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12例,其中鼻中隔偏曲并发鼻窦炎、鼻息肉7例,鼻中隔偏曲并发鼻腔大出血1例,单纯鼻中隔偏曲4例。术后随访3~12个月,鼻中隔矫正均满意。鼻内窥镜技术具有操作精确、损伤小、痛苦少、疗效佳等优点,易于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等离子微创介入技术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消融治疗效果.方法:对238例下鼻甲肥大的患者进行下鼻甲消融.鼻中隔偏曲致下鼻甲代偿性肥大的患者进行鼻中隔矫正同时对下鼻甲施行低温等离子消融.结果:术后1个月至半年随访,所有患者鼻阻塞症状改善,通气良好,有效率100%.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技术,对下鼻甲肥大特别鼻中隔偏曲对侧下鼻甲代偿肥大的下鼻甲消融手术是有效又安全简捷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应用鼻内窥镜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126例.结果:随访6月~1年,46例单纯性鼻中隔偏曲和16例伴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治愈率为100%,合并鼻窦炎和鼻息肉的64例中,治愈率93.75%,好转率6.25%.结论:该手术方法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聚丙烯网片在鼻中隔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32例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患者,其中448例术中选用大小适宜的聚丙烯网片置入鼻中隔术腔黏膜瓣中,61例未填放任何材料,123例行鼻中隔软骨回填。结果:填放聚丙烯网片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鼻腔生理功能得以保护。结论:聚丙烯网片可作为鼻中隔成形术中一种可靠的替代材料,可减少鼻中隔穿孔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保护鼻中隔及鼻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阻力计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前后评估手术疗效的价值.方法应用鼻阻力计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鼻中隔矫正手术前、术后12周鼻阻变化情况.结果鼻阻力计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检查显示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鼻阻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应用鼻阻力计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可客观、可信地评估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内窥镜手术切除输尿管膨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成人输尿管膨出患者采用经尿道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均经IVU、B超及膀胱镜检查确诊,采用电切镜行输尿管囊肿低位横行切开术4例,3例肾积水消失,1例肾积水改善;7例行输尿管膨出囊壁部分切除术,积水全部消失。11例手术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平均随访19mo,3例术后出现输尿管反流,2例2mo后自行缓解,1例术后3mo行开放手术抗反流。结论:经尿道内窥镜手术切除输尿管膨出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创伤小,恢复快。经尿道囊壁部分切除术效果更为理想。当输尿管反流不能自愈时。应行输尿管膀胱抗反流吻合术。  相似文献   

7.
探讨脾切除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并发症处理及疗效。通过对2012年至2015年用脾切除断流术治疗91例门脉高压症并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回顾性总结和随访,探讨脾切除断流手术方式术后的再出血发生率、食管下段与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和并发症治疗及疗效。用脾切除断流术治疗90例,单纯脾切除术1例。在随访的84例中再出血2例;静脉曲张消失78例;门静脉血栓6例,给予抗凝治疗治愈;肠系膜下动脉血栓1例,介入溶栓治疗治愈;1例术后一月出院再入院死亡。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术后随访,充分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及时正确地治疗并发症,脾切除断流术的手术方式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眼袋又称下睑皮肤松垂症,传统的眼袋整形术虽可改善,但不理想。作者自1990年始在传统的手术方法上加以改进,采用皮肤、轮匝肌及眶脂切除后将下睑肌皮瓣与外眦韧带固定的下睑成形术。共行眼袋整复术102例。均达到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方法及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2例患者均为女性,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30岁。术后随访时间最短一周,最长5年。手术均获成功,切口均I期愈合,一个月后切口线基本消失,下睑眼袋平复,皱纹减少,皮肤光滑,容貌明显改善,102例术后未出现一例血肿,感染,睑外翻等并发症。2、手术方法2.1、切口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52例(56例次)UPJ梗阻病人,34例次行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11例次行离断倒转肾盂瓣肾盂输尿管成形术,1例因异位血管切断肾盂复位,4例纤维素带松解,6例肾切除。全部病例均放置双J管内引流。结果术后的病人症状消失,随访3~18个月,吻合口通畅,尿常规检查正常。结论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仍为UPJ治疗的最佳术式。离断倒转肾盂瓣输尿管上段成形术治疗长段UPJ狭窄所致肾积水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内窥镜鼻窦手术后处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找到术后最佳处理方法,达到缩短术后恢复周期、减少复发的目的。方法:对248例鼻窦炎患者根据术后随访情况分为两组:定期随访组179例和非定期随访组69例。结果:在术后1年发现定期随访组治愈153例,好转16例,无效10例,有效率94.41%;未定期随访组治愈7例,好转11例,无效51例,有效率26.10%。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按时用药、术后正确处理、定期合理鼻内窥镜换药、随访,是获得手术远期最佳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周林 《甘肃科技》2011,27(10):151-152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对5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麻醉方式取局麻;所有接受手术者都获得满意疗效,症状明显改善,鼻中隔获得彻底矫正。无鼻中隔血肿、脓肿、穿孔、鼻腔黏连、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眶骨折整复联合Medpor填充术治疗爆裂性眼眶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手术指征的6例爆裂性眼眶骨折患者,进行眼眶骨折整复联合Medpor填充术,判断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3~24月,6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提高。复视:2例治愈,2例好转。眼球内陷:4例患者均达治愈标准。眼球运动障碍:1例为治愈,3例改善。CT检查:高密度聚乙烯无移位、脱出,覆盖骨折孔满意。结论:成人局部麻醉下可以完成手术,眼眶骨折整复联合Medpor填充术是治疗爆裂性眼眶骨折的有效方法,高密度聚乙烯是理想的眶内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13.
