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博览》2013,(3):11-11
德国奶粉严重缺货,德国妈妈们发怒了!咪路咪和爱他美是来自德国黑森州美乐宝旗下的两个品牌,在奶粉品牌中销售很好。但目前在德国,基本上已经买不到这两种品牌的奶粉了,一位德国妈妈接受德国《时代周报》采访时愤怒地说:"原因就是中国人把我们的奶粉买光了。"自三氯氰胺丑闻后,中国人开始喜欢购买德国奶粉,以致于德国本土的奶粉长期缺货。美乐宝发言人斯蒂芬·斯多尔对《图片报》这样说:"我们既不直接卖给中国人,也不  相似文献   

2.
姚冰倩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0):38-39,44
中国制造业在制造方面的优势并不能为中国带来高额回报,没能成为打造中国本土品牌的有利环境,本土品牌的大问题是产业链缺失;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日趋兴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产业链,利用电子商务打造本土品牌成了本土品牌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吴春芳 《科技智囊》2012,(7):I0034-I0038
《定位之父·特劳特之定位盲点》是作者在理解定位的基础上,对里斯、特劳特定位思想的一种补充与完善。作者称之为“广义定位法则”。——同时指出:从定位的角度看定位,从定位的角度理解定位,定位只是一种认知,品牌定位就是一种品牌认知。并不一定要添加价值元素。这是作者不同于特劳特对定位定义的阐述。同时,作者在结合里斯、特劳特定位的基础上,对“什么是定位”进行重新解读。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可冕 《科技智囊》2008,(5):I0044-I0045
对于打造知名的中国企业品牌,我们总是寄予特殊的感情。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发现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却连能够获得本国人民认同和具有忠诚度的企业品牌都寥寥无几,更别说是能够获得世界人民认同的世界知名品牌;另一方面是在面对那些世界顶级品牌企业叱咤风云的时候,我们的民族企业家的内心充斥着无奈与渴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与市场的结合愈加紧密。近几届全国全运会在市场运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肯定。在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单纯由地方政府进行市场开发的模式,难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品牌价值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全运会的品牌建设要注重民族性,深层挖掘民族精神与特征,全运会作为全民盛会,定位在民族的、本土的、中国的比较好。在中国本土体育发展上大做文章,通过全运会唤起公众对中国本土体育人才一培养的重视。要从基于展示功能,形象工程,相互交流和水平检验的"品牌定位"向基于中国各地区之间在科技、文化、经济实力甚至政府综合能力方面充分竞争的一种方式和"品牌定位"转换。  相似文献   

6.
向忠宏 《科技智囊》2010,(12):I0032-I0039
品牌个性研究在国内是一个较新的课题,遇到的最大瓶颈是实证研究的缺乏,以往依靠基于院校学生的课题式调查和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的数据存在数据量小、系统性偏差大的缺陷。本文是千家品牌实验室关于品牌搜索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它根据品牌搜索结果等同于品牌在互联网上的投影这一原理,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基于品牌搜索的品牌个性测量方法,并创建的新的中国本土品牌个性量表,提出了品牌个性的5个维度-18个层面-51个品牌人格的品牌个性度量体系。本文选择了中国十大白酒品牌作为品牌个性量表初步实证的对象,并分析出五粮液和洋河大曲具有鲜明的品牌个性,五粮液的品牌人格为时尚,洋河大曲的品牌人格为传统;酒鬼酒和古井贡酒具有显现品牌个性特征,其中酒鬼酒的品牌人格是男性,古井贡酒的品牌人格是年轻,而其它六个白酒品牌的品牌个性模糊。  相似文献   

7.
羲水 《创新科技》2006,(4):38-38
<正>这些年,中国的企业家们大都挺争气,经过几番拼搏,终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唱响了一些中国品牌,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品牌低档的形象。那些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品牌在我们心目中,不单是一种高端的物质消费品,更体现着国家的实力和形象,寄托着我们的情感、梦想和精神,当这样的品牌越来越多出现的时候,我们能不感到扬眉吐气、骄傲和自豪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品牌仍然没有真正走上崛起之路,仍然不具备在更广范围内跟“洋品牌”真刀实枪进行较量的实力,目前的处境甚至相当危险,绝不是我们高枕而卧、以功臣自居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特别推荐     
《中国品牌大赢家》本书两位作者都是企业品牌战略方面的顶级专家,他们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关注中国企业的品牌成长之路。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中国本土企业内部,进行细致的采访、研究,考察中国精英企业的品牌建设,以专家的眼光审视这些企业品牌战略的方方面面,对这些企业各自探索、建立的一系列制度进行了专业的探讨、分析和总结,并揭示了本土顶级品牌的战略和成功的奥秘。中国企业可以从本书列举的成功个案中汲取营养和方法,进行最有利于自己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本土顶级品牌的突破和成功。[英]菲欧娜·吉尔摩 [法]杜…  相似文献   

