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合成了含稀散金属铟的氯化正丁基吡啶体系,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循环伏安实验,对室温离子液体的碱性、中性、酸性体系分别进行分析.实验中的工作电极分别为玻碳电极和铂电极,参比电极分别为铟电极和铝电极,辅助电极分别为玻碳电极和铂电极.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作电极为玻碳电极的效果较好;铟参比电极和铝电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大;铟电极和铂电极作为辅助电极,对实验结果基本上没有影响.改变温度及扫描速率,比较不同的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60 ℃范围内实验效果较好.将峰电流对扫描速率的平方根作图,对电极反应的可逆性进行了研究,在中性条件下得到了室温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  相似文献   

2.
复电阻率是电磁勘探描述地下岩石电性的重要参数之一。根据电磁勘探频段,实验室内复电阻率测量的低频段通常达到10~(-2) Hz。为避免测试电极与岩石的宏观结构形成电极极化影响岩石微观结构的研究,通过电化学理论结合复电阻率实验研究了不同电极材料对流体、岩石的复电阻率测试中的电极极化特性。结果表明,测试岩石在低频段容易受以物质传递为主的电极极化影响;电极极化同时受电极材料、电极附近流体矿化度和温度、被测岩石阻抗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分析和讨论了减小或消除电极极化影响的方法,为准确测量岩石复电阻率并用于微观结构分析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试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长持续时间的雷电流分量作用下电极形状对金属烧蚀特性的影响,对比了采用3种形状且不同头部曲率的电极时Al3003金属板的烧蚀面积和烧蚀深度,并结合有限元电场仿真和二维流注发展模型分析了电极影响金属烧蚀特性的原因.结果表明,电极对雷电流金属烧蚀特性的影响很大.在末次回击后长持续时间雷电流分量的作用下,使用尖电极造成的金属烧蚀面积和烧蚀深度最大,半椭球形电极和半球形电极造成的金属烧蚀面积和烧蚀深度次之,这是由于电极形状影响了间隙的初始电离能力以及流注发展过程中的电子密度分布和电子能量密度分布的缘故.  相似文献   

4.
通过烯烃的电化学氧化,研究测定了几种电极材料对电解氧化电流效率的影响,并测定了电极极化曲线,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电极材料影响电流效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电阻率法中电极系系数K值直接影响电阻率测量的精度和解释结果。理论上K值仅与电极间的相互位置及间距有关,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其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模拟软件对电极系系数进行模拟计算,主要探讨了不同电极半径、电极插入地层深度、电极间距等因素对实际电极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实际电极系系数有一定的影响,如增加电极半径和插入地层深度的变化,使实际电极系系数与理论电极系系数的差异增大,而电极间距的增加使实际电极系系数与理论电极系系数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6.
不同因素对三维电极体系电极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应器采用颗粒状活性炭为填料,中间位置添加隔膜,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三维电极体系电极电位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维电极阴极和阳极区靠近隔膜处的电极电位绝对值明显高于靠近两极处的电极电位,且阴极和阳极区电极电位绝对值都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而上升.阴极板材料性质决定了阴极板电极电位的高低:阴极板材料还原性能愈强,其极板电极电位负值绝对值愈大;阴极板材料还原性能愈弱,其极板电极电位负值绝对值愈小.不同厚度隔膜处理不会影响极板电极电位高低,也不会影响阳极反应区电极电位大小,但能提高三维电极体系还原区的还原能力.与低浓度的反应溶液相比不仅提高了阴极反应区电极电位,还能影响极板电极电位的高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化学石英微天平(EQCM),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金电极上的吸附及其对金电极氧化还原过程的影响⒚结果表明: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在金电极上吸附能力不同,对金的氧化还原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⒚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易在金电极表面吸附,更易在氧化态金表面吸附,阻碍了金的氧化还原⒚相比之下,十二烷基磺酸钠在金电极上吸附能力较弱,在氧化态金形成后还有些脱落,对金电极的氧化还原影响不大⒚TritonX100介于以上两种表面活性剂之间⒚还对金电极在磷酸缓冲液中的氧化还原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神经电极的长期有效性是影响其临床应用的关键因素,而电极的最优化设计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为对神经电极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思想,采用有限元仿真法对电极-脑组织界面的微动进行一系列动力学分析,研究了神经电极的5个基本参数(针尖圆角、楔形角、电极厚度、刚度及表面摩擦系数)及其交互作用对脑组织微动损伤的综合影响,并揭示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最优组合。结果表明,电极圆角、楔形角及厚度对脑组织损伤具有极为显著的影响。考虑到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电极的最优参数为圆角20μm,楔形角45°,厚度40μm,杨氏模量200 GPa,摩擦系数0.1。  相似文献   

9.
采用孔板式电极代替传统针头,用Maxwell软件模拟静电纺丝装置的静电场分布,考察了孔板电极尺寸、厚度及孔间距等因素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针头式电极系统,孔板式电极电场更加均匀稳定,电极尺寸及厚度影响静电场的分布,而孔间距对静电场几乎无影响。适宜的电极半径R=20~25 mm,厚度H=17 mm。  相似文献   