黄权钰  刘天祥 《甘肃科技》2022,(12):109-111+119
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回顾性分析58例原发性脾脏肿瘤临床资料。良性肿瘤54例,恶性肿瘤4例。本组良性肿瘤5例行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32例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17例行开放脾切除术。3例恶性肿瘤行开放脾切除术,1例恶性淋巴瘤行根治性脾切除联合胰体尾切除术,术后给予化学治疗。良性肿瘤均无复发,1例血管平滑肌肉瘤术后随访2年健在,1例纤维肉瘤术后随访3年后失访。2例恶性淋巴瘤随访1例存活2年死亡,1例随访1年存活。影像学是主要检查手段,手术切除是脾脏肿瘤的有效治疗措施,脾良性肿瘤可选择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或开腹手术,局限性良性肿瘤可选择部分切除,保留脾脏功能,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脾切为主,并辅以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王惠红  可喜来 《甘肃科技》2011,27(22):149-150,95
探讨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原发性翼状胬肉40例50眼,男10例,女30例,年龄40-72岁,平均56岁。10例双眼。分别行翼状胬肉逆行切除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应用裂隙灯观察植片成活情况。非接触式眼压测眼压,术后口服中药,随访6个月~2年。术后植片均成活。48眼治愈,1眼复发,1眼出现复视。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重建角膜缘的正常结构,有效地阻止异常结膜源性组织的再侵入,术后口服中药调理以后,大大降低了翼状胬肉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86年以来,采用髂骨整复鞍鼻12例,效果满意,介召如下。 1 临床资料 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21~42岁。3例为先天性,6例由萎缩性鼻炎引起,2例发生于鼻中隔脓肿后,1例鞍鼻整复后又塌陷。 2 手术方法 2.1 髂骨充填物制备 2.1.1 取髂骨 术前3天,髂骨每日消毒备皮一次。局麻,沿髂骨的嵴做切口,分离髂骨骨膜,用骨凿截取长约5cm,宽约2cm一段髂骨嵴备用,逐层缝合切口。 2.1.2 充填物制备 先将取下的髂骨初雕成“L”形状。“L”的长边为体部,相当于鼻根到鼻尖的长度,约5cm。“L”的短边为支柱,相当于鼻小柱的高度,约1cm。在“L”形基础上再按需要细雕。将体部刻成窄槽,以便固定于鼻梁部,体部两边刻薄,厚度根据鞍鼻凹陷的深浅而定。体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全麻高频通气麻醉的优点及显微喉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采用全麻高频通气麻醉下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手术400例病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400例手术麻醉效果良好,手术时间短,声带损伤小,术后嗓音恢复快。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全麻高频通气安全性好,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操作简便,疗效高,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内镜诊断与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33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内镜进行诊断,患者肿瘤直径0.8cm~5.5cm.患者中直接套切11例,采用黏膜切除15例,针状刀玻璃切除患者4例,3例患者进行热活检.患者切除标本均行常规的病理检查与免疫组化检查,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本次33例患者中经过内镜治疗后30例患者成功切除.术后有2例患者创面发生出血,经过钛夹止血,有5例换成出现轻微胸骨后疼痛,经治疗后消失,无其他症状发生.患者手术后4周进行胃镜复查,并进行1~18个月随访,无并发症状复发.结论:应用内镜微创手术切除直径2cm的上消化道肿瘤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健康观察组(65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与对照组(63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随访2 a,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转移、外侧区淋巴结转移、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随访期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5例,转移率为7.69%;颈侧区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率为4.62%;对照组随访期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1例,转移率为17.46%;颈侧区淋巴结转移7例,转移率为11.11%;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行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清扫治疗术后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撒志平 《甘肃科技》2007,23(6):210-210,194
随着鼻内窥镜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鼻中隔手术较以往传统手术也有了较大区别。甘肃靖煤公司总医院耳鼻咽喉科2003年11月至2006年12月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微创手术6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胆道结石再手术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胆道结石取石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总结了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0月收治的52例胆道结石术后症状复发再手术患者的既往手术史及随访情况.结果52例再手术患者中既往手术史包括单纯胆囊切除20例,胆囊部分切除5例,胆囊切开取石1例,胆囊切除 胆道探查、T管引流20例,胆肠Roux-en-Y吻合3例,肝左叶部分切除2例,EST 1例,结论胆道结石的术后复发,与结石的部位、胆道的病理改变、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的合理操作、术者的经验、探查指征的掌握、病人的全身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