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人Cu,Zn-SOD基因马铃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T—PCR技术从人肝总RNA中分离扩增了490bp的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hCM,Zn—SOD)基因的cDNA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和文献报道的一致;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hCu,Zn—SOD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CuSOD;用三亲交配法将重组质粒PBICuSOD转化到农杆菌LBA4404,转化马铃薯得到转基因植株。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证明,hCu,Zn—SOD基因巳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Western blot分析表明,hCu,Zn—SOD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中得到表达。用NBT光还原法测定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中的SOD酶活力,叶的总酶活为1066.6U/g(湿重,下同),块茎的总酶活为10llU/g。  相似文献   

2.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启动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链RNA被核酸内切酶切割成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小干扰RNA与相关的蛋白质结合成RNA诱导沉默复合体(si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RISC识别并降解靶mRNA.现在认为RNA干扰是真核生物共有的抗病毒、抗转座子、抗转基因和抗异常RNA的基因组免疫系统.随着RNA干扰的研究,产生了一种新的技术-RNA干扰技术,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内蒙古巴盟地区分离的蓝舌病病毒株(BTV—NM)提取总RNA,经反转录PCR扩增VP2基因5′端片段,并构建至pGEM—T载体中。序列测定后,将这一序列与蓝舌病毒澳大利亚株VP2基因5′端进行比较分析:同源性为40%。通过PCR法标记克隆的cDNA片段,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与粗提的蓝舌病发病羊病毒RNA进行Northernblot杂交,并作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探针对蓝舌病毒内蒙古分离株具有特异性,可检测出50pg的病毒RNA。  相似文献   

4.
从内蒙古巴盟地区分离的蓝舌病病毒株(BTV-NM)提取总RNA,经反转录PCR扩增VP2基因5′端片段,并构建至pGEM-T载体中.序列测定后,将这一序列与蓝舌病毒澳大利亚株VP2基因5′端进行比较分析:同源性为40%.通过PCR法标记克隆的cDNA片段,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与粗提的蓝舌病发病羊病毒RNA进行Northernblot杂交,并作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探针对蓝舌病毒内蒙古分离株具有特异性,可检测出50pg的病毒RNA.  相似文献   

5.
从内蒙古巴盟地区分离的蓝舌病病毒株(BTV-NM)提取总RNA,经反转录PCR扩增VP2基因5′端片段,并构建至pGEM-T载体中.序列测定后,将这一序列与蓝舌病毒澳大利亚株VP2基因5′端进行比较分析:同源性为40%.通过PCR法标记克隆的cDNA片段,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与粗提的蓝舌病发病羊病毒RNA进行Northern blot杂交,并作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探针对蓝舌病毒内蒙古分离株具有特异性,可检测出50 pg的病毒RNA.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并构建一种能高效、安全表达t—PA的pEGFP—N3-t—PA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为进一步研制转基因动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效Trizol试剂快速从黑色素瘤细胞中提取总RNA,RT—PCR获得t—PAcDNA,并将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和t—PA基因片段分别双酶切,将回收的pEGFP—N3大片段(4.7kb)与t—PA基因片段(1.1kb)重组.对pEGFP—N3-t—PA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基因测序鉴定.脂质体介导pEGFP—N3-t—PA转染成纤维细胞(NIn313),并用RT—PCR法从mRNA水平检测t—PA的表达情况,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分析其在NH 3T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地从黑色素瘤细胞中克隆了t—PA基因,并构建了以pEGFP—N3为载体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并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分泌t—PA.结论含t—P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番茄子叶高频再生体系,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外源基因转化番茄的条件,将IPt和etrl-1双基因导入番茄中,以除草剂PPT作为筛选标记,得到3株转化再生植株.通过PCR,RT-PCR检测证明etrl-1和IPT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番茄植株的基因组中,并在转录水平有一定表达.  相似文献   

