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日本对虾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属对虾科,对虾属。舟山称之为花虾,玉环称蚕虾,广东称竹节虾,台湾称斑节虾,日本称车虾。系暖水性一年生大型游泳虾类,一般体长为120~140毫米,体形与中国对虾(Penaeccs ovientalis)相似,体色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近似,肉肥,生长迅速,是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据有关资料介绍,日本对虾在日本市场以活销为主,每公斤价格高达10~45美元,比昂贵的全枪鱼生鱼片还贵,与活龙虾价格相近。六十年代后期以来,日本海的日本对虾因受高强度捕捞,资源量严重减少,因此南朝鲜以高价向日本出口大量活的日本对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日本水产界对虾类的人工养殖,特别是对虾的养殖,逐渐重视起来,并做了不少工作。目前,日本对虾人工养殖正在推广,养出的对虾已经上市。现在以濑户内海沿岸为例,大体介绍一下日本的对虾养殖法。  相似文献   

3.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与肝胰腺细小样病毒在三种 …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和肝胰腺细小样病毒在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中的感染民政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BB在斑节对虾的仔虾,稚虾及养成期虾对感染率均接近100%;在日本对虾养成期4虾中平均感染率为7.50%;中国对虾仔虾未检出MBV包涵体。HPV在中国对虾仔虾中感染率为56.00%;在斑节对虾仔虾中感染率为28.75%,稚虾为36.11%,养成期虾平均为65.25%;日本对虾养成  相似文献   

4.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 B V) 和肝胰腺细小样病毒( H P V) 在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中的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M B V 在斑节对虾的仔虾、稚虾及养成期虾中的感染率均接近100 % ;在日本对虾养成期虾中平均感染率为750 % ;中国对虾仔虾未检出 M B V 包涵体 H P V 在中国对虾仔虾中感染率为5600 % ;在斑节对虾仔虾中感染率为2875 % ,稚虾为3611 % ,养成期虾平均为6525 % ;日本对虾养成期虾的平均感染率为2000 %  M B V 与 H P V 在斑节对虾中可出现合并感染的情况,其合并感染率为:仔虾2857 % ,稚虾3568 % ,养成期虾6454 % 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中未发现 M B V 与 H P V 合并感染的现象结果表明, M B V 是斑节对虾的主要病原体,而 H P V 是中国对虾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日本对虾育苗业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98和1999年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生产性育苗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对北方地区日本对虾育苗业的调查研究和多年来从事对虾养殖生产,科研以及经营管理的一些经验,提出目前北方地区日本对虾育苗业中存在的问题①育苗场基础设施和体制的问题;②传统养殖习惯的束缚和盲目性的生产;③亲虾和无节幼体的质量;④有关育苗技术的问题,并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越冬亲虾是进行工厂化育苗生产的基础,没有一定数量和性腺成熟的亲虾,育苗生产就无法进行。因此,提高越冬亲虾成活率,为育苗前期提供数量充足而性腺发育良好的亲虾,是完成育苗指标的前提。可是,近几年来越冬亲虾的死亡率较高,各种虾病常因病因不明而无法控制,从而影响了对虾工厂化育苗生产的发展。有关对虾细菌性病害的研究日本,美国等都有报导。在我国也报导了对虾育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长毛对虾胚后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与东方对虾和日本对虾进行了比较,为对虾人工育苗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谈虾     
庞杂的虾类家族虾的种类繁多,我国已发现的有40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为海产.如对虾(明虾)、新对虾、仿对虾、赤虾、鹰爪虾、管鞭虾、毛虾(干制品为虾皮)、长臂虾、长额虾、鼓虾、藻虾、褐虾、龙虾、扇虾、海磷虾等;淡水产的有青虾(沼虾)、米虾(草虾)等;还有些是半咸水产的,如白虾等.它们形态不一,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也各异.虾属甲壳动物,有5对步足,所以称它为十足类(目).由于虾的腹部发达,又把虾称为长尾类.后来认为这样分类也不太科学,因为虾类中有游泳生活的和爬行生活的,所以就把游泳虾类归于  相似文献   

