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湖大面积围网养殖对水生植被破坏严重,为探讨洪湖养殖区水生植被恢复策略,在一个典型的养殖区域内进行了水生植被常规调查、水质调查、种子库调查、自然恢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鱼类密度过大是水生植被退化主要原因和水生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而水质不是关键的限制因子.(2)养殖区种子库水生植物14种,平均密度为467±345 ind/m2.(3)养殖区现场2种自然恢复试验分别有5种、14种水生植物得到恢复.研究结果表明在洪湖养殖区现有水质条件下,仅通过严格控制草食性鱼类的密度,水生植被即可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2.
驯鱼     
在现代水族馆(或“海洋世界”)里,不仅可以观赏到成群的各种各样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类和水生生物,而且还能看到诸如鲸、海豚、海狮、海豹、企鹅等动物在人的指令下做精彩的表演。70年代末,国外一些水族馆还推出了鱼表演简单的算术和根据红、黄、绿色信号灯表演停止、后退、前进等有趣的节目。鱼类是一种行为简单的低等脊椎动物,它们不像鲸、海豚、海豹、海狮等高等动物那样容易被人类驯化,  相似文献   

3.
稀有鮈鲫--一种新的鱼类实验动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鱼类作为低等脊椎动物的代表和水生态系统的代表 ,具有繁育力强、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体透明等特点 ,过去一直是胚胎学、遗传学、水毒理学、行为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常用的材料。自从Streisinger关于斑马鱼人工雌核发育及纯系建立的文章在Nature上发表后 ,以斑马鱼、青为代表的鱼类很快成为了实验动物的“新宠” ,并在发育遗传学、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先后进行了稀有鲫、剑尾鱼、红鲫等鱼类的实验动物化研究 ,并于 2 0 0 1年成立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水生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稀…  相似文献   

4.
鱼类实验动物与剑尾鱼水生实验动物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鱼类在水环境污染监测、水中化学物质的生物积累以及生物医学等多个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鱼类实验动物已开始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但在鱼类实验动物化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落后 ,标准化鱼类实验动物的品系极少。我国重视鱼类实验动物的研究与应用开发 ,加强了选育工作。目前已开展了剑尾鱼、稀有鲫、红鲫的水生实验动物化研究工作 ,其中在 1987年由农业部首次组织开展水生实验动物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90年代初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对我国特有鱼类稀有鲫进行了生物学研究及进一步的实验动物化研究 ,对于雌核发育、品系筛选…  相似文献   

5.
洪湖鱼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年洪湖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它的鱼产潜力,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诸如围垦,过度捞取水草、非法渔具的使用等)的影响导致湖泊资源遭破坏,湖泊生态系统结构日趋单一,种群数量减少,鱼产品数量明显减少,质量下降,要充分氕 湖鱼产潜力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加强湖泊管理,保护鱼类资源;(2)确定合理的水面利用率和饵料生物利用率;(3)转变经营体制和经济方式,同时,洪湖资源的开发利用,鱼产潜力的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6.
供垂钓的鱼塘的饲养管理及病害防治与常规养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笔者通过这几年对垂钓鱼塘的技术把关,认为其饲养管理要掌握以下几点:(一)要放养品种齐全有的垂钓鱼塘往往放养一些容易“上钩”的、且规格较整齐的大路品种,如尾重250克的鲫鱼、500克左右的鳊鱼等。希望用提高垂钓率来吸引游客,这是一个误区。这样有两个弊端,一是水体得不到充分利用;二是影响垂钓者的兴趣。因此,垂钓鱼塘在放养时要做到品种、规格多样化,既要考虑容易“上钩”,又要考虑充分利用水面。一般垂钓鱼塘要放养在水体上、中、下层栖息的多种鱼类,包括鲢、鳙、青、草、鲤、鲫等种类。鲢、鳙虽不易“上钩”,但可以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起到利用上层水面、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还可放养一些黄颡鱼、鲶鱼、塘鳢鱼、乌鳢等肉食性鱼类和较大规格的常规品种,以消灭水体中争食、争氧的低值野杂鱼,还可提高垂钓者的兴趣。(二)要合理投喂饲料养殖经营者片面认为垂钓鱼塘饲料投喂足,鱼不容易“上钩”,这又是一个误区。少投喂或不投喂,往往造成鱼膘体下降,失重较大,鱼类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因此,对垂钓鱼塘要正常投喂。不仅要保证鱼保膘不失重,还要使其增重。一般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日投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洪湖由于围湖造田、过度捕捞,导致水面缩小、水质下降、水草濒临枯竭、鸟类和鱼类资源急剧减少。该文提出一种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智能监测系统,包括保护区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和一款将数据智能"表达"的APP。根据洪湖湿地保护区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手段对保护区生态、水质、空气等进行监测并建立数据库,提供科学研究资料。与此同时,该款APP可以对非专业人员提供直观的环境质量参考,指导环保工作开展、科学化养殖、旅游业开发等。  相似文献   

