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他出身在一个世代经商的家庭,从小就受到市民阶层广泛的影响。廿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耳闻目睹儒学家们的虚伪可恶,深感封建社会官场的腐败,使他养成不屈不挠的反孔斗争精神。他的战斗的一生,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儒法斗争史上,占有极其光辉的一页。李贽的著作甚多,流传很广,其中《藏书》和《续藏书》这两部巨著,是李贽的主  相似文献   

2.
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是晚明时期进步思想家。明末慈溪人冯仲元称他是“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天益山堂遗集》卷七《吊卓吾先生墓志诗》)。他这种战斗精神,不但表现在他的《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重要著作中,同时,也表现在他的一系列评点文字中。他在《与焦弱侯书》中说:“《水浒传》批点得甚快活人,《西厢》、《琵琶》涂抹窜改得更妙。”象小说之类的  相似文献   

3.
叶适史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南宋永嘉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作有《水心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序目》等。近来学术界对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都有较深的研究,而对他的史学思想的研究尚付阙如。叶适虽不以论史著名,然其史学思想在各个时期的著作中都有反映,《习学记言序目》(本文凡引该书,均在引语后注出卷数及篇目)更有史论二十五卷,对宋以前的正史一一评论,既论史法,又论史事,多有独  相似文献   

4.
刘知几及其《史通》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知几,唐代著名史学家史学评论家。他 20岁考中进士; 42岁时,始任史官,撰修国史。 《史通》是刘知几终生所萃的史学名著,也是我国最早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刘知几史学思想贯穿于《史通》之中,其核心,是著名的“才、学、识”三长理论。《史通》中,刘知几史学思想突出的方面,一是史法上“秉笔直书”的精神;二是史现上对传统思想的大胆批判。  相似文献   

5.
李清系明季兴化史学名儒,本文从他的生平及其友朋,探究其抗疏诤谏、亮节孤忠、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明亡后李清杜门著述,秉笔直书,以《三垣笔记》、《南渡录》等史学著作和《梼杌闲评》等文学著作而名噪史坛,蜚声文苑。  相似文献   

6.
近代学者伦明一生从事多项事业,而最为人称道的是藏书。每到一地,他勤于求书,不惜破费,足迹踏遍南北各地以及东瀛书市,其藏书楼名“续书楼”,藏书数百万卷,数量惊人。在藏书特色上,伦明与众不同,以清人文集为主,不加钤印,不避重复,并亲自修补,力求藏书完备。伦明利用其丰富的藏书经验,积极筹划续修《四库全书》;他秉持开放的藏书理念,将大量藏书充实到公共图书馆中,泽惠后人。他还创作《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为近代藏书家立传,多方面提升其藏书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知几是我国唐代史学理论家,他的著作《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历史理论专著,书中对旧史作了全面总结,清算了古史的利弊得失,提出了餐修历史的积极意见,建立了中国历史学说的理论体系.章学诚是清朝杰出的史学家,史学理论家.他一生猪力都用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义史通义》一书是他一生学问的精华,内篇多泛论文史,外篇对修志条例,阐述很详.全书以史论为主,是刘知几《史通》以后一部伟大的史学理论著作.刘知儿和章学诚在自己的著作中都充分反映了自己的历史学术观点,下面就二人在历史编纂理论上的异同作一简单分析。1…  相似文献   

8.
内藤湖南作为近代著名的汉学家,对中国史学有着较为独特的认知。其著作《中国史学史》不仅对中国史学著作进行梳理和解析,而且也传达出对于中国史学发展脉络的探索。文章基于此探讨内藤湖南对中国史学的认知。首先在《中国史学史》本体论的基础上概观和剖析内藤的观点,其次对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的治学特色和独到的学术观点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内藤在探讨中国史学大势时是以“宋代近世说”为前提,并且是为其整个东洋史学说服务的。  相似文献   

9.
近代历史上首开献书之风的是广东二梁,其中一梁便是著名学者梁启超。他生前酷爱藏书,名其书室为饮冰室。搜罗搜集图书达四万多册,碑帖千余种。有《饮冰室藏书初目》十六册,著录其藏书书名、卷数、撰者、版本。梁启超精于史学、文学,擅长版本目录之学,是一位深有造诣的版本目录学家,然而他的藏书却少珍本、孤本,多为常见之书,时人甚觉奇  相似文献   

