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凹耳蛙用高频声进行种内通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绝大多数蛙不同,凹耳蛙发出高频叫声,以避开强环境噪声的掩蔽;雌蛙排卵前产生高频求偶声,诱发雄蛙以超精确度趋近雌蛙;雄蛙能自主开闭咽鼓管,以调谐高频听觉。凹耳蛙进化的这些特征是对嘈杂生境的适应,在其他两栖动物中尚未发现,这对研究动物声通讯进化很有价值。鉴于凹耳蛙为中国特有,数量稀少,分布地区狭窄,建议将它列为稀有濒危物种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日本七鳃鳗,黑斑蛙和丽斑麻蜥4种变动物的松果腺复合体,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对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变温动物的松果腺复合体,由副松果体和松果体构成,在系统发育中,副松果体始终是光感受器,松果体则从光感觉器向着内分泌腺发展,从这4种动物松果腺复合体的变化揭示;最早脊椎动物的松果眼是2个,以后在动物从低等向高等进化中,其中一个保留在变温动物,始终是光感觉器,另一个变成  相似文献   

3.
脊椎动物染色体数目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集了2978种脊椎动物的染色体数目,论述了各纲内动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趋势及规律,对从染色本水平上认识脊椎动物的进化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崔建国 《大自然》2013,(5):36-39
走进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枝头鸟儿的欢快歌唱、池边蛙类的倾情伴奏,以及草丛深处的幽幽虫鸣,都让人不禁驻足聆听,继而发问:它们的鸣唱到底有什么意义?目的是什么?研究表明:动物鸣叫是为了通讯联系,即动物之间的相互交流,主要目的是雄性之间的竞争,以及吸引和选择异性配偶。动物通讯的方式因感官不同而异,主要类型有:视觉通讯(视觉)、声音通讯(听觉)、化学通讯(嗅觉)和振动(触觉)等。蛙类、鸟类、昆虫类对声音通讯比  相似文献   

5.
两栖类实验动物的实验室饲养繁殖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栖类实验动物的实验室饲养繁殖和应用黄韧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广州陈乾生广州华南濒危动物究研所两栖类是水生脊椎动物进化到陆生脊椎动物的生物类群,既保留水中生活的阶段,在水中产卵和发育,又经过变态获得在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从很早以前就被用于胚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有些动物的大脑神秘而又神奇,如蜘蛛的大脑溢出到自己的腿部,海鞘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消化自己的大脑,啄木鸟头颅中有保护气囊来防止"脑震荡"……"在动物进化史上,从环节动物开始,就进化出了"脑",但很原始,只是一个很大的神经节;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的脑很发达,其他种类也只是一个神经节;节肢动物的脑较发达;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又退化成神经节或脑泡了。直到脊椎动物,脑才越来越发达。所以并不是只有脊椎动物才有大脑,但如果不算神经节及脑泡的话,只有头足类动物、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有大脑。  相似文献   

7.
从染色体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的系统发生是当今细胞遗传学的主要倾向之一.染色体的进化已成为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两栖类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占有特殊地位,它介于水生脊椎动物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对研究及认识动物界的演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加之它的染色体大,且数目少,因此是从染色体及分子水平上研究物种进化的好材料。本文报道泽蛙(R.limnocharis Boie)的核型及核仁组织者区(NORs)的研究,便是试图从这方面做些初浅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本书以鱼类作为模型,阐述了进化发展如何造就多种多样的感官系统。书中提出了三个选择鱼类作为模型的理由:第一,“鱼类”由众多不同种类的动物构成,有着不同的感官系统,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第二,“鱼类”拥有比许多动物更为丰富的感官,不仅拥有人类的所有感官,而且,还至少比人类多出三种感官;第三,“鱼类”处于脊椎动物进化的基础阶段,可以被视为是所有脊椎动物进化的模型系统,包括它的感官系统和适应性进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II类MHC基因单基因座位Odto-A作为分子标记,对皖南山区凹耳臭蛙6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皖南凹耳臭蛙总的基因多样性为0.812,核苷酸多样性为0.018.局域种群单倍型多样性变化范围为0.531-0.864,香溪种群单倍型多样性最高,最低的是漳河种群.与线粒体cyt b基因所揭示的单倍型多样性差别不大,但B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较之线粒体cyt b基因的高达一个数量级.暗示MHC基因丰富的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其病原体抗性多样性密切相关.分子变异分析结果显示,皖南山区凹耳臭蛙种群MHC II类B基因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种群间发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Fst=0.05644,P=0.00391).成对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分析结果显示,直线距离最近的浮溪和香溪种群间也发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暗示这两个种群经历了不同的选择压力.受平衡选择的作用,MHC基因与基于中性分子标记所揭示的遗传格局不同,基于MHC基因的种群遗传分化与水系和直线地理距离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种群所经历的选择压力密切相关.结果表明皖南凹耳臭蛙不同局域种群所经历的环境病原体的选择压力存在时空变异.  相似文献   

