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对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小儿科2000年9月~2006年9月间31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积极的护理,深入分析其实际效果。结果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能让患儿良好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通过对住院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出院后的健康宣教,对增强患儿的医从性、积极预防感染、增强患儿的自信心及预防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对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小儿科2000年9月~2006年9月间31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积极的护理,深入分析其实际效果。结果: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能让患儿良好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通过对住院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出院后的健康宣教,对增强患儿的医从性、积极预防感染、增强患儿的自信心及预防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生成素注射与脾大部栓塞两种方法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对15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皮下注射血小板生成素,用药期问和用药后1月、3月、半年、1年、2年分别复查血常规,观察疗效。与我科之前报道的脾大部栓塞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作一比较。结果两组有效率相当,血小板生成素注射副作用少,脾大部栓塞则疗效持续时间长。结论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首选血小板生成素,无效时再选择脾大部栓塞。  相似文献   

4.
探讨循证护理理念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兰州军区兰州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理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改善,且循证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循证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2.94%,稍低于对照组的11.76%(P0.05)。循证护理理念应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改善病情,在临床护理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脾大部栓塞在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脾大部栓塞治疗,术后1周、1月、3月、半年、1年、2年复查血象,观察疗效。结果46例中,术后显效32例(70%),良好7例(15%),进步3例(7%),无效4例(9%)。结论脾大部栓塞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扳减少性紫癜疗效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的、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16例患者行脾切除治疗。结果显效10例,良好3例,有效率81.3%。结论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符会芳  刘春莉 《科技信息》2011,(14):I0365-I0365
本文阐述了成人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hathic throm-bocv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以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主的疾病.患者自身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引起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增多[1].以广泛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抗体出现为特征[2].  相似文献   

9.
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Ⅲa表达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诊断价值.采用流式细胞术对ITP患者及各对照组的PAIgG,GPIIb/IIIa的表达情况进行测定.PAIg对ITP诊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同时,结合GPIIb /IIIa可提高ITP的诊断正确率;GPⅡb/Ⅲa可作为ITP患者疗效监测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h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以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主的疾病。患者自身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引起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增多〔1〕。以广泛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抗体出现为特征〔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