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提高导航系统性能出发,阐述了多卫星系统,卫星系统完整性和最佳定位卫星组合的选择等问题,研究了基于伪距、伪距率的SINS/卫星组合导航的模型,并对SINS/GPS/GLONASS/GALILEO/BD组合系统进行了仿真。通过与SINS/GPS组合系统仿真结果对比表明,SINS/多卫星系统组合对导航系统性能具有更好地提升作用,且对于提高导航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对GALILEO卫星的运动情况进行了模拟,进而仿真出其全星座卫星系统.分别采用NeQuick模型和Hopfield模型分别对电离层误差和对流层误差进行了模拟.参照GPS对GALILEO卫星钟差和接收机种差进行了模拟.计算各颗GALILEO各卫星的Doppler频移以及对各颗卫星的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最后生成RINEX观测文件.生成的观测文件能反应GALILEO观测的实际情况,是进行GALILEO/GPS组合导航以及载波相位模糊度解算等后处理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赵静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5):911-916
利用GALILEO全球监测网络和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分别对GALILEO系统完备性指标SISMA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全球完备性监测SISMA结果不稳定,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较大,不能满足局部地区的生命安全服务要求;利用适当布设的局域监测网络进行的SISMA局域监测数值稳定,变化较小,结果明显优于全球SISMA监测结果,可以满足生命安全服务要求,可信度达到100%。在我国进行局域SISMA监测,是对全球完备性监测进行的有效和必要补充,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定位可信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计构建GALILEO/GPS系统仿真软件平台,从内、外符合精度两方面对GALILEo 和GPS两种卫星导航系统的点定位精度等性能进行了定量地对比研究,并定性分析了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研究表明:对同一测站而言,在相同观测期间内,基于GALILEO的位置误差与几何精度因子总和的解算结果都小于基于GPS的相应结果;基于GALILEO的高程方向的定位精度优于基于GPS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5.
岳晓奎  杨延蕾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3):5491-5494
欧洲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一Galileo系统正在如期建设之中,其中系统的可见性和可用性是其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性能的重要指标。在研究Galileo系统不同测站可见卫星数、卫星的糟度因子和系统完好性算法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了Galileo和GPS系统性能的异同,为Galileo系统未来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动态信号的模拟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桂华  孙彩英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1):2731-2733,2744
随着GPS、GLONASS、GALILEO和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各种导航定位用户机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性能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和关心。如何进行导航定位用户机的测试与试验,是很多用户必须面一临的问题。采用卫星导航信号模拟器,仿真真实的导航信号环境,对用户机进行功能检查和性能试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北斗一号”双星定位系统的工作机制以及动态信号的模拟要求,详细阐述了模拟信号各种动态特征的实现途径,并对模拟信号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系统实现。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北斗一号”双星定位动态信号的模拟实现途径可行,能够满足各种用户设备的性能测试与验证。  相似文献   

7.
GPS/SINS组合系统因其多方面的优越性而在许多导航系统中使用。不过 ,利用GPS接收机的伪距、伪距率和载波相位双差等所有原始观测信息的全组合系统还处于研究之中。针对全组合系统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相应的误差模型和系统观测模型 ,特别是组合系统下的GPS载波相位双差观测模型。并以高分辨率SAR小卫星的轨道和姿态确定为仿真对象 ,对该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 ,GPS/SINS全组合系统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基本上能满足SAR卫星平台的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8.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星座可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PS和GLONA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的应用研究中 ,为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导航星座应满足一定的可见性要求。因此 ,首先对提出的最小可见性要求进行了原理性阐述 ;之后 ,基于卫星对地面的覆盖特性 ,给出了导航卫星的可见性定义 ,并推导了一种可见性判据 ;最后 ,针对一种通用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星座 ,用仿真的方法给出了地面和某一海拔高度对该星座的可见性结果 ,确定了海拔高度同星座中可见卫星数目之间的关系 ,从而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外层空间的应用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千百年以来,人们一直通过观测星座来定向。但在不久的将来,人造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卫星与若干高质量的地面接收机组合将能提供定位和导航的能力。GPS,作为一种完全的定位和导航系统,使用户能在一个通用的格网式基准系统中精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GPS可以在全天候条件下,在全球范围内实时地提供可靠的、准确的定位和  相似文献   