8.
对衍生于常用载体pBI 121的4种表达载体所获得的马铃薯转基因株系进行了PCR骨架整合分析,结果表明,左边界序列和短片段骨架基因更容易整合进基因组中,转入基因组的载体骨架片段的大小也不一样.这说明在转基因植株的检测中要注意骨架载体是否转入,以便消除生物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PCR从苋属植物千穗谷(Amarathus hypochondriacus)的总DNA中扩增出苋菜抗菌肽(Ah—AMP)的核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长261bp,编码一个由86个氨基酸组成的Ah—AMP前体多肽。在构建Ah—AM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nAH916后,通过根癌土壤杆菌介导方法转化了烟草。转化再生植株和T1代转基因烟草的PCR和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AA—AMP基因已整合到烟草的染色体中,并为单拷贝整合。T1代转基因烟草的N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AA—AMP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至少在mRNA水平上能正常表达。对T0代转基因烟草进行烟草青枯病的抗病性试验,筛选出两株抗性较强的植株。对T1代抗青枯病的统计分析发现,其抗病性比起始品种SRl分别提高了2.24和1.62个级别;其病情指数比起始品种降低49.6%和37.3%。对黑烃病也表现一定的抗性,主要表现在推迟发病时间,减缓发病速度上。这些结果表明AA—AMP基因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中可能是一个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直链淀粉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郭志鸿[1]等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马铃薯中两类淀粉分支酶亚基基因Sbe1和Sbe2的表达,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的直链淀粉含量.本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马铃薯SBEⅠ(the ndogenesis starch branching enzymeⅠ)和SBEⅡ(the endogenesis starch branching enzymeⅡ)单基因以及SBEⅠ和SBEⅡ双基因的RNA干扰双元表达质粒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基因转化马铃薯品种Désirée后,得到3个转化系列.分别对转基因马铃薯植株进行PCR鉴定,对转基因淀粉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和凝胶化特性等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RNA干扰技术单独抑制SBEⅠ或SBEⅡ基因的表达,不能提高直链淀粉含量,甚至会导致其含量降低.而当SBEⅠ和SBEⅡ基因表达同时受到抑制时,超过50%的转基因株系直链淀粉含量高于对照.转化株系表观直链淀粉的含量最高可达到49.1%,与对照(28.5%)相比提高了20.6%.  相似文献   

11.
利用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复制酶基因3′端长约600bp的cDNA,用缺口平移方法进行32P同位素标记,制备成cDNA探针,通过核酸斑点杂交,对提纯的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病毒RNA、PLRV感染的马铃薯汁液,表达PLRVCP基因的马铃薯叶片及块茎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2P标记的复制酶基因cDNA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测得提纯病毒的最低含量为408ng/ml,病毒RNA最低量为27.8pg/ml,未转CP基因接种PLRV的马铃薯叶片提取液的最高稀释度为1375.接种PLRV的转CP基因的抗性马铃薯块茎芽和叶片提取液的最高稀释度为0~1/15.此探针和只转入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不接种PLRV的转基因马铃薯汁液不发生反应.表明,探针只与PLRV基因组RNA特异反应,而不与外壳蛋白基因及其mRNA反应,从而为表达CP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中PLRV的检测和抗病性鉴定建立了一种可靠的灵敏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此项技术已用于转CP基因马铃薯Desire,Favorita,乌盟601和虎头的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病毒H5N1是可以直接感染人类的甲型流感病毒,发展植物源口服疫苗是疫苗研究的方向之一.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禽流感病毒H5N1的HA基因转化烟草.共获得38株潮霉素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b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Western-dotting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得到表达,具有免疫原性,获得了能够表达HA基因的植物口服疫苗候选植株.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采用Multiplex PCR和SDS-PAGE技术对转1 Dx5基因(ORF)T1代小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Multiplex PCR能够扩增出转基因T1代材料中1 Dx2基因和1 Dx5基因的特征片段,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SDS-PAGE检测到一新的蛋白质亚基X,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引起了转基因T1代籽粒中HMW-GS组成的变化.该研究不仅验证了线性基因片段遗传转化策略的可行性,而且印证了普通小麦Glu-1D等位基因的多重PCR分子标记体系的有效性,为培育安全型的转基因作物新种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快小麦分子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中关键的病毒基因HBZ,并研究RNA干扰后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首先根据HBZ基因序列设计RNA干扰片段,构建其慢病毒载体,并将其包装成病毒.然后用HBZ siRNA慢病毒感染白血病细胞株TL-Om1,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BZ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MTT技术检测沉默HBZ后TL-Om1细胞的增殖情况,利用RT-PCR检测病毒感染后下游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能有效降低HBZ的表达,进而抑制了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沉默HBZ后,细胞内E2F1,PCNA和Myc等下游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了明显抑制.这将为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将人工合成的与苜蓿花叶病毒(ALMV)RNA2互补的寡核苷酸进行放射性同位素(γ-p^32ATP)标记,制备成探针。用ALMV攻毒转基因烟草和未转基因烟草,提取总RNA,用上述探针分析植珠体内病毒增殖情况,做抗病性分析。实验表明:转基因植珠(李颖同学做的转基因植株)有较强的抗病性,而未转基因的对照株却无抗病性。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转化水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口蹄疫O型抗原决定簇和A型抗原决定簇构成的融合基因O21-O18-A21经农杆菌介导转入粳稻品种日本晴中.经潮霉素筛选.获得再生植株207株.提取它们的总DNA进行PCR检测.其中193株扩增出和阳性对照相同的900bp和450bp两条带.转基因阳性率达93.2%.抽取部分阳性植株进行PCR—Southern杂交检测及报告基因GUS检测.同样证明融合基因已经整合到日本晴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7.
李坏死环斑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感染李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PNRSV)植株病毒的特异性检测,将DAS—ELISA、RT—PCR方法综合改进、优化,建立了免疫捕获反转录PCR(IC—RT—PCR)检测PNRSV的方法.该方法采用PNRSV抗体特异性免疫捕获病毒,并根据GenBank中PNRSV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PNS/PN3进行PCR扩增,得到约760bp大小的特异性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后,结果表明:产物序列与PNRSV的外壳蛋白编码基因存在94%~98%的同源性.检测广泛性以及灵敏度比较研究显示,IC—RT—PCR方法能从含量很低的受病样品中检出PNRSV,检测灵敏度与RT—PCR相近,但所检测样品的范围更广,适用于从植物各部位检测低含量的病毒.IC—RT—PCR检测灵敏度比DAS—ELISA方法高出1000倍.  相似文献   

