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褐飞虱成虫和各龄期若虫的可溶性蛋白,结果表明,成虫各类样品中,条带数量基本相同,只发现一条雌性成虫所特有的蛋白条带,而多数条带在不同翅型或性别样品中存在着含量差异。如有4条条带在长翅型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短翅型中的含量;在雌、雄成虫样品的比较中则发现2条条带在雄虫中含量高于雌虫,而另有3条条带在雌虫中含量高于雄虫。若虫样品随着龄期升高,条带逐渐增多,发现有4条条带在各个龄期中均有表达,1条条带只在5龄若虫样品中出现,另有1条条带从4龄期开始出现。此外,还发现有2条条带在长翅芽若虫样品中的含量(9.029,9.563 ng/μL)明显高于短翅芽若虫样品中的含量(5.133,3.111 ng/μL)。并讨论了这些差异条带与翅型或性别分化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用1,4-二氢吡啶环固定顺式构型的烯啶虫胺类似物(Ia-Ij).初步的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在500 mg/L和100 mg/L的浓度下,对苜蓿蚜和褐飞虱有高效杀虫活性,其中类似物Ij在4 mg/L时对苜蓿蚜和褐飞虱的致死率都达到100%.分子对接模拟结果显示,标题类似物具有独特的与靶标的结合模式,并初步解释了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郭莹  刘长明  吴梅香  杨广 《武夷科学》2012,28(1):102-105
为有效地控制橘臀纹粉蚧Planococcus citri(Risso)发生,测定了6种农药在田间使用浓度下对该虫的致死效果.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对1龄若虫的防治效果较好,用药后72 h校正死亡率均在80.0%以上,而杀扑磷仅74.8%.在防治应用中,建议推荐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3种药剂,同时应针对不同虫态适当调整用药浓度和施药时间,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褐飞虱为研究对象,首次使用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和具有蜕皮激素活性的新型化合物RH-2485表面处理飞虱3龄或4龄若虫,来研究外源激素对飞虱翅型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ZR-515可诱导短翅型分化,当用1μg/μL的ZR-515处理3龄若虫时,短翅率达到60.48%;而用1μg/μL及100 ng/μL的ZR-515对4龄期若虫进行处理时,短翅率则分别达到59.09%和77.78%;同时发现ZR-515对褐飞虱翅型分化的作用也表现出性别的差异,形成的雄虫个体中短翅型明显增多,如用1μg/μL和100 ng/μL的ZR-515分别处理3龄若虫,形成的雄虫中短翅型个体分别达到98.74%和83.33%,若处理4龄若虫,雄虫短翅型个体也分别高达86.67%和94.4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RH-2485对翅型分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镉和铅对鹌鹑肝脏金属硫蛋白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鹌鹑(Coturnix cotumix japonica)经口染毒CdCl2溶液或CdCl2和PbCl2混合溶液,16 d后剖杀,取肝脏,Sephadex G-75柱层析得到肝脏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经氨基酸组分检测分析其生化特性,结果表明纯化所得蛋白具有63个氨基酸残基,半胱氨酸含量为31.83%,分子量为6 614 Da,与哺乳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生化性质相类似.运用镉-血红蛋白饱和法对鹌鹑肝脏中MT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镉和铅可诱导鹌鹑肝脏内MT合成的增加,且肝脏中MT的含量随着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这表明鹌鹑体内MT维持重金属内稳态的机制可能和哺乳动物体内的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6.
谷胱苷肽转移酶是昆虫体内重要的解毒酶系之一,研究水稻害虫褐飞虱的谷胱苷肽转移酶基因在褐飞虱与水稻互作中的表达变化,可为有效防治褐飞虱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了褐飞虱谷胱苷肽转移酶基因编码区的eDNA片段,并使用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对两种不同抗性水稻的分子反应。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eDNA片段长度为201bp,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来自大劣按蚊、细小按蚊、冈比亚按蚊、果蝇和木瓜果实蝇的谷胱苷肽转移酶的片段存在高度同源性。Northern杂交显示,在褐飞虱取食抗性水稻后,谷胱苷肽转移酶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褐飞虱取食感虫水稻TN1后,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光催化降解养虾废水中有机物及灭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TiO2光催化降解养虾废水中有机物及杀菌能力,文章以TiO2二氧化钛为催化剂,并分别加入H2 O2和Fenton试剂作为助剂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300 W中压汞灯和太阳光下,Fenton试剂作为助剂的效果最好, 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71.6%和13.0%,而空白实验对应的COD-Cr去除率几乎为0。养虾废水中细菌总数为2.6×1011个/L,以TiO2为光催化剂,经300 W中压汞灯照射30 min或太阳光照射3 h后,杀菌率为100%。  相似文献   

