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家指出,消费者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鉴别电池的真伪: 一是电池外壳或包装上的产品标识应使用规范的文字说明,该电池名称、商标或牌号、型号规格、标准电压、额定容量、电源的正负极以及警示标志或说明、生产企业名称或缩写及出厂编号、执行标准。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储能部件,其正极和负极一般分别由铝箔和铜箔集流体组成.铜铝极柱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串并连接的重要部件,其广泛采用摩擦焊方法制备,但存在界面组织不均匀、电阻大、...  相似文献   

3.
多价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等优点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其在大规模储能及民用电池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以镁、锌、铝金属为负极的3种多价离子电池研究现状与前沿,对这3种代表性的多价离子电池的优点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分析多价离子的脱嵌特性,对镁、锌、铝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5):32-34
在信息科学发展过程中,电子作为信息的载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它在速率、容量和空间相容性等方面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采用光子作为信息的载体,其响应速度可达到飞秒量级、比电子快3个数量级以上,加之光子的高度并行处理能力,不存在电磁串扰和路径延迟等缺点,使它具备了超越电子信息容量和处理速度的潜力。综合利用电了和光子两大微观信息载体各自的优点,叮以大大改善电子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和电子仪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关联量子体系中,电荷、自旋与轨道的耦合在电子-电子相互作用驱动下产生了丰富的量子态,这些量子态在能量尺度上相近,对外界参数非常敏感,其合作或竞争导致了电荷自旋分离、赝能隙、条纹相、向列相等大量朗道费米液体理论不能解释的物理现象。本研究针对这些现象,从关联电子新材料探索、新现象和新规律的发现以及关联电子体系的实验和计算方法的发展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新材料方面,发现了新型铜氧化物超导体、新的Cr/Mn基超导体以及新型的量子自旋液体材料;新现象方面,发现了NbTi超导体在超高压下异常稳定的超导电性、铁基超导体的多自由度竞争以及铜氧化物的掺杂Mott绝缘体;新技术和新方法方面,建设了以能量可调的近红外至中红外泵浦太赫兹探测系统为代表的几种针对关联电子研究的实验系统,并发展了基于张量网络态的新算法针对典型强关联系统进行计算。这些进展对促进我国凝聚态物理学科的发展将产生重要推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典型的受限小量子体系,二维量子体系具有丰富的物理规律和新奇的物理效应,是探索低维物理和开展量子调控的理想材料体系。本文重点介绍新型小量子体系的理论研究和计算模拟,二维新型材料体系的构筑、物性探测与调控,新型理论计算方法和前沿实验技术的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理论方面,发现二维材料激发态的普适性规律,揭示拓扑/超导体系中的演生超对称,发展第一性原理非线性光学计算方法;在实验方面,在铁基超导薄膜的制备和量子序的研究、准晶石墨烯的电子结构和石墨烯的手征对称性破缺的实现、氧化物薄膜及二维材料的离子调控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发展高分辨扫描超导量子干涉器等。这些原创性科学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复合二维量子体系丰富量子态和新奇物理现象的理解,增强了我国在小量子体系制备、物性探测与调控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氢的高效、安全储存与输运是制约氢燃料电池车商业化的“瓶颈”环节。在各种潜在的储氢方式中,材料基固态储氢因具有高氢容量、高操作安全性、高能源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而被公认为最具发展前景。近年来,新型储氢材料体系的不断涌现更是为这一前沿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其中NaAlH4等配位金属氢化物颇具代表性。NaAlH431Na3AlH6 32Al H2NaH Al 23H2纯NaAlH4须加热至约200℃方可缓慢分解,充氢则需苛刻的温度/压力条件。1997年德国学者报道:经Ti催化剂掺杂后NaAlH4可在150℃以下实现两步可逆吸/放氢(见上式),理论储氢容量为5.5wt%,其综合…  相似文献   

8.
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纺织结构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性能成为航空航天飞行器的重要结构材料。本文从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细观力学分析模型、有限元方法和强度预测模型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的进展情况,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稀土催化材料在能源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有待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本文阐述了稀土催化材料在能源环境领域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稀土催化材料在机动车尾气净化、工业废气和人居环境净化、催化燃统及燃料电池方面的应用,最后阐述了在能源环境领域稀土催化材料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拥有庞大的道路基础设施规模,这些设施的建设管理运行需要高精度的服役性能仿真理论作为支撑。目前仿真理论主要面向新建结构,采用代表性荷载和经验参数,精度较差,无法满足要求。为服务于"交通强国"建设需求,亟待建立新一代道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智能仿真理论和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近两年来在路面材料本构、结构响应仿真及服役性能演化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道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全寿命正逆向智能仿真理论与平台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具体内容包括:(1)提出了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材料三维统一强度模型和简化模型,构建了多尺度统一的路面材料本构模型;(2)统一了路面正逆向仿真分析模型,提出了正、逆向仿真中的结构层模量参数体系;(3)进行了千万频级足尺环道试验,建立了基于时空多尺度数据的道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演变模型;(4)建立了道路基础设施环境作用分析模型及分区图,分析了特殊地区复杂环境(寒区、频冻融、强侵蚀等)下道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衰减规律;(5)分析了路、桥、隧等道路基础设施的灾变控制性指标,初步提出了结构服役性能灾变衍化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马尔可夫链相关理论极大推进了概率论的发展进程,其创立者马尔可夫是圣彼得堡数学学派的卓越代表。他秉承和发展了切比雪夫的概率思想,不仅对概率极限定理理论做出重要贡献,而且初步奠定了随机过程之基础,其概率思想是科学文库之瑰宝。  相似文献   

