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赎刑最本源的意思是指犯人缴纳一定数量的财产而赎免其刑罚.它作为一种刑罚替代方式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虽然对赎刑制度存废的争论古已有之,但是赎刑制度在中国古代法的演进过程中确实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意义,其具有的价值光芒仍然值得当代借鉴.为避免赎刑制度造成“贫富异刑”,需要对其进行平等化的改造.  相似文献   

2.
传统刑事领域包含两种意义上的“赎”,即制度(或法典)赎刑和权宜之赎。制度赎刑始于《吕刑》,“刑疑赦从罚”是在罪行已彰而刑罚适用方面存有疑问时,以罚当其罪为目的引入的财产性责任方式,它突破了“刑”所固有的局限性。权宜之赎为管子所倡导,是刑罚的变通执行方法。汉文帝刑制改革使得赎刑作为独立刑等的必要性丧失。作为代用刑的“赎”,逐渐融合礼教、等级特权等内容,形成唐以后法典内的代用刑制度。  相似文献   

3.
朱熹《舜典象刑说》主要涉及刑法产生理论基础、恤刑及赎刑思想。心情阴阳学说是朱熹刑法思想产生的法理学理论基础,并将此学说与理气观相结合建构成更深广的理论;朱熹的恤刑观并非是轻刑宽恤,而是体现了圣人制刑止刑的严刑宽民思想,朱熹认为赎刑必须严格控制其适用范围,不唯贫富,反映了朱熹适用法律的平等思想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会审制度源远流长,其雏形最早出现在西周,其制度则在汉代成形.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会审制度至明清时形成完备形态.其形成主要是因历代统治者推行慎刑法律原则和中央集权的政治策略.会审制度虽是统治者仁政的形象标榜,但在预防冤假错案,防止刑法滥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同中国古代民法与刑法一样,民刑不分。所以不能从现代的角度将二者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区分,但不能由此而漠视纯粹的民事诉讼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社区服务刑由于其轻缓性、社会性、恢复性的特点备受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青睐,开始频频出现在各国刑罚制度中。由于我国尚未将社区服务刑作为一种刑罚纳入刑法体系,本文通过结合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实践和社区服务刑在各国实行的经验,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社区服务刑制度,以期对社区服务刑制度在中国的设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古代刑罚的嬗变及刑罚制度的分析可知,中国古代的刑。罚与观念密不可分。从刑罚的起源来看,刑罚既不是“出于天”,也不是“起于兵”或“源于苗”,更不是由“象刑”演变而来,刑罚只不过是观念的产物,并随着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变化。髡刑在中国古代之所以被认为比笞刑还重的刑罚,只能从古人对头发的不同观念来解释。而族刑作为极其残酷的刑罚制度,也不过是宗法制度和家族观念的产物,其存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不论是“秋冬为刑杀”的“顺天行刑”思想还是“灾异赦宥”的行刑思想,都是当时的人们对四季及天象异常的相应观念在行刑制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子产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是"铸刑鼎",开启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改革经济制度,创立"征赋"制度,重视外交和利用外交人才,支持社会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9.
李媛 《科技咨询导报》2014,(16):211-211
透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不难发现,法律的儒家化是其总体趋势和根本特征,因而中国古代法律的形成过程就是其儒家化的过程。那么封建时期的刑法制度、原则演变为现代刑法制度、原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渗透与革新的过程。笔者以法律的儒家化为立足点,通过比较封建时期刑法制度、原则与现代刑法制度、原则,来分析古今刑法价值观念的悖与同,以促进中国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各国探寻监禁刑替代措施的历程 ,社区服务刑在国外异军突起 ,并有扩大适用的趋势 ,它与罚金和缓刑这两种传统的替代措施一道 ,在减少监禁刑适用方面发挥着异乎寻常的作用。我国目前尚未将社区服务引入刑罚体系中 ,因此 ,深入研究国外刑法中的社区服务刑 ,借鉴其中的合理内核 ,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刑罚制度和罪犯处遇制度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频繁发生的重大劳动安全事故,其主要的原因是行为人无视国家对劳动安全的监管,违法生产造成的,其犯罪的动机大都是贪利.贪利犯罪,是刑罚罚金刑的主要适用对象.然而,我国刑法规定的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却没有规定罚金刑.并且,我国刑法对本罪的犯罪主体的规定也过于垄统,不利准确打击行为人.本文对本罪罚金刑适用及犯罪主体化做了些粗浅的研究,旨在充分发挥刑法功能,最大限度地打击此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近年频繁发生的重大劳动安全事故,其主要的原因是行为人无视国家对劳动安全的监管,违法生产造成的,其犯罪的动机大都是贪利.贪利犯罪,是刑罚罚金刑的主要适用对象.然而,我国刑法规定的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却没有规定罚金刑.并且,我国刑法对本罪的犯罪主体的规定也过于垄统,不利准确打击行为人.本文对本罪罚金刑适用及犯罪主体化做了些粗浅的研究,旨在充分发挥刑法功能,最大限度地打击此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罪刑相适应原则作为体现刑法基本精神内涵的原则,由来已久。但刑罚的正当化根据应是报应刑与目的刑的结合,已经成了现行刑法理论界的主流观念,而此为传统的罪刑相适应原则所不能完全概括,故应在新刑法修订的基础上将其演变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通过对"刑事责任"概念的分析,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应为:刑不等于罪,责不等于罪,刑等于责。  相似文献   

