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282名初中生进行了测试。结果(1)男女生在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男生在父亲教养方式分量表的父亲惩罚、严厉(FF2),父亲拒绝、否认(FF5),父亲过度保护(FF6)--因子上的得分极其显著的高于女生得分;(2)状态和特质焦虑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均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与除父亲过分干涉(FF3)以外的其余六个因子(FF2、FF5、FF6、MF2、MF3、MF4)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子女焦虑有着密切关系;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母亲过干涉、过度保护(MF2)、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1)三因子对初中生焦虑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282名初中生进行了测试。结果(1)男女生在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男生在父亲教养方式分量表的父亲惩罚、严厉(FF2),父亲拒绝、否认(FF5),父亲过度保护(FF6)三因子上的得分极其显著的高于女生得分;(2)状态和特质焦虑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l),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均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与除父亲过分干涉(FF3)以外的其余六个因子(FF2、FF5、FF6、MF2、MF3、MF4)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子女焦虑有着密切关系;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母亲过干涉、过度保护(MF2)、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l)三因子对初中生焦虑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特质焦虑问卷(TAI)对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大一至大三共48名聋人大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探讨聋人大学生特质焦虑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父母情感的温暖、理解(FF1、MF1)与聋人大学生的特质焦虑水平呈负相关,而父母的过度保护、过分干涉(FF6、FF3、MF2)、父母的拒绝、否认(FF5、MF3)、偏爱被试(FF4、MF5)、父母的严厉、惩罚(FF2、MF4)与聋人大学生的特质焦虑水平呈正相关,即父母教养方式对聋人大学生特质焦虑水平有重要影响,因此,父母应该调适对子女的教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初中生的人际信任状况及其在性别、城乡、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本研究运用信任量表(Trust Scale)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采用整群抽样法对322名在校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整体上,农村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要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3)积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旱负相关:(4)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对568名初中生施测父母惩罚方式问誊。结果发现:父亲、母亲的惩罚方式呈高度一致性,即在体罚、批评、剥夺、冷漠各个维度上。父亲、母亲对子女的惩罚呈高度一致性;父亲、母亲的惩罚方式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初中男生受父母的惩罚显著高于初中女生,进一步分析表明。初中男生受父母的体罚和剥夺显著高于初中女生;父亲、母亲的惩罚方式具有显著的年级盖畀。初二、初四的学生受父母的惩罚显著高于初三的学生,初二、初四的父母差异不显著;不同职业、文化程度的父母其惩罚方式均未见显著盖异。 相似文献
6.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文涛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8,21(1):69-74
父母教养方式是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儿童心理发展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上世纪40年代迄今,国内外心理学家不懈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揭示父母教养行为和方式的机制及特征。随着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现场化、数学化,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家庭、对父母、对儿童的认识。通过对国内外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分析和现状研究,综述了中外心理学家对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成果,概括了近年来在父母教养方式研究中呈现的从宏观系统走向微观具体的研究特征,进一步探究了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李英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4-29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抽取高三学生最近一次重要考试的成绩,抽取广东省揭阳市三所高中的高三学生(350人)为样本,研究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反作用,而父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从20世纪40年代起对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心理与教育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的影响,为儿童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同时获得了中国化背景下与西方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从事学习及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心理健康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方式的重要变量,其本身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至关重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父母教养方式同子女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我修订的拖延调查量表和中文版EMBU对400名小学生进行测试,旨在研究小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拖延行为存在显著相关;(2)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父亲的惩罚和严厉、母亲的惩罚和严厉因子对小学生的拖延行为都有着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为了考察篮球运动与初中生人格发展的关系,采用EPQ(儿童版)和自编中学生体育运动状况调查表对篮球特色学校和一般学校3个年级28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预备年级学生的组别因子在神经质上主效应显著,在精神质上主效应非常显著;初一年级学生的组别因子在精神质上主效应显著,差异主要来源于女学生;组别和性别在精神质上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其他因变量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初二年级组别因子在各因变量上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因子在外向性和精神质上的主效应非常显著.表明篮球运动对初中生人格的某些维度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影响程度随年级升高而降低,预备年级最高,初二年级最低. 相似文献
15.
采用学校气氛问卷(初中生版)和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2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友谊满意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初中生在友谊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师生关系、学业压力和发展多样性的得分上存在年级差异;学校气氛各维度与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初中生感知的学校气氛对其生活满意度存在明显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中学普法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的成果经验,对促进学校依法治校、增强师生法制观念以及关于中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拓宽知识结构、健康成才方面作了深刻的阐述,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学普法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的成果经验,对促进学校依法治校、增强师生法制观念以及关于中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拓宽知识结构、健康成才方面作了深刻的阐述,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