试样体积收缩6%时,临界电流密度可提高26%。测量了在不同磁场强度变化率H(从1.3Oe/s至500Oe/s)时试样的磁阻曲线R(H)。发现R(H)曲线随H的增大而增大,在某一H值处产生拐点:在拐点之前d~2R(H)/dH~2>0,R(H)随H增加而增大;在拐点之后,d~2R(H)/dH~2<0,H对R(H)影响不大。R(H)曲线的拐点对应的磁场相当于下临界场Hcl。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TlCaBaCuO超导体的制备工艺。对名义成分为Tl_5Ca_(3.8)Ba_(2.8)Cu_6O_z和TlCa_4Ba_3Cu_6O_z的两种配比,采用适当的烧结温度、时间以及冷却速度,都获得了零电阻转变温度为125K的超导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使用交流磁化率、XED、NQR、NMR等实验手段通过加速反应研究YBa_2Cu_3Or超导相在水中的退化机制问题。研究表明,水对超导相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使之分解为CuO、Ba(OH)_2和Y-Ba化合物,Ba(OH)_2又进一步和大气中的CO_2反应生成BaCO_3o.DW-3胶涂层和金属管帽封装能有效地保护超导样品防止水或大气中水汽的侵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使用交流磁化率、XRD、NQR、NMR等实验手段通过加速反应研究YBa_2Cu_3Q_7超导相在水中的退化机制问题。研究表明,水对超导相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使之分解为CuO、Ba(OH)_2和Y-Ba化合物,Ba(OH)_2又进一步和大气中的CO_2反应生成BaCO_3。DW-3胶涂层和金属管帽封装能有效地保护超导样品防止水或大气中水汽的侵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用测量电阻的方法,研究高温超导体YB_(a2)Cu_3 O_(7-x)的高温电阻率,正交一四方结构相变和氧在晶格内的扩散,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