9.
智囊语录     
周敏 《科技智囊》2007,(3):85-85
走出去: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建品牌,另一种是走并购之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中国企业都会面对文化、市场、环境、人才、法律等方面的挑战。基本功: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讲,管理的基本功还不到位。诸如,短期管理与长期战略不协调,预算与决算无关于经营战略,投融资体系无法支撑企业长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品牌管理及研发管理等方面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新年伊始,三位重量级明星倪萍、陈坤、汤灿联袂出现在隆力奇的广告片中,此举引起了消费者乃至中国整个日化行业的关注.倪萍、陈坤、汤灿的闪亮加盟,一同担纲隆力奇旗下产品的形象代言人,让更多的人理解了隆力奇的品牌主张.面对消费者,明星们纷纷表示:隆力奇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众时尚化妆品品牌,之所以有意代言隆力奇,是因为看重隆力奇是中国本土的领袖品牌,是千家万户老百姓自己的化妆品,希望能够通过代言促进民族日化品牌形象的进一步提升,能够让隆力奇产品走进千万家.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市场中,品牌愈来愈成为企业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信誉和竞争力的象征,成为有着巨大升值潜力的无形资产。在品牌经营中,我们曾有一些企业实施品牌“轰动战略”,一度企业品牌知晓全国,却都未能保持长久。近年来,随着品牌意识的增强,我国不少企业采取各种方略,攀登世界品牌高峰,推进中国企业世界品牌雄起,延续品牌百年常青。他们的成功做法,对于更多的企业与品牌融入世界,打造中国企业国际经营核心竞争力是颇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12.
王蒲 《科技咨询导报》2009,(16):220-220
在对品牌内涵了解之后,我们看到了中国品牌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逐一地对在品牌认识上的误区、操作上的误区、文化视角看中国品牌塑造过程中的失误这些方面来改进我们的观念、思想,真正树立中国品牌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3.
当中国打开国门之后,我们除见识了发达国家的科技、产品及其管理的先进之外,还领教了品牌的威力。中国是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制造大国,却只能在国际市场中赚取可怜的辛苦钱,我们缺少国际知名的大品牌是一重要原因。残酷的竞争告诉我们:拥有自主创新的技术和叫得响的品牌是企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缺少领先技术的支撑,一个具有知名度、美誉度的品牌  相似文献   

14.
张计划 《科技智囊》2012,(3):I0032-I0036
品牌曾经风头无两,为什么今天却节节败退?作者认为品牌经营有3种境界,优秀品牌必颁超越低层次的产品竞争,以个性魅力等精神因素赢得顾客忠诚。由于日本的文化特色,其品牌很难达到“信仰”的高度,而单纯较量物质与技术层面,划受到来自中国等低劳动力成本国家的步步紧逼。当然中国企业应该及早警惕,通过科学规划与高效执行.努力向品牌经营的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品牌要想成为国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师必须回归本土、植根于本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品牌精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设计出既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视觉符号.  相似文献   

16.
子荷 《创新科技》2007,(4):48-49
实现品牌国际化,需要企业进行全面的战略规划。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最新统计:世界级品牌占全球品牌数量不到万分之一,产品却占到全球市场的40%以上,销售额更占到全球的半壁江山。从产品输出向品牌输出的转型,是目前中国本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本土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未来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品牌的竞争。很多本土企业已经开始制定雄心勃勃的海外拓展计划,并且已经开始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一位顾问,人很漂亮也很年轻,对自己脸部的保养非常执着,总是频繁更换各种品牌的护肤品,旁氏,兰寇,丁家宜……一旦这些护肤品短期内无法达到她预期的效果——或者去皱纹,或者去黑头,她立马会投入到另一款具备同类效果产品的怀抱,往往是一瓶面霜刚刚开启,她就弃之不用了,现在,她使用莎婷护唇系列产品刚到一个月,由于效果不明显,她又打算换另外一种品牌的产品了。  相似文献   

18.
品牌之争     
本文通过对知名品牌“力士”和“舒服佳”的对比,阐述了品牌更应契合中国的本土文化,更能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9.
张敏怡 《科技信息》2011,(14):I0064-I0064
在现代企业营销中,尤其是化妆品行业,品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本土化妆品只有结合品牌建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本文针对本土化妆品,围绕品牌对销售的作用、产品发展的现状、产品品牌构建与完善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面对国外名牌的冲击,许多中国企业似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被外资吃掉,要么与外资合作。而第三条路便是如何保住和创造自己的品牌。“产品的品牌好,价格自然高。”这是江苏远东集团在市场竞争中的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