8.
STUDYONTHEACCUMULATEDTOXICITYOFYELLOWPHOSPHORUSTOTHEGRASSCARPCTENOPHARYNGODONIDELLUSWeiXiaohang;ZhangMin;YaoWeizhong(ZhejiangInstituteofFreshwaterFisheries,Huzhou313001)黄磷是一种剧毒物质,对水生生物毒性很大,污染水体后易引起鱼类的急性中毒死亡。同时,它又是一种可蓄积的毒物,能通过鱼类的体表接触,呼吸代谢及食物链传递等途径在鱼体内蓄积分布,从而破坏鱼类正常的生理代谢,导致鱼类亚急性慢性中毒致死。国内外有关黄磷污染的报道[“[’‘L’I“不是很多,尤其在蓄积毒…  相似文献   

9.
四眼鱼     
巴西的马拉若岛沿岸水域中,有一种奇特的鱼,长约15厘米,躯体呈半透明状,长着一对独特的水泡似的大眼睛。这种鱼每只眼上有两个瞳孔,所以被称为“四眼鱼”。一般的鱼类只能在水中看东西,四眼鱼则水上水下都能视物。它平时爱在水的表层游动,眼睛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水中。它用露出水面的  相似文献   

10.
太湖野鸭的动物群落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野鸭共有148种,其中46种见于我国(7)。野鸭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多,是重要经济鸟。在世界各国也早就普遍引起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兴趣,尤其近年来对水域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及保护等问题引起全世界注意,对野鸭等水禽的研究更为十分必要。本研究是我校1959年,在太湖水生生物调查,以及1956年周本湘等太湖的野鸭研究的继续。本文对太湖越  相似文献   

11.
太湖野鸭的动物群落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野鸭共有148种,其中46种见于我国。野鸭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多,是重要经济鸟。在世界各国也早就普遍引起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兴趣,尤其近年来对水域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及保护等问题引起全世界注意,对野鸭等水禽的研究更为十分必要。本研究是我校1959年,在太湖水生生物调查,以及1956年周本湘等太湖的野鸭研究的继续。本文对太湖越  相似文献   

12.
水生蔬菜是人们非常喜欢吃的副食品,在太湖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中,历来就占有一定地位。种植水生蔬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是很显著的。苏州市的太湖周边可用来种植水生蔬菜的水面约有10多万亩,而目前只种植4万多亩,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在太湖周边进一步发展水生蔬菜生产,有利于提高水面的利用率,有利于恢复和发展莼菜、芡实、子莲等名特优产品,有利于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也有利于改善和  相似文献   

13.
<正> 稻田养鱼试验研究在我省还是第一次。为了提高稻田的生产效益,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倪达书教授提出的“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丰收”的稻鱼共生理论。我们从一九八四年起在黄淮流域的原阳,罗山,桐柏三县选择了313.1亩稻田开始进行不同鱼类混养,不同放养密度、不同土质的稻田及不同管理方法的中稻田养鱼种试验,现将  相似文献   