9.
秋汛(9—12月)渤海中国对虾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虾(Pe(?) (?)talas Kishinouye)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重要经济虾类,本文研究了分布于渤海的中国对虾9~12月份的生长规律,结果为: 1、中国对虾的生长与蜕壳有密切关系,雄虾只进行“生长蜕壳”,到10月上旬以后,蜕壳基本停止.主要生长期结束.雌虾除了“生长蜕壳”之外,在10月下半月还要进行一次“生殖蜕壳”.其主要生长期约比雄虾延长近一个月,即到11月初结束. 2、生活于渤海的中国对虾个体的生长状况与其群体密度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现象符合A.Buckmann氏提出的单纯增重量法则(the simple growth law)。 3、本文设计出用以计算雌、雄性个体自然大小差异较大的水生动物的“渔获尾数”和“渔获平均体重”的数学公式.并用此公式计算出1970~1972年渤海中国对虾在秋汛(9~12月)的各旬(月)被捕捞的准确尾数和个体大小,提出较合理的捕捞时间。  相似文献   

10.
从市售的甲壳上带有白斑的冷冻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 on)中提取到一种杆状病毒,并用它感染了活体的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 幼虾和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这2种对虾均发病死亡.从死亡的对虾中再次提纯出此杆状病毒.此种杆状病毒的核酸为DNA,衣壳的主要结构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9 .8 kDa.通过对此杆状病毒悬液负染片的电镜观察,对其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对虾杆状病毒衣壳超微结构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11.
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对对虾和罗氏沼虾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比研究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对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致病性,其生产养殖结果表明:第一次在廉江龙营围虾场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在养殖了27天以后开始爆发白斑综合症病毒病,患病的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病症相同,其甲壳特别是头胸壳具有白色斑点。养殖的罗氏沼虾没有出现病症。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能引起南美白对虾90%左右的死亡率,引起罗氏沼虾大约50%的死亡率。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这三种对虾感染的病毒都是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春季舟山渔场虾类种类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2年3-5月的渔业生物资料,研究报道了不同月份舟山渔场虾类组成、优势种组成和区系组成,比较了春季不同月份出现种类组成,优势种变化和多样性分析.共采获虾类种类18种,隶属7科13属,其中暖水种共有8种,暖温种共有9种,冷温种1种;3月份虾类出现种类16种,其中优势种有葛氏长臂虾、鲜明鼓虾、脊腹褐虾3种,4月份虾类出现种类12种,其中优势种有鹰爪虾、脊腹褐虾、高脊管鞭虾、哈氏仿对虾、鲜明鼓虾5种,5月份虾类出现种类12种,其中优势种有鹰爪虾、葛氏长臂虾、戴氏赤虾3种.  相似文献   

13.
丁香酚对日本囊对虾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安全麻醉寻求一种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50,100,200和400 mg/L)条件下丁香酚对日本囊对虾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状态下对虾离水操作的可行性.水温为25℃,丁香酚质量浓度低于200 mg/L时,麻醉对虾的复苏率均可达100%;而丁香酚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幼虾和成虾的复苏率分别为86.7%和93.9%.在丁香酚质量浓度为50~200 mg/L时,麻醉后的日本囊对虾幼虾和成虾离水暴露8 min后,复苏率为100%,复苏对虾3 d后的存活率均为100%.研究结果表明,丁香酚是日本囊对虾有效、安全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14.
廉价的贻贝制品废弃液和植物油脂下脚液含有较多量的类固醇、磷脂等虾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替代结晶胆固醇在虾类饲料中作蜕壳剂使用,对虾类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在罗氏沼虾饲料中各添加1%,可使饲料系数达到1.9左右,虾苗到成虾的成活率达到44.58%,亩产虾221kg。  相似文献   