14.
子产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是"铸刑鼎",开启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改革经济制度,创立"征赋"制度,重视外交和利用外交人才,支持社会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法一直深受阴阳思想的影响,太极图是阴阳思想和太极思维的直观表现,因而以阴阳鱼太极图为视角对古代礼刑关系进行创新阐释极具合理性。阴阳鱼太极图由黑白两色的鱼形相互缠绕而成,呈现出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斗争的关系。"阴阳二极,一静一动",把礼比作阳极,把刑比作阴极,并结合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特点,阐释"刑中有礼,礼中有刑"这一关系。以阴阳鱼太极理论阐释影响中国古代法变化的各种因素:在构图上,左边的阳鱼呈上浮趋势,右边的阴鱼呈下沉趋势,根据这一位置特点,阐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一礼刑阴阳关系变化的典型例证。中国古代礼刑关系是中国古代法律最重要的部分,而作为阐释礼刑关系的新视角,太极图具有独特的中国古代法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我国刑法中罚金刑的适用,有益于我国广大刑事司法实践工作者正确运用刑法。本文从罚金刑适用范围、适用方式、适用的缺陷等角度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完善罚金刑理论乃至刑罚理论。  相似文献   

17.
自首制度一向被认为是中华法系所特有的刑法制度。自首制度在我国古代刑法中有一个漫长而持续的发展历程,《唐律》中对自首制度的规定具有典型性,自首制度在明清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古代刑法中的自首制度在自首主体、时间与对象、内容、对特别情况的规定、不适用自首的犯罪等几个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死缓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刑法执行制度,其本身的存在意义不仅在于它有利于贯彻执行我国"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挽救一切尚可挽救的犯罪分子,更在于它体现了刑法最为严厉的生命刑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色彩。当前死缓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在于适用标准不一致,因此需要探寻一条对死缓制度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适用条件,并对相关疑难问题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9.
追诉时效制度作为刑事责任免除的法定事由之一,体现了刑法对于国家求刑权和量刑权的限制。追诉时效起算制度作为整个追诉时效制度的起始,旨在为其确立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时间标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刑法》第89条第一款对于追诉时效的起算做出了相应规定,然而立法术语的模糊,使得理论界对其理解莫衷一是,实践中也常引发适用标准混乱的局面。在综述不同学说有关追诉时效起算问题的理解后,通过分析"犯罪之日"立法语义及合理界定特殊状态犯罪,在明确行为与罪的关系的基础上,从求刑权的限制和犯罪人人权保障的角度,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对追诉时效起算制度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20.
刑法作为一个国家最为严厉的部门法,一方面标志着国家对于社会道德的最低容忍限度,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国家关于人权保障的最高标准,它是一个社会具有标志性的基本法。就中国目前的刑法而言,其以1997年刑法典为主体,加上若干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构成了一个以犯罪、刑罚、刑事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刑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