10.
封面故事     
素有"活化石"之称的文昌鱼( Amphioxus )是头索动物的总称,隶属脊索动物门(Chordata)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全世界现仅存30余种,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作为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过渡类群,文昌鱼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的理想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价值.生存于复杂...  相似文献   

11.
蛙类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两栖动物,它们大部分体型较小,性情温和,没有攻击性,而且主要捕食害虫,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它们分布广泛,除南极洲以外全球均有分布,尤以温差小和湿度大的热带、亚热带为多。蛙类是比较低等的脊椎动物,它们的皮肤除了具有保护肌肉和内脏的作用以外,还兼有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2003,(6)
中国古动物馆位于西直门外大街北京天文馆西侧,属自然科学类国家级专题博物馆。这座充满着神秘色彩的青色古堡式建筑系统而翔实地介绍了脊椎动物起源和系统进化发育的历史过程。该馆拥有全国各地区、各门类脊椎动物的化石标本20余万件。基本陈列由“古鱼类馆”、“古爬行动物馆”、“哺乳动物馆”及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模拟出的“恐龙世界”四部分组成,通过实物和其它新颖的展示手段,系统地向观众介绍了史前脊椎动物的起源及其进化历史,展示了我国在各个时期沉积的海陆相地层中保存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及在这一科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馆…  相似文献   

13.
大鲵是我国特产的二级保护动物,在脊椎动物的进化上又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本文就其排泄系统进行详细的解剖分析及探讨。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大鲵的排泄系统的结构是与其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大鲵在进化是处于较原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两栖动物进化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的一个重要类群,尽管它们种类很少,分布也不十分广泛,但在脊椎动物进化中的意义却是十分重大,因为两栖类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到陆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在两栖动物出现之前,所有的脊椎动物都生活在水域中,而陆地上的生活条件远比水中的要复杂多样,登陆使动物有了向更高级和更为多样化发展的可能性。两栖动物的名称很能反映这类动物的特点,它们的英文名是Amphibian,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有两种生活的动物”。因为大多数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像鱼一样有尾巴,并用鳃呼吸,而它们的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尾巴消失。这个发育的过程叫“变态”,是  相似文献   

15.
云南石林地区岩溶洞穴动物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 0 1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1月对石林地区的芝云洞、白云洞及大干洞等多个洞穴内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和采集 ,共获上述 3类动物标本 30 0 0余号 ,经鉴定并加上访问和已发表的资料记载 ,隶属 3门 9纲 17目 33科 5 0余种 (或类群 )。其中石林盲高原鳅为石林地区特有种 ,无指盘臭蛙、贵州菊头蝠、西南鼠耳蝠和南蝠为中国特有种。此外 ,还对主要动物类群的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黄山汤口镇两栖动物区系及其资源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连续四年的调查发现黄山汤口镇海拔 40 0~ 60 0m区域内 ,现存两栖动物 17种 ,分属 2目 7科 ,占安徽省全部两栖类的 60 .71% ,其中两种属广布种 ,其余全部为东洋界种 .武夷湍蛙和花臭蛙是该地的优势种 ,棘胸蛙、三港雨蛙已成为稀有种 ,凹耳蛙为黄山特有种 .资源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若部分物种得不到有效保护 ,在近年内极有可能继阔褶蛙之后这几种两栖动物可能就从该地消失 .  相似文献   

17.
声通讯是动物界广泛使用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从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到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都会发声。而分类地位居两栖类和鸟类之间的爬行类动物发声较少,这是因为爬行动物既没有两栖类的声囊或声带,也没有鸟类的鸣肌鸣管,故而爬行类的声通讯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青岛文昌鱼hedgehog基因表达图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edgehog(hh)家族基因编码一类分泌性信号分子,在果蝇的体节和成虫盘等的图式形成和脊椎动物脊索、神经管、体节和肢等的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探讨原索动物文昌鱼hh基因的功能,对于研究脊椎动物发育机制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用整体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不同发育时期文昌鱼胚胎和幼体hh基因表达图式的结果,并对文昌鱼hh基因的功能和hh家族同源基因功能的演化进行了讨论.文昌鱼hh基因在脊索和神经管中的表达图式与脊椎动物Shh基因相似,其功能可能是介导脊索的诱导.  相似文献   

19.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在动物进化过程中,染色体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变化,无疑对物种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两栖类的染色体组型,不仅对生物的遗传变异、生长发育和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基础工作之一。两栖类的染色体与鸟类和哺乳类相比较,其形态较大,数目较少,是研究染色体的良好材料。国内有关两栖类染色体的研究,过去做得很少,而近几年来这项工作进展较快,但迄今尚未见有大绿蛙染色体组型的研究报道。据此,我们制备了大绿蛙的染色体标本并作了组型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鱼脑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苷二核苷酸—黄递酶组化法,研究了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鱼脑内的分布。结果显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存在于硬骨鱼纲的鳙鱼脑内不同部位,数量较少,集中分布;胞体呈圆形或三角形,着色较深,发出突起。由此可见,低等脊椎动物鱼类脑中也存在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较哺乳动物而言分布集中且数量少,表明一氧化氮的存在与动物脑的进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