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植物油脂的年产量也在不断增加,有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五千多家不同规模的植物油脂加工厂,油脂的年产量也已经超过了四千万吨,其中精制油脂的比例占到五分之一,就按每一吨的油脂产量,排放的污水也为一吨计算,每年由于生产植物油脂而排放的废水数目也是非常的惊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德夯风景区淀粉、油脂植物资源的情况,对于合理保护和利用其资源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分子蒸馏富集微生物油脂中花生四烯酸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微生物油脂预先进行皂化和甲酯化反应,制得混脂肪酸甲酯,作为分子蒸馏原料,考察了多种分离工艺参数对花生四烯酸纯度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压力1.0 Pa,蒸馏温度80℃,刮膜器转速150 r/min,冷凝温度10℃,进料速度1.5 mL/min条件下,产品的纯度和产率分别达到67.48%和85.86%.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延安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和加强生态建设。通过对延安地区的野生油脂植物资源进行野外调查,初步统计出该地区现有野生油脂植物52科114属151种,分析了它们的贮油部位、含油量及其主要用途。结果表明,延安地区含6种以上的科有榆科、桦木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蝶形花科、卫矛科、唇形科、菊科等8个科,为该地区油脂植物的优势类群,约占总数的42.4%;油脂含量在20%以上的有47种,占总数的31.13%;其中含油量最高的是野核桃,达68.6%;最低的是龙葵,为2%。开发潜力极大,并对延安地区野生油脂植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花生苗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花生苗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6、温度60℃、提取液用量15mL/g、时间20min.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4.97%.同时用化学法、酶法、酶法-9化学法结合法分别提取花生苗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对3种方法得到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分析比较,酶法-9化学法结合法得到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2.624g·g^-1和1.425mL·g^-1.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油脂植物55科,96属,144种.丰富的油脂植物具有极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保护、开发并引导当地群众合理利用区内的油脂植物资源,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减轻对林木资源的依赖.  相似文献   

7.
天然抗氧化剂因具有安全性高、低毒、抗氧化性强的特点,而使其具有很大的应用市场;综述了天然抗氧化剂的分类和天然抗氧化剂对植物油脂的抗氧化机制,以及植物油脂中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植物油脂储存、保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强化提取扁桃油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超声波强化进行扁桃油提取工艺研究,采用单因子和正交实验优选出在40kHz,250W的超声波处理下,扁桃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1:9(W/V)的石油醚浸泡40目粒度的扁桃种仁36h,然后超声处理0.5h,提取率达58.55%。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延安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和生态建设。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对延安市13个县(区)的菊科野生油脂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它们的分布和产量、含油脂的部位、油脂含量及其油脂的主要用途。结果表明,延安菊科野生油脂类植物共有8属8种,可开发利用的有3种。并提出了在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制营养全面、具有保健作用的新型营养复合保健酸奶,以玉米、花生和牛乳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花生玉米复合保健酸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花生玉米酸奶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玉米浆添加量43%,花生浆添加量19%,接种量1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5h;工艺条件下产品质量最佳、稳定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CO2流体萃取花生油的较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和花生仁粒度等因素对花生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花生油的较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3℃,花生仁粒度20目,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11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花生油萃取率达到96.16%.对SFE-CO2流体萃取的花生油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FE-CO2流体萃取的花生油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油酸)含量高达78%以上,符合一级花生油的标准(GB 1534—2003).  相似文献   

12.
采用碱炼、脱色、破乳同时进行的工艺 ,精制废花生油 ,得到了淡黄色透明的精制油。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了最佳精制条件和各处理剂的合适用量。  相似文献   

13.
在石油射孔枪结构设计中引入优化设计技术。应用ANSYS的APDL参数化语言对射孔枪盲孔的直径、深度和枪体壁厚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在满足使用要求条件下的最小壁厚。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盲孔直径及深度对射孔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盲孔深度的增加,射孔枪枪体盲孔部位的等效应力增长显著,盲孔深度对射孔枪的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盲孔直径对强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花生壳中黄酮进行提取,研究了料液比、提取功率、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花生壳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花生壳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料液比为1∶30,提取功率为100 W,35℃下浸提40 min,在此工艺下提取的花生壳中黄酮的质量分数为3.458%.  相似文献   

15.
利用以纤维素酶为主体包含果胶酶的复合酶系处理花生水剂法制油过程中碾磨后的油料,能显著提高花生油收率及花生蛋白得率.经优化实验得出酶处理的最适参数为:加酶量0.3%.酶反应时间4h,pH6.4,温度49℃.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纯花生油掺伪快速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快速鉴别花生油掺伪鉴别技术的现状,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纯花生油掺伪快速鉴别方法.实验分别配制了掺入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和调和油的4类掺伪花生油样品共40个,纯花生油样品5个,采集样品近红外全谱,通过支持向量机技术建立纯花生油掺伪鉴别模型.结果表明,选取径向基函数为支持向量机核函数,通过网格搜索和k折校验法确定核参数γ为1,惩罚参数c为1 024,建立纯花生油掺伪鉴别模型的识别率和预测率均达到100%,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花生油掺伪快速检测技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强脉冲电场处理对花生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强脉冲电场(电场强度0~50 kV/cm)处理花生油,分别测定了不同贮藏期花生油酸价、过氧化值和羰基价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GC - MS以及GC对脂肪酸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强脉冲电场处理后,花生油的酸价及过氧化值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羰基价无明显变化;在贮藏期油样发生氧化酸败,各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PEF处理有效降低了其氧化速率. 强脉冲电场处理对花生油的成分有一定影响,超过40 kV/cm的电场处理后能一定程度地保留脂质中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均匀设计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SFE-CO2萃取花生油工艺。以半烘烤并粉碎之后的花生为原料,针对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CO2流量4个因素,每个因素10个水平安排实验,利用均匀设计的实验数据作为网络训练样本,构造花生油SFE-CO2萃取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萃取过程进行预测,分析各实验因素与出油率之间的关系,确定较优的工艺条件。最后确定4-9-1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所得出油率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相接近,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2%;构造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萃取过程中各参数影响下花生出油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当萃取压力30MPa,温度40.5℃,时间125min,CO2流量187L/(h·kg)时花生出油率可达期望值47.5%。该方法为实现预测与控制SFE-CO2萃取花生油过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从花生壳中提取黄酮类物质——木犀草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用紫外分光广度法测定其含量。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溶剂为70%乙醇,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45分钟,分三次提取。该提取工艺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有监督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了油用花生品质评价模型,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建立了油用花生的加工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油用花生品质评价模型中包括粗脂肪含量、油酸/亚油酸比值和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三个指标,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0。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将花生品种进行油用等级划分,筛选出的远杂9102、鲁花9号、徐花14、黑花生、海花1等品种制备的花生油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为准确判断未知花生品种是否适宜花生油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