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来分析髋臼股骨头成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疗效机制。方法从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三科采用髋臼股骨头成形术结合通络生骨胶囊治疗的89例(122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对髋关节骨关节炎的X线分期(Tǒnnis法)。用髋关节百分法进行临床评估。测量X片上的关节间隙作为评估骨关节炎进展的指标,并比较术前和术后的股骨头覆盖率、Sharp角、CE角、股骨头中心高度和水平距离。结果经平均3.8年随访,按百分疗效评价标准评定,122髋中优35髋(28.7%),良51髋(41.8%),可27髋(22.1%),差9髋(7.4%)。AHI由术前平均63%提高到术后100%,Sharp角由术前平均46.64°改善为术后平均26.73°,CE角由术前平均8.27°提高到术后平均58.82°。股骨头中心与理想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术后明显减少。本组病例全部造盖,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结论髋臼股骨头成形术治疗成人CroweⅠ型和Ⅱ型髋臼发育不良伴中晚期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效果较好,是一种能替代或延迟人工关节置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来分析髋臼股骨头成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疗效机制。方法从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三科采用髋臼股骨头成形术结合通络生骨胶囊治疗的89例(122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对髋关节骨关节炎的X线分期(Tonnis法)。用髋关节百分法进行临床评估。测量X片上的关节间隙作为评估骨关节炎进展的指标,并比较术前和术后的股骨头覆盖率、Sharp角、CE角、股骨头中心高度和水平距离。结果经平均3.8年随访,按百分疗效评价标准评定,122髋中优35髋(28.7%),良51髋(41.8%),可27髋(22.1%),差9髋(7.4%)。AHI由术前平均63%提高到术后100%,Sharp角由术前平均46.64°改善为术后平均26.73°,CE角由术前平均8.27°提高到术后平均58.82°。股骨头中心与理想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术后明显减少。本组病例全部造盖,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结论髋臼股骨头成形术治疗成人CroweⅠ型和Ⅱ型髋臼发育不良伴中晚期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效果较好,是一种能替代或延迟人工关节置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髋关节病变病例,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该病种中的术中要点、术后功能恢复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78例行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79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用患者均在真臼处重建髋臼,髋臼覆盖不全(70%)进行结构植骨,股骨短缩(4cm),需截骨延长,并比较分析Harris评分,对手术前后髋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通过Harsis评分与术前相比观察组(85.94±7.60)分,对照组与术前相比(89.32±7.11),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改善髋部疾患患者术后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特点,分析讨论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5~9.5岁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16例(20髋)采取以造盖术为主的联合术式治疗.结果:随访1年,X线检查髋臼指数平均校正10°,股骨头与髋臼同心情况明显改善,无一例再脱位.结论:造盖术为主的联合术式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王某,男,19岁,于1995年1月30日从摩托车上摔下,致右髋部摔伤,伤后20分钟来院。检查见:右下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右臀部膨隆,可角及上移的股骨头,右髋关节弹性固定。X光片可见右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内有一半月形密度增高阴影。入院诊断:髋关节后脱位。给予行手法复位,未成功。遂于1998年2月1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手术取后外侧切口,术中见右髋头节后说位合并股骨头骨折,骨折线延伸至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块位于股骨头中心凹以下,在股骨头的内下方,与圆韧常相连,并位于髋臼内。术中确定诊断:右髋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髓芯钻孔减压植骨术和股骨颈开窗减压带血管蒂的肌骨瓣转移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差异,评估手术创伤并通过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期疗效.方法:通过对34名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的病例进行分析、随访,病例入选的标准:年龄20~55岁的非创伤性ANFH早期患者(ARCO分期均为Ⅱ期).比较两手术相关数据(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评估两手术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影像学随访观察股骨头无塌陷生存率.结果:通过比较分析髓芯钻孔减压植骨组的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都明显少于带血管蒂的肌骨瓣转移组(P<0.01).髓芯钻孔减压植骨组术后平均随访3.2(2.1~5.4)年,带血管蒂的肌骨瓣转移组术后平均随访3.0(2.1~5.0)年,两手术组术前Harris评分平均分别为54.9和53.56,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436).带血管蒂肌骨瓣转移组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6.8)优于髓芯钻孔减压植骨组(平均76.2)(p=0.000).通过影像学评价,以股骨头坏死进展发生股骨头塌陷为结果的生存分析显示,带血管蒂的肌骨瓣转移组在平均3.0年的随访中观察到2髋塌陷,生存率为92%,髓芯减压组在平均3.2年的随访中观察到8髋塌陷,生存率为60%,带血管蒂的肌骨瓣转移组的远期股骨头无塌陷的生存率优于髓芯钻孔减压植骨组.结论:与开窗减压带血管蒂的肌骨瓣移植术比较,虽然髓芯钻孔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ARCOⅡ期)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短期疗效较好的特点,但其远期髋关节功能以及股骨头无塌陷生存率均不如前者.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髋关节模拟研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逆向工程技术建立和验证髋臼软骨参数化曲面模型的新方法.首先通过激光扫描获得髋臼软骨表面完整的几何信息———点云数据;然后通过髋臼三维坐标系的建立与坐标变换,实现髋臼点云坐标的归一化;最后运用优化拟和方法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髋臼软骨参数化曲面模型,并将这种新模型与传统球面模型进行了解剖匹配度(即模型与真实髋臼软骨面之间平均偏离距离)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的解剖匹配度显著高于传统的球面模型(P<0.001),尤其在髋臼软骨的臼顶区域新模型较球面模型更具精确的解剖匹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合修复髋臼盂唇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因单纯髋臼盂唇损伤接受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合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分别对患者体征、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及软骨退变程度进行评价。共获得完整临床资料42份,平均年龄29岁,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患者VAS疼痛评分由术前4.5±0.92降至术后1.6±1.2,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56.95±10.6提高至术后95.95±5.4,术后39例Harris评分超过90分,优良率92.8%。术后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和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软骨状况和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证实髋关节镜下带线锚钉髋臼盂唇缝合修复术效果优良,对于髋臼盂唇损伤具有重要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00年6月~2006年3月,对24例(30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6例,单侧18例。年龄45~67岁。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疗效评价根据Harris评分而分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5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6.2±8.7)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0.5±7.4)分,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17.6714(P〈0.05),其中评定为优13髋、良14髋、可2髋、差1髋,术后优良率达90.00%。术后髋关节脱位1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49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受累髋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9例(38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髋关节活动度及Harris评分的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进行了平均3年的随访,术后的临床症状及髋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明显改善,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2分,术后改善为87分,髋关节术前总活动度为52°,术后改善为135°,患者感觉满意.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受累髋关节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