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伟敏 《科学通报》1988,33(18):1380-1380
Shechtman等从骤冷形成Al-Mn合金的电子衍射图上,发现了具有二十面体点群(I_k群)对称的衍射点存在,打破了把固态分成晶态和无序态两大类的传统分类方法。由此而发现的一种新物态——准晶态(quasicrystalline),便和晶态、无序态一样成为固体的一态。准晶态是一种介于无序态和晶态之间的态。理想准晶体结构具有长程取向有序和准周期平移有序。准晶研究的兴起,使长期被排斥在晶体学32种点群之外的二十面体点群受到了重视,准晶现阶段的研究也集中于具有I_h点群对称的Al-Mn准晶上。  相似文献   

2.
准周期结构:晶体学的新模式(法国)InstitutLane-Langevin(劳厄-朗之万学院)教授ChristianJanot;Jean-MarieDubois宣桂鑫,张治国译准晶体是一种其结构无法在经典晶体学定律框架内阐明的材料。三维空间内具备长...  相似文献   

3.
对称是关于由局部构筑整体时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事物的美感是由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和谐和协调来体现的。对称规律在晶体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传统晶体学中空间群理论对于现代晶体学中晶体结构的测定仍有指导意义。讨论了准晶体及无公度相的对称特点。探讨了将晶体学中的平面群理论运用于艺术领域中平面构成设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准晶体的发现在晶体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和数学等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反映。准晶体的结构理论与数论、群论有着密切联系。准晶体本身可能显示出许多不同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奇特性能,因而作为应用材料其前景还无法估量。《一种新近发现的奇特固体——准晶体》一文以浅显的语言把准晶体介绍给大家,谅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张富祥 《科学通报》1995,40(1):19-19
自从在Al-Mn急冷合金中首次发现了具有5次对称性的二十面体三维准晶相以来,人们又在许多其它合金系中发现了该相及其它低维的准晶相.准晶的发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固体微观结构的认识,而且这些新相的结构和性质等也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因此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广泛兴趣.10年来,对准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是,除了少数合金系中的准晶相是稳定相以外,大多数准晶相都是由快凝方法制备的亚稳相.  相似文献   

6.
以展宽的激光束为加热源,在超高温度梯度条件下Al_72Ni_12Co_16合金中获得了单相、十面体准晶定向生长组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定向凝固组织中为单相十面体准晶相;该相呈小平面形态并以侧向方式生长.十面体准晶中的周期性和准周期性的原子结构和熔池中的外延生长条件是影响生长形态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与Toner原子结构生长模型预测相符.  相似文献   

7.
周欣  赵晓鹏 《科学通报》2007,52(20):2348-2352
提出了一种以二维准周期晶格分布树枝结构负磁导率材料模型, 研究了电磁波以不同角度入射于周期和准晶分布的树枝状结构负磁导率材料及其与金属丝阵列组合的左手材料的微波透射及反射行为. 结果表明, 以准晶分布的负磁导率材料以及左手材料的谐振峰随微波入射角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并且准晶分布树枝单元间耦合模式的改变, 能增强或减弱整体的谐振特性, 为实现各向同性左手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苗柏和 《科学通报》1987,32(14):1120-1120
只有长程取向有序而无平移对称的准晶体的发现(Shechtman, et al., Phys. Rev. Lett.,53(1984), 1951)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广泛的注意。我们最近在观察准晶的生长形态时,在急冷的Al-16.6 at%Mn合金中,使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准晶具有二级结构:准晶微粒是一级结构,颗粒尺寸在0.1~2μm之间;再由这些寸尺不等的  相似文献   

9.
激光熔凝Al72Ni12Co16 中十面体准晶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展宽的激光束为加热源,在超高温度梯度条件下Al72Ni12Co16合金中获得了单相、十面体准晶定向生长组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定向凝固组织中为单相十面体准晶相;该相呈小平面形态并以侧向方式生长。十面体准晶中的周期性和准周期性的原子结构和熔池中的外延生长条件是影响形态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与Toner原子结构生长模型预测相符。  相似文献   