15.
中街山列岛保护区虾类资源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0-2011年中街山列岛水域4个季节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水域虾类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并探讨了底层温度、底层盐度和水深对虾类数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共鉴定虾类20种,隶属于9科18属;广温广盐种无论在种类数还是尾数密度与生物量均占主导地位;虾类生物量和尾数密度在季节分布上,以冬季最高,不管是生物量还是尾数密度,冬季均与春、夏和秋三季呈显著差异(P〈0.05);平面分布上,生物量与密度指数总体上呈南北高、中间低,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生物量与平均底温显著相关(P〈0.05),与平均底盐和水深相关性较差(P〉0.05);葛氏长臂虾、细巧仿对虾、中国毛虾、日本鼓虾和中华管鞭虾为四季的优势种为,且均属广温广盐种。  相似文献   

16.
独角新对虾(Metapenaeus monoceros Fabricus)通常叫M.ensis。广泛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以及我国福建、广东沿海水域。该虾不仅具有生长快、个体肥大、肉质脆嫩、色味俱佳、营养丰富等优点,而且是一种广盐性种类。虾苗经淡化后能在淡水中生长,是今后淡水与滩涂围垦池塘低盐度水虾类养殖的新品种。为了探讨独角新对虾在我省淡水与低盐度水养殖的可行性,在市农委、水产局的支持下,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对虾育苗需使用活饵如硅藻、卤虫幼体等。近年使用豆浆、蛋黄以及豆浆制备物等人工饵料培育对虾幼体已获成功。但这类饵料不能全部代替硅藻和卤虫的作用,而且这种饵料易受细菌侵附、从而使饵料分解影响水质。自70年代未以来,各种类型的微粒饵料(MD)的研制受到国外学者重视并对其饵料效果进行投喂试验。随着对虾营养需求的研究,用人工微粒饵料(MED、MCD)培育对虾(P.japonicus)幼体从 Z_1期—P_1期82年首次获得了成功,并且在生产上得以应用。83年继又报导卡拉胶粘结微粒饵料(MBD)饲喂日本对虾幼体,从 Z_1—P_1期达到了67%的成活率。在此情况下,国外微粒饵料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18.
报导了 1990年以来温州四种人工越冬亲虾 (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 )发生的  疾病 ,共发现 19种病害 ,主要病害为细菌病、镰刀菌病、拟阿脑虫病 ,同时研究了其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罗氏沼虾产业在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与社会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氏沼虾作为外来物种自1976年引入中国大陆已有30多年历史。到2009年,全国罗氏沼虾年育苗量达250×108尾以上,养殖面积约3×104 hm2,养殖产量超过13.5×104 t,养殖产值超3.0×109元,已连续10年成为世界第一的罗氏沼虾养殖大国。其持续增长的原因有:1、罗氏沼虾优良生物学特性是其产业发展的前提;2、苗种繁育和商品虾养殖技术的进步支撑了产业的发展;3、对虾养殖产业的波动为罗氏沼虾养殖产业的增长提供了机会;4、中国经济发展带动了国内罗氏沼虾的消费市场;5、政府支持和水产技术推广是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的保障和技术支撑。罗氏沼虾生长迅速、养殖时间短、市场稳定、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虾类。因此,推广罗氏沼虾的健康养殖应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4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15年2月(冬)厦门海域(117°54'~118°30'E,24°21'~24°39'N)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虾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和资源密度分布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域有虾类19种,隶属5科、10属;渔获量以夏、秋季较高,春、冬季较低;调查海域四季中出现的优势种有9种:刀额仿对虾(Parapenaeopsis acultrirostri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锯齿长臂虾(Carpenter prawn)、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长毛明对虾(Fenneropenaeus penicillatus)和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多样性指数(H')以秋季最高,冬季最低;资源密度平均值为36.32 kg/km~2,并呈现出季节和地域差异,这与水温、水深、盐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