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根据缅甸翡翠矿石颗粒特征及成矿作用 ,将矿石结构分为三种类型。根据翡翠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化学成分、矿石结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物质来源及大地构造环境 ,认为缅甸翡翠矿石是在板块持续碰撞的过程中 ,在岩浆作用、热液交代作用基础上 ,发生变质作用的产物。成矿温度 2 0 0~ 35 0°C,压力 5 0 0~ 80 0 MPa,与蓝闪石片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麦智强 《广东科技》2007,(8):177-179
"翡翠"原指一种羽毛色彩艳丽的小鸟,后来被赋予产自缅甸的一种有鲜艳绿、红色的玉石.本文中所讨论的翡翠均是指在自然界产出的具有工艺价值的硬玉矿物集合体,硬玉的含量大于90%.英文名用"Jadeitite"或"FeiCui". 翡翠的颜色异常非富,主要的颜色种类有绿、紫、红、黄、蓝、黑、白等.而作为翡翠原色之一的紫色翡翠,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忽视.近些年来,随着翡翠市场的不断升温及翡翠原料的日渐枯竭,稀少而赋有"富贵祥和"、"高雅"寓意的紫色翡翠也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因此研究紫色翡翠致色机理,并以此指导鉴别目前市场上难以鉴定的B和B C货紫色翡翠,既有科学性,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雯  张涛 《科技信息》2010,(19):I0252-I0252
翡翠的颜色有原生色和次生色。原生色有不同色调的绿色、白色、紫色、黑色等,次生色有不同色调的红色和黄色。原生色主要由致色离子和矿物组合致色。翡翠中的致色离子主要有Cr3+、Fe3+等。硬玉、绿辉石、钠铬辉石、钠长石、闪石等矿物以不同的比例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颜色的翡翠。  相似文献   

4.
缅甸翡翠主要产出于富含钠长石和 Na质闪石的蓝闪片岩相中 ,形成于相对低温高压的多期区域变质作用。缅甸翡翠的人工高温高压合成在充分研究了其地质产出、成因及显微结构特征的基础上 ,模拟翡翠自然生成的组分环境及温压条件 ,合成了人工翡翠。对人工合成翡翠的实验条件、晶化情况、显微结构以及合成过程中温度压力对结晶的影响等作了阐释。并就目前合成翡翠未能达到宝石级的原因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在硬玉晶体生成后 ,应模仿翡翠后期动力变质作用 ,对硬玉晶体进行机械处理 ,以求完全模拟翡翠地质形成条件而合成出优质翡翠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翡翠是多晶质玉石,鉴定难度大,本文从实际经验出发介绍如何准确地鉴定翡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翡翠中主要组成矿物绿辉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绿辉石的主要化学成份为SiO2、Al2O3、Na2O,含有少量TFeO、MgO、CaO、Cr2O3、MnO、TiO2、K2O。其绿辉石的化学成份介于硬玉与透辉石的二元混溶系列的中间态,具有P2或P2/n型结构绿辉石的特征,这也得到了绿辉石的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的证实。  相似文献   

7.
褚维彬  郑艳莹  穆穆 《科技资讯》2013,(10):216-216,218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因翡翠手镯的圆满寓意和增值潜力而大量购买,衡量翡翠手镯质量的因素为透明度、颜色、内部结构、净度、裂隙、外形分类和有关尺寸,这六大价值评价因素决定了翡翠手镯的价格。  相似文献   

8.
张庆 《山西科技》2011,26(1):141-142
结合日常工作中对处理翡翠的学习和认识,先对翡翠的性质做简单介绍,并对A、B、C、货翡翠及其肉眼鉴别特征做了详尽的介绍,便于广大消费者学习和应用。另外,简单介绍了翡翠鉴定证书的一些识别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贵州红粘土成因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红粘土是覆盖于碳酸盐岩系地层之上,由碳酸盐岩系地层中的不溶杂质为物质来源而形成的特殊红土.岩溶作用决定了红粘土的成土早期和物质来源的特点不同于其它岩石形成的土类;岩溶残余堆积物后期又经历红土化作用,造就了红粘土的基本特征.从成土过程中的主要地质作用来讨论红粘土的成因,指出以上两个成土阶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是红粘土成因的最主要环节,并分析了成因对红粘土特性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儿茶酚胺对翡翠贻贝幼体附着和变态的诱导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翡翠贻贝眼点幼体可被肾上腺素,间羟胺、麻黄碱和去甲肾上腺素诱导11%-26%的粘着率和12%-23%的变态率,而对照组无粘着和变态。  相似文献   