8.
 以Keggin型缺位磷钨杂多阴离子PW11O7-39(PW11)为电催化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模型污染物,详细研究了PW11对DMP降解的电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pH=2.5,E=-0.6 V和60 mL·min-1O2流速下,0.05 mmol·L-1DMP反应120 min的降解率达96%,总有机碳(TOC)去除约34%。DMP的电催化降解服从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准一级表观速率常数(k obs)与DMP的初始浓度有关, 当DMP的初始浓度为0.05, 0.2 和0.3 mmol·L-1时,kobs分别为2.9×10-2, 7.5×10-3和4.9×10-3min-1。  相似文献   

9.
 昆虫产卵过程对寄主植物的直接刺激包括产卵器的机械损伤和卵表面物质带来影响,这些刺激是启动植物诱导抗虫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褐飞虱产卵处理后水稻植株内胰蛋白酶抑制剂(BBPI)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及物质含量的测定,对比褐飞虱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发现褐飞虱产卵能够诱导水稻BBPI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和BBPI物质的生成。处理后6 h,12 h,水稻 BBPI 表达量显著高于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产卵诱导的BBPI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水稻。褐飞虱产卵诱导水稻启动〖WTBX〗BBPI〖WTBZ〗表达和物质合成表明,与取食危害类似,水稻同样会对褐飞虱产卵刺激产生响应,启动相应的植物防御体系,进而达到阻滞褐飞虱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具体考察了H+2基态近似解析波函数φH+2=1/2(1+S)1/2φH(z,ra)+φH(z,rb))对振动能级的影响,得到了基于此波函数的波恩-奥本海默近似下的H+2势能曲线的解析表达式,并由此计算了振动能.结果发现,当仅考虑H+2的基态,z取1.23时,振动能级和平衡位置都与实验值很相符.当考虑较高的振动能级时,波函数中的z取1.13会更合理,因此时的振动能级和实际振动能级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其对西花蓟马成虫和二龄若虫的毒力。同时,测定了甲维盐LC50短时胁迫不同时间后,西花蓟马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及脂肪三种能源物质含量的变化;其致死后,计算了昆虫对各能源物质的利用率,以期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甲维盐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LC50分别为1.11和0.62 mg/L,在其LC_(50)短时胁迫过程中,西花蓟马成虫体内的能源物质含量均伴有显著的升高及降低,但若虫并无显著变化;其LC_(50)致死下,西花蓟马对三种能源物质的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成虫为可溶性糖(74.12%)可溶性蛋白质(58.10%)脂肪(42.13%),若虫为可溶性糖(64.01%)可溶性蛋白质(48.12%)脂肪(36.48%),且无论何种能源物质,西花蓟马成虫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若虫。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察不同虫态蠋蝽在烟株上的移动距离和分布数量,了解蠋蝽释放后在烟株上的分布特点和扩散距离,为确定蠋蝽在烟株上最适释放虫态和释放位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烟株释放不同虫态蠋蝽时,4龄、5龄若虫移动距离较远,不同时间的移动距离均值稳定,4龄若虫最大移动距离为81.96 cm(释放5 h后),5龄若虫最大移动距离为79.28 cm(释放8 h后);若虫释放后在烟株各部位不同时间的分布数量无显著差异,蠋蝽成虫不同时间在烟株中部的分布数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同时间下,各虫态分布在烟株中部的数量与分布于烟株上、下部的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各虫态在烟株中部的分布占比最大;2龄若虫在烟叶背面的分布占比大于在烟叶正面的分布占比,3龄若虫和成虫在烟叶正面的分布占比大于背面的分布占比,4龄若虫在烟叶正背面的分布数量存在显著差异,5龄若虫在烟叶正背面的分布数量无显著差异。因此,在烟田释放蠋蝽防治害虫时,建议以4龄、5龄若虫较为合适,释放位置以植株中部为宜。  相似文献   

13.
用毒死蜱、吡虫啉和噻嗪酮三种药剂LC_(50)胁迫2,4,6及8h后,测定西花蓟马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脂肪等3种能源物质的含量,并计算其致死作用下蓟马对不同能源物质的利用率.结果表明,不同药剂LC_(50)胁迫下,3种能源物质含量具有不同的波动,毒死蜱胁迫8h后,蓟马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脂肪的消耗最多,其成虫含量分别降至5.47,15.25和11.66μg/头,若虫降至3.94,12.54和7.29μg/头;噻嗪酮胁迫8h后,消耗最少,成虫分别降至5.64,16.32和11.63μg/头,若虫降至4.05,12.73和7.39μg/头.同一药剂致死下,成虫及若虫对3种能源物质的利用率均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脂肪;不同药剂致死下的相同能源物质,两者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利用率均在毒死蜱作用下最高,噻嗪酮作用下最低,但其对脂肪的利用率在不同药剂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另外,相同药剂作用下,蓟马成虫对相同能源物质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若虫.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具有二个叠氮基团的化合物A与C60反应,以氯苯为反应溶剂,回流5h后,溶液经柱色谱分离(硅胶,V甲苯/V环己烷=1)得到了C60双氮杂衍生物B。用紫外、红外、质谱、氢核磁等对衍生物B作了初步表征,并结合半经验AM1程序所做的能量计算,讨论并初步确定了衍生物B最有可能是两个极性一致、结构为双[6,5]开环氮杂桥轮烯结构化合物异构体的混合物 。  相似文献   

