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格尔顿从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这一基本观念出发,在文学的文化研究视野中建构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政治批评的批评观念和理论模式。他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发展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他的批评实践不失为探索“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有效例证。但是他在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批判性阐释存在着本质主义的理论缺陷,从而影响了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的现实效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在对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尔都塞创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一定程度上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理论的探讨,这一理论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同时,也为我们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尤其是对我们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理论经验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只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国家软实力提升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该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理论,指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意义,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现状,提出了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但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往往偏重于对文学的思想内容进行意识形态的分析而忽视了文学的自律性,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特里·伊格尔顿将意识形态理论运用于文学形式、文学生产的分析,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意识形态批评的新视界,是在新的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市民社会等理论出发,探讨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途径。学校应被视为培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领域,党对自身意识形态的发展完善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不能忽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布哈林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中创造性的提出了意识形态性劳动理论,深化了对意识形态的本质、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的认识。这一理论具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以平衡论思想贯穿始终;二是从劳动观点出发分析意识形态。当前,布哈林的意识形态性劳动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方法论启示和现实意义。在理论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态度,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方法论方面,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原则,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现实意义方面,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意识形态问题作了详细阐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进一步揭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维护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历史的选择.在新时期下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我们必须对此作实践性分析,以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对我国的改革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叉.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詹姆逊,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立场和辩证传统,对西方后现代社会状况予以考察,并结合当下形势构建起意识形态分析理论。从詹姆逊对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阐释入手,对其理论主旨加以深入挖掘和探讨,用以彰显其理论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艺术本体论。在大众文化兴盛的后现代语境中,意识形态理论却受到严峻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诸多关于大众文化批评理论的分析,阐明意识形态只是出现转型并未“终结”,并呈现出日常性和实践性等新特征。面对新的意识形态,知识分子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11.
杰姆逊在吸收了卢卡契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考虑了阿尔多诺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学说的综合,参考了阿尔图塞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的研究之后,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分期研究,对当前晚期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詹姆逊,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立场和辩证传统,对西方后现代社会状况予以考察,并结合当下形势构建起意识形态分析理论。从詹姆逊对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阐释入手,对其理论主旨加以深入挖掘和探讨,用以彰显其理论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在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研究不断深化,马列经典著作的翻译和相关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4.
正近些年来,在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研究不断深化,马列经典著作的翻译和相关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5.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代仍具有重大的启示价值:要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消除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要深化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体制改革的认识,始终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要强化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认识;要揭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对抽象人道主义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在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研究不断深化,马列经典著作的翻译和相关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为适应这一形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化并不是中性的,它在传播过程和内容上都打上了深深的意识形态烙印,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为了确保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必须对网络文化进行"扬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长青。  相似文献   

18.
在哲学语境中,马克思用“意识形态”概念指称编造幻想、掩蔽现实关系的精神力量,本质上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的、歪曲的反映。而在经济学语境里,“意识形态”这一术语则“隐身”于拜物教观念、精神生产之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继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开辟了意识形态批判的新领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新“替身”——拜物教,指明了走出意识形态牢笼的根本途径——建立自由联合体。  相似文献   

19.
在哲学语境中,马克思用"意识形态"概念指称编造幻想、掩蔽现实关系的精神力量,本质上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的、歪曲的反映。而在经济学语境里",意识形态"这一术语则"隐身"于拜物教观念、精神生产之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继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开辟了意识形态批判的新领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新"替身"——拜物教,指明了走出意识形态牢笼的根本途径——建立自由联合体。  相似文献   

20.
郑江锋 《科技信息》2012,(32):I0245-I0245
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应当理论先行,指导行动,避免行动的盲目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加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人才队伍建设、丰富意识形态理论文化内涵,促进意识形态理论建设与创新,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