10.
在考虑地球遮挡、导航信号自由空间衰减、导航卫星转发天线波束对地张角、接收机遮蔽角及大气层衰减等因素的影响下,对GPS导航星的空间可见性和信号的可用性进行了分析.分别给出了具体的GPS导航星空间可见性分析模型、接收机遮蔽角约束、信号衰减模型和GPS可用性分析判据,并结合典型应用背景对GPS导航的空间可用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所采用的分析模型、方法及仿真结论对GPS在空间任务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国全球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或现代化升级,越来越多的信号占用拥挤的导航频段,卫星导航系统间的兼容性问题日益突出。在建立高精度的空间段、用户段、环境段与干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GNSS兼容性分析的软件实现方法,给出了基于Matlab平台的GNSS兼容性软件的体系架构,详细描述了各主要模块的功能与实现方法。最后,仿真分析了Compass、GPS和Galileo三大导航系统在L1频段内的兼容性,得出GPS L1C/A信号是最主要的系统内干扰,最大为3.71dB,且GPS对其它系统的干扰均较大,约为2dB,Galileo对其它系统的干扰较小,不超过0.6dB。  相似文献   

12.
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GNSS星座可用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导航的星座可用性是评价导航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马尔可夫过程建立了同时考虑卫星故障率和修复率的单星可用性模型,结合卫星的备份情况提出了空间信号层和服务层的星座可用性评估方法模型。基于上述评估模型,结合大量实测数据分析了空间信号层和服务层的星座可用性概率。结果表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星座可用性评估模型是有效的,GPS星座可用性符合其系统性能规范。提出的星座可用性评估方法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化建设及其可用性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使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获得更短的收敛时间和更高的定位精度,多个导航系统的集成(例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组合)和更优的定位方法是两种可行选择。针对传统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法解算孤立各历元观测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解算先验信息不准的问题,在PPP中,运用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adaptive extended Kalman filter,AEKF)对过程噪声进行调整,以达到对系统状态的最优估计。文章通过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了分析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EKF算法相比,基于AEKF算法的PPP收敛速度可提高9 min,定位精度可提高33.7%。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协同战术识别的双机编队威胁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机组成编队采用协同战术攻击目标是多机协同空战的一种主要形式。针对蓝方为双机编队的超视距空战威胁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战术识别的威胁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双机编队协同战术的分析、双机的空间占位与机动特性信息,采用动态贝叶斯网络建立目标双机编队协同战术识别模型。然后,根据目标飞行状态信息和目标机动动作识别结果,进行目标轨迹预测。最后,综合空间占位、探测、攻击、协同战术等威胁因子,考虑目标轨迹变化对战场态势演变的影响,建立威胁评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双机编队的协同战术,实现合理化威胁评估。  相似文献   

15.
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精密星历产品的产生时间较长和一阶差分电离层延迟影响是长基线卫星编队利用星载双频全球定位系统实现高精度快速星间差分相对定位存在的两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GS超快速星历的动力学单差消电离层组合相对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IG...  相似文献   

16.
The real time kinematic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RTK) provides precise positioning for bridg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monitoring bridge health statu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satellite signal is vulnerabl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positioning environment when monitoring bridges in the valleys and urban buildings~([1]), and the problem that Kalman fusion algorithm is difficult to detect the divergence caused by interruption or wrong data~([2]).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mproved Kalman filter fusion posi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BD/GPS fusion positioning. This improved algorithm introduces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he confidence level is calculated with membership function by defining the confidence region of sensor, so as to the fusion weight coefficient is determin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BD/GPS positioning in bridge monitoring through comparing the traditional fusion method with the improved fusion metho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algorithm eliminates the problem of error divergence; the average number of visible satellites in BD/GPS fusion positioning is increased by 7 compared with that of GPS single system positioning,the GDOP value is reduced by 21.83%, and the positioning error is reduced by 2.51 cm. The feasibility of all-weather monitoring in the mountains, buildings and other areas is verified, and millimeter accuracy is provided,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bridg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17.
To improv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in GPS point positioning, the 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 (GDOP) including HDOP, VDOP, TDOP, PDOP is commonly considered. The properties of the DOP for the GPS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are studied and the coordinate system is improved 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amount of variables. In the end, by simulation and discussing the results,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8.
基于接收机自主完善性监测(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 RAIM)算法,研究了两种针对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PS/GLONASS)多模卫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在无法进行最小二乘解算情况下的故障快速重构方法,即用前面时刻解算的正确结果来快速预测当前时刻的导航定位信息。应用多模卫星接收机真实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正确诊断出故障卫星,且能对故障进行有效重构。同时,在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具体应用何种方法要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而定。  相似文献   

19.
导航系统性能仿真面临多领域模型集成和分析的困难.研究了仿真模型可移植性(simulation modelportability, SMP2.0)规范,分析了卫星导航系统仿真的基本特点和需求,提出了卫星导航性能仿真的可移植性框架,建立了基于SMP2.0的导航仿真应用架构.该架构包含导航系统模型设计、开发、集成、运行和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