10.
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B9(Ser→Asp)人胰岛素突变体是一种速效胰岛素.报道这一突变体的晶体生长,初步晶体学分析及衍射数据收集与处理.在不同的晶体生长条件下,分别得到了正交、四方、三方3种晶型的晶体.突变分子在不同晶型的晶体中以不同聚合方式存在,其构建单位分别是二体和六体.通过对这3种不同晶型的晶体结构解析和比较研究,将对此突变体的速效特性的结构基础以及胰岛素在不同条件下的自聚合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B9(Ser→Asp)人胰岛素突体是一种速效胰岛素。报道这一突变体的晶体生长,初步晶体学分析及衍射数据收集与处理。在不同的晶体生长条件下,分别得到了正交、四方、三方3种晶型的晶体。突变分子在不同晶型的晶体中以不同聚合方式存在,其构建单位分别是二体和六体。通过对这3种不同晶型的晶体结构解析和比较研究,将对此突变体的速效特性的结构基础以及胰岛素在不同条件下的自聚合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应用悬滴汽相扩散法,用PEG4000作沉淀剂,获得了嗜热古菌Aeropyrum pernix酰基氨基酸释放酶APE1547的一种新晶型.这种新晶型属于正交晶系,晶胞参数a=6.399nm,b=10.439nm,c=16.953nm,晶体空间群属于P212121.单位晶胞中每个晶体学不对称单位含2个分子,Matthews常数为2.2×10-3nm3·D-1,溶剂含量为43%,晶体衍射的最高分辨率达0.27nm.与以前获得的三斜晶系的晶体相比,这种新晶型更适合于结构分析,可以加快结构解析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赵珊茸  王继扬  谭劲 《自然杂志》1999,21(3):176-178
本文介绍了分形、准晶、非平衡生长等科学前沿中出现的一些美的艺术形象,并从哲学的角度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值得庆幸的是,晶体学领域平等和协作的文化造就了两位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需要一个特殊的群体……这是一个由女性主导的科学领域。"2004年,当著名的英国晶体学家朱迪思·霍华德(Judith Howard)被布里斯托大学授予荣誉学位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5.
固氮酶活性中心网兜模型研究的回顾和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新涛 《科学通报》1995,40(7):577-577
研究自然界中固氮酶是如何把氮分子转化为氨的课题已经成为当前分子生物学的热点之一.1992年,Kim和Rees发表了棕色固氮菌(Av)的固氮酶的分辨率为0.27nm的晶体学分析结果,他们最近又进一步与Chan合作发表了分辨率为0.22nm的固氮酶晶体学分析结果,阐明了FeMo辅基和P-簇对活性中心模型结构.Bolin等也发表了对巴氏梭菌(Cp)的固氮酶的分辨率为0.22nm的晶体学分析结果.这些重要结果,标志着固氮酶研究已经上了  相似文献   

16.
晶体对称理论三百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晶体学属于近代科学。尽管在遥远的古代具有规则多面体的矿物晶体就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和注意,然而在人类的蒙昧时期瑰丽多彩的晶体却被具有魔力的神话和荒诞不经的迷信所统治。晶体学自17世纪中叶诞生,时至今日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晶体形态学、构造学、生长学、晶体化学、晶体物理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作为晶体学基础的对称理论的进展更令世人刮目相看。本文拟分三个阶段,对三百年间晶体对称理论作一综述,可从前人的科学  相似文献   

17.
准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可信 《科学通报》1990,35(22):1691-1691
准晶(Quasicrystal)是准周期性晶体(Quasiperiodic crystal)的简称。晶体中原子的排列呈三维周期性的关系,可以用一种单胞在空间中的无限重复来描述。因此,晶体的平移对称可以用14种Bravais空间点阵概括.受此制约,晶体只能有1、2、3、4、6次旋转对称,5次和6次以上的旋转对称都是不允许的。这是很明显的,五角形的平移不能布满一个平面。准晶中的原子分布也有长程序,但是它的位置序无周期性,因此可以有5次或其他的“不允  相似文献   

18.
3Li_2O·2B_2O_3玻璃晶化及相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书清 《科学通报》1990,35(4):262-262
3Li_2O·2B_2O_3化合物是Rollet等人首先提出的,它是包晶化合物,包晶反应温度在700℃左右.Sastry等人肯定了这个结果.Bouaziz等人发现此化合物在650℃存在一相变,而且在545℃低温分解成2Li_2O·B_2O_3和Li_2O·B_2O_3。 我们用差热分析,多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3Li_2O·2B_2O_3玻璃晶化及相变问题进行了研究,从中发现一新相,测定了新相的晶体学参数,对相变过程衍射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自从马克斯·冯·劳厄(Max von Laue)于1912年,威廉·布拉格(William Bragg)和劳伦斯·布拉格(Lawrence Bragg)(父子团队)于1913年,分别进行晶体的X射线衍射实验,现代晶体学发轫,继而随着冯·劳厄于1914年、布拉格父子于1915年相继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认可,晶体学这门学科几乎对自然科学的每一个分支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0.
Y14F/R22L天花粉蛋白的晶体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伸  闫军  姚宏兵  李建辉   《科学通报》1998,43(12):1295-1299
Y14F/R2 2LTCS的晶体结构是用同晶差值Fourier法解得 .经X_PLOR程序修正得到Y14F/R2 2LTCS的分子结构 ,并找到了 6 5个水分子 .对 0 2 3nm分辨率衍射数据的晶体学R因子为 0 185,键长和键角的rms偏差分别为 0 0 0 12nm和 2 6 52° .在Y14F/R2 2LTCS中 ,Tyr14变成Phe ,Phe周围变化很小 ,α5的弯折依然存在 ;Arg2 2变成Leu ,余下的空间被水分子 2 56所占据 ,水分子 2 56与Ala16 1,Ala16 2的主链氧成氢键 ,部分代替Arg的作用 .并讨论了二级结构间保守氢键的作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