10.
测量了不同密封电极宽度等离子体激励器所诱导的气流速度和推力.实验结果表明,当密封电极宽度小于20 mm时,激励器所诱导的最大风速和推力随着密封电极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封电极宽度大于20 mm时,最大气流速度和推力不再随着密封电极的宽度发生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密封电极宽度影响了外加电场的延展,进而影响了等离子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 The composite electrode of La0.6Sr0.4Co0.2Fe0.8O3(LSCF) and Ag was studied as a new air electrode system for reduced-temperature SOFCs.The LSCF/Ag composite electrodes were prepared by baking the LSCF electrode with various Ag solution infiltrated in the pores of the electrode.In all cases,the cathode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was reduced,which may be brought from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Ag metal.For example,the power density of LSCF electrode on anode supported cell was increased from 0....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快速熔模铸造中型壳开裂问题,对树脂模型与型壳材料在消失过程中的热变形机理和型壳开裂条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建立了原型一型壳热变形数学模型,并应用于新型燃气涡轮导向器的快速铸造.实验中当升温幅度较低时,涂挂厚度很小,型壳也不会破裂;当树脂模型在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时,即使不抽壳,型壳也能保持完整而不破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树脂制备方法,不仅可以简化传统制作蜡模的工艺步骤,而且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树脂模型精度、粗糙度对复杂铸件的传递特性,已成为该方法被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In a typical process, C-Mn steel was annealed at 800°C for 180 s, and then cooled rapidly to obtain the ferrite-martensite microstructure. After pre-straining, the specimens were bak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bake-hardening (BH) values were determined as a function of pre-strain, baking temperature, and baking time. The influences of pre-strain, baking temperature and baking time on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bake-hardening behavior of the dual-phase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BH value apparently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pre-strain in the range from 0 to 1%; however, increasing pre-strain from 1% to 8% led to a decrease in the BH value. Furthermore, an increase in baking temperature favored a gradual improvement in the BH value be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Cottrell atmosphere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carbides in both the ferrite and martensite phases. The BH value reached a maximum of 110 MPa at a baking temperature of 300°C. Moreover, the BH value enhanc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baking time from 10 to 100 min.  相似文献   

14.
阳极焙烧温度系统是一个含有耦合、大时滞、非线性的多变量系统。为实现对阳极焙烧温度的精确控制,依据现场采集的大量温度数据,采用PSO方法,辨识出阳极焙烧炉温度的二阶惯性滞后控制模型,并与实际温度输出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阳极焙烧温度的精确控制创造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个预测小麦热风干燥面包烘焙品质的数学模型.以混流式干燥为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有关干燥参数对干燥过程中小麦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气流温度越高,或小麦初始水分越低,则烘焙品质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16.
铝电解预焙槽高温气体焙烧启动的加热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电解预焙槽气体焙烧法启动这一新的工艺方法,利用电解槽槽底导热的三维数学模型,研究不同加热制度下,升温速度、阴极内部温差、供热强度等随时间的变化;讨论了不同加热制度下的加热时间、燃料消耗和槽内温度分布的变化,并对各种加热制度进行了比较优化得出可供实施的加热制度,给出了一种最优加热制度。该研究为制定电解槽气体焙烧启动的加热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阳极焙烧炉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阳极焙烧炉温度控制系统模型难以确定以及控制难度较大的事实,在特性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插值形式的变论域自适应温度模糊控制器,并用模型预测办法解决了焙烧过程中温度无法连续测量的问题,实现了焙烧炉温度的精确控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隐晶质石墨的提纯工艺中焙烧动力学方程.分析了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及矿样原始尺寸对焙烧过程中脱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是最难脱除的杂质,其主要赋存物相为高岭石、石英和云母;采用碱焙烧法以及氢氟酸法相结合的工艺可以使脱硅率达到80%以上;采用酸浸加压等强化措施后,最终得到的石墨纯度可达99.56%;碱焙烧过程的活化能为40.694 kJ/mol;降低了原矿平均粒度,提高了焙烧温度;添加矿化剂有助于提高脱硅效率.  相似文献   

19.
阳极焙烧炉火道结构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阳极焙烧炉的火道结构进行了优化模拟计算。分析了两种结构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并得出综合优化方案。研究表明,适当调整挡板的位置可以改善气流的分布。结果显示,综合优化方案对改善阳极焙烧炉的燃烧条件有着显著效果。数值模拟的方法为阳极焙烧炉结构和运行参数的优化提供了较准确、快速和经济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20.
采用sol-gel技术在单晶Si(100)衬底上制备了LaNiO3导电薄膜.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四探针电阻测量法研究了不同烘烤温度对LaNiO3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NiO3薄膜均为赝立方钙钛矿结构,表面致密、均匀,衬底与薄膜间界面清晰.烘烤温度为210℃时,薄膜具有最好的<110>择优取向性.烘烤温度在210℃的薄膜具有最低的电阻率,达到10-4Ω.cm数量级,导电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