18.
组织部分学生,将含有玉米花色素苷调节基因幻的烟草叶片再生获得转基因植株,采用PCR,PCR—Southern blot和RT—PCR对转基因烟草进行检测,并观察性状变化.转基因烟草植株花冠筒、花冠檐、花丝颜色都与对照有明显差异.将直观性明显的转基因研究作为基因工程实验教学内容的拓展,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基因工程的特点,还有可能提高学生进行基因工程实验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番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基因RNA干涉及其抗病毒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余洋  漆梅芳  叶志彪  李汉霞 《自然科学进展》2008,18(5):2008514-2008522
植物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在蛋白质翻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研究表明eIF4E在参与植物病毒互作,影响病毒在寄主中复制和侵染过程.文中通过RNA干涉调控番茄eIF4E表达,鉴定eIF4E在植物病毒互作中的作用.根据数据库假设性一致序列(TC171564,TC170275)分别克隆了番茄“中蔬五号”SleIF4E基因及其异构体基因SleIF(iso)4E.构建了SleIF4ERNAi抑制表达载体pSL4D,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导入番茄品种“中蔬五号”基因组.PCR检测和Southern blot结果表明,目标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通过半定量RT-PCR对转基因番茄进行eIF4E表达分析,表明pSL4D转化番茄中eIF4E得到不同程度抑制.转基因植株分别接种PVY和CMV两种病毒,病毒ELISA测定和病毒RNA积累量分析表明,pSL4D转化植株相对于对照组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病毒抗性,番茄eIF4E参与PVY的复制或侵染寄主过程.就不同病毒而言,RNAi对PVY抗性的调控效果比CMV调控效果好,抑制PIF4E表达可提高植物对PVY的抗性.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病毒H5HA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编码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HA基因(H5HA)的cDNA片段与CaMV35S启动子融合,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斑点杂交方法对重组H5HA基因在马铃薯植株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获得的12株转基因植株中,11株为阳性.Western斑点杂交检测表明H5HA重组蛋白已在马铃薯体内表达.这一结果将为利用马铃薯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禽流感口服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