10.
干宝是魏晋时期的著名学者,一生著述颇丰。他兼通经学、史学、文学,而在史学方面的建树和贡献犹为显著。由于其史学著作早已亡佚,而《搜神记》辑本被称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于是今人多称赞其文学造诣,但其《晋记》的史学价值、《搜神记》的史料价值及史论史观方面的建树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1.
《历史研究》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著作。汤因比先生在这部著作中之所以能够驾驭人类文明这样一个庞杂的体系 ,主要在于他有一个科学的系统观作为方法论。他正是运用整体性观点、动态分析等观点 ,才得以构筑起一个坚实的史学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2.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于《水浒传》李贽评本的辨伪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达成了一些共识。新时期《水浒传》李贽评本辨伪的主要方法是多维度比较与旁证,如:《水浒传》李贽批语与李贽思想、文风的比较,与其他署名李贽评作品的比较等。辨伪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反思,如方法偏失、学风浮躁等。未来的《水浒传》李贽评辨伪工作应将重点放在扩大评点者候选人范围、深化与两种"李评本"刊行相关人士生平和交游情况的考证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一本书撰者李心传(1167~1244)是南宋著名史学家,《宋史》有传.惜多疏误。近人台湾大学王德毅教授著有《李秀岩先生年谱》和《李心传著述考》(见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未),上海大学来可泓教授著有《李心传事迹著作编年》一书(巴蜀书社1990年版),杭州大学梁太济教授所撰《两朝纲目备要史源浅探》一文(载《文史》第32辑).对李心传其人其书皆有新的创获,可供参考。李心传的主要史学著作.除本书外,尚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即《高宗系年要录》.以下简称《要录》)、《旧闻证误》两书。《要录》二百卷,…  相似文献   

14.
《潍坊学院学报》2015,(1):14-17
清代诸城名人、"博学鸿儒"李澄中可谓才华横溢,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诗、赋、散文、杂著各体创作均有涉猎,且成就斐然,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尤工史学和文献考据。他还是一名大器晚成的官员。50岁时中博学宏词科,授翰林院检讨,篡修《明史》13年。赴云南典乡试期间能够克尽职守,秉公办事。他为人性格耿直,为官清廉,66岁时辞官归乡。期间篡修《东武李氏族谱》,出游大江南北,晚年时还曾选同乡名士诗集结成集。他的遗稿经后人编定刊刻有《卧象山文集》4卷、《诗集》7卷、《赋集》1卷、《艮斋文集》8卷、《白云村集》等。但后世对他的评价与他的文学造诣和正直人格不相符,《清史稿·文苑传》中为山东诗人立传者数以十计,竟然没有选中李澄中,应该说是个很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15.
冯韵 《科技信息》2011,(23):38-38,82
胡应麟是明中叶一位有着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学者,文学、史学、目录学、文献学,无不涉及。其中,《诗薮》是他用力最勤,影响也最大的一部著作,是他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胡氏整个学术研究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薮》的著述在很多方面无疑受到其他学术研究方法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些影响,《诗薮》才有了自己独特的地方,比如体例结构,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在元明时期,社会在较长时期保持稳定,学术研究也得到发展,产生了一批篇幅长大,内容充实且著述形式多有创新的史学著作。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布敦佛教史大宝藏论》《、蔡巴红史》《、雅隆尊者教法史》《、西藏王统记》《、新红史》等,这些史书在结构上具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内容不拘于常式,王统、教法、世系、传记统统加以包容,是为一类大型综合体史书。到了明朝后期,这种著述体裁又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藏族史学史的一个著述传统,在写作手法、谋篇布局、运笔修饰等方面都具其特色,对于后世的史学著述影响深远。更重要的是,这些史学著作还展现了作者们所拥有的史学观、年代学等理论素养和著述实践上的突出成就,是为我们研究藏族史学的宝贵素材。  相似文献   

17.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领袖。正确剖析他的思想,是关系到全面评价洪秀全的问题。本文试对他的早期思想,谈点粗浅的看法,请教于史学行家。一洪秀全写于一八四五年和一八四六年间的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是我们探讨他早期思想的主要依据。由于这三篇文章中的许多提法与梁发写的  相似文献   

18.
清代著名的藏书家张金吾曾说:"人有愚智贤不肖之异者,无他,学不学之所致也。然欲致力於学者,必先读书;欲读书者,必先藏书。藏书者,诵读之资,而学问之本也。"(《爱日精庐藏书志序》卷首自序)国学大师季羡林在《藏书与读书》中写道:"有一个平凡的真理,直到耄耋之年,我才顿悟: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余三定教授《民间藏书四题》《藏宝不如藏书》等谈到"我国自古有民间藏书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19.
近人对魏源的研究和评论很多,并把他与龚自珍并列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导。魏源的著述面很广,对他的研究也是多方面的,有从他师承公羊学派,而专论其变易思想的;有从他超脱乾嘉讲求经世致用之学而探讨他对晚清学风影响的;有从他的名著《海国图志》论清王朝中先进人物如何开始放眼世界的;也有就其《元史新编》等著作论元史研究及其历史编纂学的见解的;还有从《圣武记》探讨魏源对清史研究的贡献的,等等。但是通过魏源对《明史》及明史编纂的有关论述来探讨魏源对晚清时期的明史学发展的关系,则较少被人注意。  相似文献   

20.
《宋诗钞》是清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宋诗选本,其续补编著作凡四种。已佚者若吴之振《宋诗钞二集》所收诗人尚有十八家可考,考察吴氏藏书,其他诸家亦可得仿佛,孙学颜、车鼎丰《增订宋诗钞》可考得其编撰时间与编撰动机。熊为霖《宋诗钞补》具体情况尚衍待细考。管庭芬、蒋光煦《宋诗钞补》现存,然主要抄撮他书,文献和文学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