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发展的角度对未来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基于无线环境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解调技术。剖析了OFDM离散傅立叶反变换/离散傅立叶变换(IDFT/DFT)及高效编码方法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1],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OFDM作为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早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些文献己经提出了OFDM的基本原理[1]。1971年,Weinstein和Ebert又提出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来等效多个调制解调器的功能[2],简化了系统结构,使得OFDM技术更趋于实用化。近年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超大规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分数阶傅立叶变换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基于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OFDM系统的接收端获得较好的均衡及采取相干解调而不带来新的复杂性,作者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使用辅助训练数据,对时变信道的频率响应(CFR)或信道冲激响应(CIR)进行估计,文中给出了分数阶傅立叶变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的算法,最优阶数的确定,并采用Kalman滤波对时变信道进行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较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LMMSE,此种方法能够使系统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CPLD快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系数的性质,利用FPGA仿真软件,提出了一种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快速硬件实现技术。8点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时间在200ns左右。  相似文献   

5.
采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可实现对采样得到的波形数据文件进行频谱分析.为了提高运算效率、节省中间存储单元,最终采用了“时间抽选奇偶分解”的方法实现快速离散傅立叶变换,并用Microsoft Visual C++6.0编写实现.  相似文献   

6.
改进的静态图像压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媒体技术中,静态图像压缩技术成为世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国际标准组织制定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新的傅立叶分析技术-算术傅立叶变换(AFT)来快速计算离散余弦变换(DCT)系数值,改进了静态图像压缩技术,克服了DCT运算速度慢的缺点,同时克服了传统的快速离散余弦变换(FDCT)程序复杂,子进程多的缺点.实验表明运用新型的AFT的DCT快速算法代替传统的DCT算法实现静态图像压缩可以使运算时间大幅度减少,该方法为实现静态图像压缩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改进了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计算过程,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的实时处理中.在相位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配准算法,即在需要配准的两幅图像中心选取相同区域大小,进行傅里叶梅林变换,变换后是一个二维脉冲信号,由此而得到图像配准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按时间抽取(DIT)离散哈特莱变换(DHT)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结构,运算过程均为实数操作.与复数FFT相比,该结构可以节省1/2的RAM并且需要更少的乘法器和加法器.这种FFT/IFFT结构适用于ADSL/VDSL、DAB/DVB、WLAN及其他OFDM/DMT应用和实数FFT应用中.  相似文献   

9.
傅立叶变换作为重要的信号分析与处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傅立叶变换的基本形式包含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连续时间傅立叶级数、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和离散时间傅立叶级数4种,它们建立了信号或序列在时域与频域之间完善的映射关系,并在连续与非周期、离散与周期、时间与频率、乘积与卷积、抽样与延拓等方面形成了完美的时-频对偶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OFDM信道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实现无线多媒体通信的核心技术,信道估计是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OFDM信道估计算法.算法对序列尾部的插值进行了改进,将得到的信道估计变换到时域,通过平均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信道估计性能.仿真结果显示,改进的DCT插值信道估计方法比常规算法性能更优,系统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