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云南省为例,从云南省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出发,探讨西部大开发对民族关系可能产生的积极和不利影响,并对如何调整和规制其不利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牟本理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2,29(4):5-9
西部大开发就是要加快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这对民族经济学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民族经济研究要以三个代表思想统领;树立良好的学风;进一步深化对西部大开发和民族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要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调研,提出政策性建议。同时,还要加强民族经济学学科本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对于保持西部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阐述了当前我国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西部各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在西部大开发中得以尽快地发展,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以改革促发展;必须提高开放的程度,以大开放促大开发,以大开发促大发展;必须给予政策和物质支持,增强发展的后劲;必须办好民族教育,夯实发展基础;必须用好自治制度,拓宽发展的路子;必须搞好民族团结,聚合发展力量。 相似文献
5.
苏钦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1,(6)
西部大开发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统一的 ,在西部大开发中可以相互补充 ,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不是西部开发政策 ,西部开发政策代替不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在西部开发中要始终如一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正确运用自治权 ,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促进石河子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发展机遇,如何更好地调动石河子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兵团的各项优惠政策,实现石河子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城乡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是迎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促进石河子经济快速发展,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8.
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晓东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20(6):74-7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实施这个重大决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因此需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动态的加以认识.从国际国内背景,国家相关政策和西部地区现实情况出发,探讨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方略、对象,意义.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也为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在更高层次上提供了发展的动力.民营企业已迎来一个大发展、大提高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安徽科技》2002,(7):10-12
一、安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安徽所处地理位置看,中部地区为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和支撑基地,无疑是西部大开发的“参与者”;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部与西部又同属中西部地区,应该又都是“被开发者”。中部地区的双重“角色”表明,在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安徽省所处战略地位应 相似文献
11.
代晓红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16(Z1):29-30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跨世纪宏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西部具有后发优势.西部在大开发中只有把握知识经济,科教兴西部这一背景,高起点、新思路、好路子,才能真正开发西部,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因此,西部大开发要从生态入手、资源开步、知识化落脚,选择转移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刘科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5):426-430
在西部大开发中,陕西省有科技教育、旅游、能源等资源优势及交通与区位优势和发展教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及国防装备工业的有利条件,同时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市场环境欠佳的影响、生态环境脆弱的限制和政策制度方面的制约等困难。鉴于此,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扬长避短,准确定位,以高的起点和新的思路来构思新的战略对策,并通过重点优势产业的发展和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地理区合理分工协调加快省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首先从思想意识上先入为主,树立起五大意识取向:新的资源意识、新的开放意识、新的开发意识、新的主体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14.
鲍吉锐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着重从解放思想、建立坚强的领导班子、开发人才、促进东西部合作、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发展主导产业和龙头产品、营造开发的良好环境等方面入手,真抓实干,不断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5.
焦兰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12):174-17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它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准确把握和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探索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西部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传统意识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慧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1,(5)
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意识对西部大开发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少数民族传统意识对西部大开发有适应与不适应的二重性,其消极因素对西部大开发有不良影响。因此,西部少数民族需要在各方面的配合和努力下,改变落后观念,树立现代意识,共同促进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献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本文简要的论述了民族文献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基本作用:它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信息,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团结;为更好地开发和发挥其作用提出了应该重视民族文献的搜集,加强族文献的翻译介绍力度实现各民族间资源共享,加强民族文献研究的支持力度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做出的战略决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托克旗,是一个典型的蒙古族聚居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具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典型特征。鄂托克旗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民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利丹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2,(4)
广西城镇化滞后的负面影响给广西的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广西需要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 ,建立完善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制度 ,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 ,用好用足西部政策 ,构建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多元城镇化道路模式 相似文献
20.
奉江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1,(2)
西部大开发需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人才。民族院校要为西部大开发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得突出国际化、素质化、民族化,努力实现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被动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计划培养向个性化培养、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