15.
HPLC法监测DL-丝氨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HPLC方法,以OPA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对常压下甘氨酸铜法合成DL-丝氨酸的过程进行了监控,通过改变加料方式及调节pH值,提高了丝氨酸的含量,得出了常压下丝氨酸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铜离子n甘氨酸n甲醛=1∶278∶973,pH =8.5~9.5 ,反应时间1.5h,丝氨酸最高质量浓度为18.86 g/L。  相似文献   

16.
冷却速率对低碳钢线材表面氧化皮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X射线衍射与Mossbauer谱分析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下低碳钢表面形成氧化皮的微观结构;借助磁力显微镜的抬高模式测量氧化皮的磁畴图,获得了氧化皮内Fe3O4的分布形态及冷却速率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冷却时氧化皮中Fe2O3的含量减少;FeO与Fe3O4的比例增大;化学计量的FeO含量和Fe3O4的缺陷程度也随冷却速率的变化而变化.氧化皮的相组成和氧化皮内Fe3O4的分布形态是影响氧化皮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Zn2+在不同世代黑水虻体内累积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Zn2+(75,150,300,600,1 200 mg/kg),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浓度Zn2+在连续2代不同发育阶段黑水虻体内的积累及幼虫不同组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过量的Zn2+可在6龄幼虫、蛹和成虫体内积累,且Zn2+含量为6龄幼虫>成虫>蛹,然而,同一世代不同发育阶段虫体内的Zn2+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第2代受高剂量Zn2+胁迫虫体内Zn2+含量均显著高于第1代.Zn2+可在黑水虻5龄末幼虫表皮、脂肪体及中肠中累积,连续2代分布规律均为中肠>脂肪体>表皮,第2代各组织中Zn2+含量均高于第1代;在300 mg/kg Zn2+浓度下,第2代5龄末幼虫表皮和脂肪体中的Zn2+浓度与第1代存在显著差异,在高剂量(600和1 200 mg/kg) Zn2+处理浓度下,中肠中Zn2+含量显著高于第1代.  相似文献   

18.
载Pt纳米TiO2抑制滇池蓝藻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蓝藻样品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研究纳米TiO2和负载Pt纳米TiO2对蓝藻生长抑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纳米TiO2相比,在太阳光下负载Pt纳米TiO2对蓝藻的抑制效果更好.另外,研究表明,载Pt纳米TiO2的载Pt量选择1.5%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以稀土硝酸盐和偏钒酸铵,用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红色荧光粉YVO4:Eu3+。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前驱体在650 ℃左右分解完全;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前驱体在650 ℃下焙烧可得到纯相YVO4:Eu3+;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产物的形貌为类八面体,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粒径小于高温固相法;光致发光结果表明,利用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在650~950 ℃范围内均可制备发光性能良好的荧光粉。将荧光粉封装在InGaN近紫外芯片上制作了LED器件,测定了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色坐标等参数。  相似文献   

20.
广西褐飞虱发生气候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2012年广西龙州、武鸣、合浦、玉林、柳江、来宾、贺州、永福、兴安、全州等植保站褐飞虱灯诱虫情资料,结合同期龙州、永福等10个气象站气温、降水历史资料和NCEP气象再分析数据,分析近22年广西褐飞虱发生特点及其气候背景。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广西褐飞虱的迁入始见期、首次迁入高峰期均呈逐年提早的趋势,分别偏早2.7 d/10年及1.7 d/10年;迁入终见期有逐年推迟的趋势,推迟时间为3.7 d/10年。广西3月份气温越高,则褐飞虱迁入的始见期越早,两者相关系数r=-0.558,达P=0.01的显著性水平。广西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发生与降水关系密切,始见期当天或者前1 d中有降水的概率达92.5%,首次迁入峰期前1 d出现降水的概率为85.1%,7月份降水量越多、雨日越多,褐飞虱的迁入量越大。当7月份850 h Pa高空以偏南气流为主时,会引发广西褐飞虱的灾变性迁入;而以偏北气流为主时,则褐飞虱发生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