11.
以考古发现为线索,结合文献研究和实物比对,利用现代大型仪器检测设备,分析了贵州出土玉器的时代特点和玉质材料。这些玉器的玉材种类非常丰富,并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两汉时期以前,贵州透闪石材质的玉器很少,之后和田玉玉器数量占据主体地位。根据孔雀石和贵州罗甸和田玉的地质与矿物学分析,探讨了贵州古代早期玉料来源“就近取材”的可能性。贵州罗甸和田玉化学成分中的Na2O和K2O质量分数较高,Al2O3与MnO质量分数较低,这与古代其他产地的和田玉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2.
南阳独山玉矿的成矿构造背景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构造地质学分析出发,主要利用地球化学的方法,结合古火山岩构造背景判别(ESCORT)专家系统,重点对南阳独山玉矿的成矿构造背景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阳独山玉矿是在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和秦岭洋板块间相互作用形成秦岭造山带的特定大地构造背景下,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复成因玉矿床.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为中国社科院和上海交大联合考察小组"玉石之路"系列考察报告之一。笔者作为小组成员,负责进行古代州(今山西代县—雁门关周边地区)的玉石信仰民俗调研。笔者考察了代县—雁门关地区的用玉民俗和崇玉心理,从葬俗、婚俗、趋吉避凶习俗、宗教习俗等方面进行考察,以第三重证据的形式论证古代州地区玉文化遗存,从而为玉石之路山西道的路线提供旁证。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海洋认识的深化,以海洋经济为主体的"蓝色经济"正日益成为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蓝色经济和蓝色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区域经济理论和海洋经济理论的视角进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蓝色经济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科学内涵,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乃至全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中原青铜时代伊始的二里头时代,青铜礼兵器渗入并局部替代既有的玉礼器器种,形成“金玉共振”的局面。大型、片状、有刃,构成了二里头玉石质礼兵器的主旋律,这是对史前玉器的重大扬弃。当烈火铸就的贵金属——青铜被塑成温文尔雅的礼容器,温润可人的玉却隐隐地呈现出某种杀伐之气。“祀与戎”这两件“国之大事”,就这样被和谐地融入早期王朝的礼仪制度中。以有内钺、直内和曲内戈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青铜兵器,奠定了中国古代兵器的基本格局。其中,戈的出现意义尤其重大,啄击兼勾杀的威力使其极利于近战,成为日后中国冷兵器中的主宰器种。二里头都城中出土的玉石钺,和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钺,应是已出现的王权的一个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16.
泰山形成于25亿年前,经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造就了雄伟甲天下的名山,还孕育了珍贵的泰山玉石资源。泰山玉石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对泰山、泰安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民建泰安市委专题调研组在全面调研泰山玉矿资源分布、储藏、类型和开发的基础上,找出了泰山玉保护开发存在的问题,在对泰山玉资源贮存与开发的产业依托、泰山的品牌及文化效应、市场需求、经济社会效益等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泰山玉保护与开发的对策,旨在通过泰山玉的开发推动泰安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泰山文化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1960~1980年佘山、引水船、龙华等站的雾情记录和1988~1991年长江口河口锋调查的水文气象资料,论述了长江口地区雾日时空变化和水陆雾季更替的原因,经海雾成雾机理分析,揭示了水~气海差≤2℃、水温≤20℃、相对湿度≥90%均是长江口海雾生成的重要条件。通过水温和气温相互关系的探索,发现河口锋对雾区的位置和大小有着深刻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长江口的海雾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1960-1980年佘山,引水船,龙华等站的雾情记录和1988-1991年长江口河口锋调查的水文气象资料,论述了长江口地区雾日时变化和水陆雾季更替的原因,经海雾成雾机理分析,揭示了水-气海差≤2℃,水温≤20℃,相对湿度≥90%均是长江品海雾生成的重要条件。通过水温和气温相互关系的探索,发现河口锋对雾区的位置和大小有着深刻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长江口的海雾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Qiu  ZhiLi  Wu  FuYuan  Yang  ShuFeng  Zhu  Min  Sun  JinFeng  Yang  Ping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9,54(4):658-668
Myanmar jadeite (jadeitite) is well known for its economical value and distinctive tectonic locality within the collisional belt between India and Eurasian plates. However, it is less studied for its genesis and geodynamic implications due to precipitous topography, adverse weather and local military conflicts in the area. By means of combined ICP-MS and LA-MC-ICPMS techniques, we have carried out in-situ trace elements, U-Pb and Lu-Hf isotopes for zircon inclusions in a piece of jadeite gem sample. CL imaging suggests that the zircons are metasomatic in origin, and contain mineral inclusions of jadeite and omphacite. Seventy-five analyses on 16 grains of the zircons yield a U-Pb age of 158 ± 2 Ma. The Myanmar zircons differ from other types in that they have no significant Eu anomalies despite high HREE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176Hf/177Hf ratios range from 0.282976 to 0.283122,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0.283066 ± 7; εHf(t) value of 13.8 ± 0.3 (n=75).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yanmar jadeite was formed in the Late Jurassic, probably by interaction of fluid released from subducted oceanic slab with mantle wedge. Therefore, its formation has no genetic relationship to the continental collision between Indian and Euroasian plate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40673039) and the Science Plan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Grant No. 2007B031200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