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欣赏、感受数学美.数学教育的现实却反映出学生并不能够真正地感受数学的美,在他们眼中"数学是枯燥、乏味、无休止地计算的一门学科".在具体数学教育实践中可通过美观、美好、美妙、完美4个层次去感受、欣赏数学美;从数学美的三大特征:简洁性、和谐性和奇异性去发现、体会数学美;以2种观念:唯物观和辩证观去理解、探索数学美;以求真原则去学习、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2.
齐运锋 《科技信息》2007,12(14):22-22,21
一、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领域不断扩大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教育现象观,就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二是教育问题观。至于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观点只不过是一种折中论点,实际上也是现象派观点。同是还有20世纪德国的描述教育学派和法国实证主义学派主张以教育事实为研究对象的教育事实观。  相似文献   

3.
和谐法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一种公平正义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和充满活力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和谐法治以法治教育与思想教育相融合,对大学生的行为观、学习观、职业观产生着积极影响,同时对培养大学生的务实自律能力和创新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政治观教育形成了一套有益经验,教育效果明显,但在新的形势下,传统政治观教育日益显露出许多不足,如教育过程缺乏层次性、教育内容缺乏适时性、教育方法缺乏适应性,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把政治观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活动,并遵循它的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5.
吴国荣 《广东科技》2013,(16):227-228
根据新课程理念,新的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课堂是对话、沟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主要研究了新课程改革下中学英语教师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现状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玲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1):154-156
现代范式是一种封闭性的课程观,后现代范式是一种开放性的课程观。为促使学生向个性化发展,培养多种有用人才,满足社会多元化需要,受社会多元化发展影响的现代范式教育,必然会向后现代范式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7.
知识观是教育的哲学基础,不同的知识观导致不同的教育观。本文从分析和对比两种典型的知识观入手,根据知识、教育与人三者互动视角下的知识观探讨高等教育中"高深知识"的创新性,从而论述创新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教育正向功能观是一种仅探讨教育对社会和人发展的积极影响而不探及其消极影响的观点。章概述了教育正向功能观的演进脉络,指出其目标指向大致包括促进社会整合、促进社会流动及促进社会变迁三个方面。教育正向功能观既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广泛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它的主要特征包括对基础主义的批判、对科学合理性的质疑、对传统话语的解构、不确定性及可能性.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目的观、课程观、教学法、师生关系等诸多方面,它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教育规划观的核心是对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看法,由此产生了教育后行观、教育并行观、教育先行观和教育独立观四种主流的教育规划观。尽管它们曾经或正在指导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因受制于线性化、因果化、教条化、简单化和二元对立等思维,难免产生诸多悖谬。为提高中长期教育规划对教育事业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辩证分析教育的内、外部规划的关系,构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分类规划、互动发展的教育互适规划观。  相似文献   

11.
许国平 《科技信息》2013,(10):361-361,363
"双主体"教学观是目前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它提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也是主体的理念,对教育的目标和价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双主体"教学观的概念,并就"双主体"教学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实践归纳出"双主体"教学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偶像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对精英文化的执着追求,也有对大众文化的欣赏与认同。当前的大学教育应该注意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确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教育为出发点,面对教育世界,透过教育事实,优化教育的生命存在,从而对教育学研究对象几种代表性观点即教育现象观、教育问题观和教育事实观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我们应构建本土化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14.
审美欣赏属于直觉思维、具有直接性、模糊性、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和不易捕捉的暗示性、跳跃性。因此对它的把握就有一点水中观月、雾里看花的味道。作为一种直觉思维,审美欣赏具有超语言、超逻辑的特征,但对它的研究又不能象参禅那样“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或潜思苦想、默处听雷,或当头一棒、大喝一声,让人自己去悟。这就使欣赏研究似乎陷入了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看懂几幅美术作品,而且要培养有主动性、创造性的高素质的人.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对美术欣赏教学中一换些具体而微观的指导,真正实现与作品的对话,从而实现学生审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减负”的时机,加强体育工作,组织体育兴趣小组,开展各种讲座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和体育观,开展灵活多样的小型竞赛,通过影视欣赏高水平的比赛,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还能加强纪律性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途径、载体、手段有很多,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不高.以封闭性、知识化、泛政治化为特征的文本教育范式是很重要的原因.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青少年开展劳动观教育.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础性实践活动,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体现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是通向人生幸福的桥梁,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少年要真正成人,既要受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又要接受生活世界中的劳动观教育.本文综合各家观点,试图梳理与归纳我国当代学者有关青少年劳动观教育问题的论述,以此构筑青少年劳动观教育研究的基本学术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8.
杜月梅 《科技信息》2010,(34):I0305-I0305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地理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地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为今天和未来的世界培养活泼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地理教育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学生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由此可见,地理教育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树立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高尚的美,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促进他们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正处于11~15岁的年龄段,也就是人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所有人成败的轨迹,都与这个年龄段有着休戚相联的关系.初中物理教学,讲的是"物",明辨的是"理".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方法很多,作为教师,关爱学生,欣赏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从"欣赏教育是积极心态的重要体现"、"平等交流是欣赏教育的首要前提"、"保护自尊是欣赏教育的重要手段"、"增强学生自信是欣赏教育的补救措施"4个方面论述了欣赏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