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我国国情的论述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二者在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邓小平的国情思想是毛泽东国情理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 ,并纠正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于中国国情的某些错误观点的分析和认识 ;同时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并深入研究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 ,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情理论体系 ,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经济文化的行动指南。一、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中国…  相似文献   

2.
从时间维度看,中国管理模式理论应该是总结历史,关注现实,面向未来的理论体系,内在包含了对于历史、现实、未来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实现对于历史、现实、未来三者关系的科学认识,是构建中国管理模式的内在要求。为此,推进中国管理模式建构与发展,首先,需要对于人类历史,特别是中国的发展史,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认识;其次,以管理研究为契机,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管理实践;再次,学习和掌握中国管理模式的精神实质,不断发展中国管理模式理论。  相似文献   

3.
何为国情?国情是指一个国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基本情况.它是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国情可以分为自然国情和人文国情两大类.  相似文献   

4.
反思历史 ,人类在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及研究历史是否有助于国情的认识这个问题上 ,经历了古代的事实借鉴、近代的哲学思考和现代马克思主义科学论证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一个科学命题,突出的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强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走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这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即中国独特的历史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历史根据,中国独特的文化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文化根据,中国独特的国情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现实根据。  相似文献   

6.
《潍坊学院学报》2014,(3):74-76
中国梦在当下产生并引起轰动,并不是由于偶然因素造成的,而是中国历史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结果。它建立在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坚实的现实基础之上,是解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也是迈向未来更高级的社会主义新阶段的有力支撑。深刻认识中国梦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巨大作用,是充分发挥它的引领功能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人类认识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实。当我们正在对中国的现实深沉思考时,不得不认真对历史进行反思;当我们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对近代史进行再认识。这几年来,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状况密切相关。党的三个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克服对国情认识的偏差,与时俱时,把握国情,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并为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革命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不仅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也是中国政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和中国政党关系发展的一个本质特征.在中国政党发展已经走过很长道路和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了七十年的今天,在国际形势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认真研究中国政党发展的历史经验,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领导作用,揭示中国政党发展过程的本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的思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从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中反思出“不开放不行”,使对外开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通过对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分析,做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从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得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正确判断。同时,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组织和领导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活动中,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东方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纵观建国60周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根据主要有两个:即我国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和发展。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客观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结合”的主体,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满足中国国情的客观需要成为了现实的可能。这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基本经验。只有提高中国共产党与各族人民的认识水平与实践能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建构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2.
廓清理论迷茫,坚定理想信念,必须从国际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对广大干部群众思想活动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正确审视和解决那些影响干部群众思想认识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理论与今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不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力不可以跳跃式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发展中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理论创新和不断的理论实践探索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现实告诉人们:探索新的文明模式和发展道路,已成为一种全球性共识。没有文明的转型,人类就没有出路。只有促进和完成这种转变,人类才能自我拯救。中国作为正向现代化迈进的发展中国家,需要把握历史契机,根据本国国情,选择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确立生态文明的发展观,顺利步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作出了极富说服力的回答。其论述的主要精神是:历史结论和现实成就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有了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特殊的现实国情和旧有的世界格局决定.中国如果放弃社会主义转而搞资本主义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只有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才是脚踏实地的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则是我们之所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深刻、最充分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赶超战略是否正确,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意见。但是对历史问题的研究需要呆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中国之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呆取赶超战略,是由当时国内外的历史环境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有着内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其中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论、后发优势理论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原理,是中国实施赶超战略的理论基础;中国国情是实施赶超战略的内在根据,国际局势是实施赶超战略的外在西素。可以说,中国实施赶超战略是根据当时国情所能采取的最好发展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是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方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党制定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和根本出发点.在新形势下,强调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的角度认识国情,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党建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毛泽东把它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毛泽东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情及中国革命环境的历史特殊性;十六届四中全会重提从思想上建党,是考虑了当代现实国情的;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完善党的建设,为此就必须面临并重新考虑从思想上建党的现实国情;市场经济、传统“官本位”意识及党的教育宣传活动不足是党的思想建设弱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经济始终是影响政治的基础因素,经济时刘挑战着政治,是影响民主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西方经济一民主理论来认识中国经济现实。在中国建国以后的历史中,经济的作用表现得十分微弱。政策上的不断重视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改变了经济的作用力,使得经济发展对民主建设的要求更加积极。但这种作用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会造成一部分人的政治冷漠,要注重政治民主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中国在制度上已经实现了民主,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现在还处于向现实民主过渡的阶段,经济的发展正为这种过渡提供了条件。中国有不同于西方的特殊的国情,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现实来进行切实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农民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古以来,农民是人口的大多数。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但真正认识并能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同志,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充分认识农民的社会地位,肯定农民的历史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参军参战支前,保证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建国后,为尽快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使农民共同富裕,仍特别关注农民,反复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他的这些思想和观点今天依旧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相似文献   

20.
最喜欢的是《中国人还要不要艰苦奋斗》这篇文章。文章通过对昨天的历史回顾以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阐述了艰苦奋斗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建国五十多年了,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与建国以前和建国初期相比,不能同日而语,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谁也否认不了的。但是放眼世界,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有很大差距。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一点。看到自己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