14.
经济角     
多茭白、田鱼、鸭共育新技术2002年11月5日,浙江省丽水市农技推广基金会和丽水市农业局、市水利局联合在缙云县前路乡水口村召开“茭白、田鱼、鸭共育生态示范现场会”。来自省、市、县农业和水产专家们惊喜地看到:千亩茭白已经喜获丰收,瓯江彩鲤(一种味美、连鱼鳞都可食用的彩色地方鱼品种)在田水中欢快畅游,“野鸭”(鸭子整个生育期均在茭白田中觅食成长)在茭白田水面嬉水觅食。专家们对1.1亩茭白田的彩鲤进行现场测产,平均亩产田鱼83kg,每亩“野鸭”10只。从400多亩中心示范片统计看,茭白平均亩产值2062元,比非示范的平均亩…  相似文献   

15.
《当代地方科技》2005,(7):29-29
在一片广阔的水面上,有一个优秀的渔翁,他养了许多鸬鹚来捕鱼。渔翁按鸬鹚来到的先后为标准给它们鱼。有一天,渔翁带鸬鹚去捕鱼,鸬鹚跃入水中,追赶着跳跃的鱼儿,可是鱼儿们一个翻越进入深水中不知去向。这时,人空的飞鸟在讽刺鸬鹚说:“你们连一条小鱼都抓不着呀?”鸬鹚辩解说:“不是我们抓不到,是不知为何鱼儿游的快。而我不抓也有饭吃,干嘛还费力气呀?”飞鸟又问鱼,鱼说:“我必须快跑,否则我就没命了。”  相似文献   

16.
一般人总认为鱼类是沉默寡言的,其实所有的鱼类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还不乏“金嗓子”。人们爱吃的黄花鱼就有一副“金嗓子”,能唱出“哗啦”、“咯咯”、“哥罗”3种不同的音符。犬舌鱼是一种居住在中国沿海的鱼类,歌  相似文献   

17.
俞丹 《大自然》2014,(2):12-15
长江被誉为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不仅出产著名的四大家鱼,还孕育了团头鲂、鲤鱼、鳜鱼、圆口铜鱼和长吻等味道鲜美的经济鱼类。这些鱼有哪些特点?长江经济鱼类生存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1996-2010年的鱼产量和巢湖的水位流量资料,针对巢湖近年来水域污染状况,从水域生态平衡的角度分析了生态调水对巢湖水域生态的影响,利用相关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水位变化对鱼类资源和滩地面积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鱼产量在一定水位范围内随着水位的升高而增加,在枯水期湖水位成为制约鱼类生长的主要因子;鱼类产量与湖水位的变幅成反比,相对稳定的水位,有利于维系稳定的水生环境和滩地,从而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与繁殖;当枯水期水位较低时,较大的水位变幅则可能使水生动植物失去生存的空间而淘汰,因此在枯水期进行必要的人工调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鱼类等水生动植物的生长.文中还初步分析了巢湖水体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水污染防治措施,可为巢湖水污染治理以及湿地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影像群的洪湖水面利用变化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泊作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多样性的保持和环境功能的维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对于湖泊的开发利用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获取不同时期湖泊利用的信息不仅有助于了解湖泊变化的规律和原因,也可为湖泊未来的合理利用及生态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洪湖是湖北境内江汉湖群的最大湖泊.利用1985、1995、2000和2005年四期平水期TM/ETM遥感图像提取各期洪湖水面利用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5年至2005年间,洪湖未利用湖面面积1985年到2000年由于受人为作用影响有所减少,2000年至2005年后基本维持谷值;围网养殖区的面积从1985年不断扩大直至2000年达到峰值,此后基本保持稳定;湖区水生植被相应也从1985年不断减少至2000年的谷底值,随后由于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水生植被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20.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鱼类区系和资源状况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6年~2007年4次调查结果,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共分布25种鱼类.其中土著鱼类16种,由裂腹鱼亚科、条鳅亚科及鮡科3个类群组成,属典型的高原鱼类区系.高原裸鲤、兰格湖裸鲤和黄斑褶鮡为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干支流新纪录种.渔获物主要是由拉萨裸裂尻鱼、双须叶须鱼、异齿裂腹鱼、拉萨裂腹鱼、巨须裂腹鱼等组成,构成鱼类产量的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