12.
量子自旋液体是量子磁性系统中的新型物质形态,一般认为这种新物态源于阻挫相互作用。由于强烈的量子涨落导致基态呈磁无序状态,其低能激发不是通常的自旋波,而是分数化的自旋子和演生的规范涨落。经过几十年的积累,量子自旋液体在分类理论、数值计算和材料合成、物性测量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国内,实验方面在三角晶格上的自旋轨道耦合材料YbMgGaO_4、笼目晶格上的材料ZnCu_3(OH)_6FBr和ZnCu_3(OH)_6FCl、六角晶格上的Kitaev材料α-RuCl_3等阻挫系统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理论方面,在计算笼目格子海森堡模型的基态、刻画具有自旋轨道耦合的阻挫模型的相图、构造非对易自旋液体模型、建立自旋液体低能有效理论等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由于强关联系统的复杂性,自旋液体领域仍然有很多重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另一方面,鉴于这一领域的重要性,我们需要集聚力量、协同合作,在材料、实验和理论上取得新的突破,推进相关领域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关于大学技术转移组织机构(TTOs)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评价其绩效水平、识别影响其绩效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或案例研究。近年来受到组织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思想的影响,国外学术界开始将大学TTOs作为一类创新组织,致力于对这类机构的内部结构特征和组织类型方面的分析。相比之下,国内学术界仍侧重于对其运作模式、发展思路和国际经验方面的研究,对机构绩效评估、组织特征、制度化过程等微观层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因此,建议加强我国TTOs的实证分析和理论层面的研究,并充分考虑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因素、制度变迁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组织构建的作用,为我国TTOs的规范性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4.
梅雨锋中尺度暴雨是我国长江流域的主要气象灾害,也是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的主要原因.本项目是我国首批启动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之一.两年来的研究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弄清了1998年长江洪涝的成因,并首次提出引发长江流域暴雨的大尺度环流异常的物理模型和机理,以及梅雨锋中尺度暴雨系统的物理模型.同时,在中尺度暴雨系统的先进探测技术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是云导风研究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的二年研究还全面推进了多种中尺度气象探测资料的融合、集成理论和方法研究,并正在发展新一代高分辨、非静力的中尺度数值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0,(2):32-33
一、主要技术内容高压钠灯镇流器是高压钠灯的重要电器附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高压钠灯的启动、稳定工作、光效、相关色温及寿命.其交流电子镇流器除满足上述性能要求外,还能克服传统铁芯式高压钠灯镇流器的自身损耗大、体积大、重量重、耗铜铁大、系统功率因数低、有噪声、灯功率随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启辉器易坏、不便维修等缺点,性能可靠,寿命长.此外,还具有谐波少、对电网无干扰、保证绿色照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生物基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由于可能的石油危机以及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政府和各种投资机构加大了对环境友好材料的投入,特别是用可再生原料通过生物转化获得生物高分子材料或者单体,然后进一步开发各种应用产品。在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生物乙醇(PE)、生物尼龙(PTT)、生物导电材料和聚氨基酸等材料方面,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形成了一批企业。在特种高分子材料方面,我国高校和企业合作,利用微生物转化得到了以苯环为基本结构的单体,正在开发一系列含苯的高性能材料。可以认为,在生物材料制造领域,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大,在一些方面,我们甚至是领先的。但是,一些相关的基础研究必须大力开展,否则生物材料领域还是无法与传统的石油基材料竞争。本文讨论了生物材料领域相关基础研究问题、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4,(19):62-62
一、项目概况 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聚合物材料,除了继续研制合成新型聚合物外,对已有聚合物进行改性成为发展聚合物材料的一种卓有成效的途径.聚合物改性可使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大幅度提高,或被赋予新的功能,进一步拓宽了聚合物的应用领域,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的工业应用价值.尼龙66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塑料和纤维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项目采用添加抗氧剂的方法来改善尼龙66的抗氧化性能,以克服尼龙66在生产、存放和加工使用过程中易氧化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超导是一个宏观量子现象,具有零电阻和完全抗磁双重特性。利用这些性质以及约瑟夫森效应,超导技术在电力、能源、交通、医疗、微弱信号检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规的超导电性起源于电子和声子间的耦合,由于电声子耦合常数的限制,传统的超导材料临界温度Tc很低,使得超导技术的应用仍受到极大的限制。1996年,铜氧化物中高温超导电性的发现掀起了全世界研究高温超导的热潮,2008年高温超导电性在铁基材料中的发现是超导领域近年来最重大的突破。中国科学家在高温超导材料探索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因此两度摘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高温超导电性不能被传统的电声子耦合理论解释,其机理问题涉及到复杂的微观量子多体相互作用,被誉为凝聚态物理中“皇冠上的明珠”。对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不仅能够加深人类对微观量子世界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探索具有更高Tc的超导材料和超导技术更广泛的应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子磁性材料是新一代信息材料的一类重要研究对象。利用大小只有纳米尺寸的分子来存储信息和作为“分子计算机”,将使计算机在小型化方面发生“量子飞跃”。本文介绍了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期在新型单分子磁体、光电多重响应自旋转换材料、单分子自旋电子学性质等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术失范现象已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表明各类违背学术规范的行为正演变为显在性的社会问题。学术界的越轨行为,不但会侵蚀科学研究事业,而且极大地危害到作为整个学术事业基础的基本规范和价值。故而加强对其控制刻木容缓。学术规范是维护学术界的普遍价值、促进知识创新发展的保证。这些规范主要有两类:一是认识(或技术)规范;二是社会(或道德)规范。前者是与知识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要求,如遵从真理、具备共同的专业基质或范式等。而后者是对科学研究人员行为的要求。如卜默顿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重要社会规范: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