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智力创新、国家竞争力将是这个时代的永恒主题。专利的竞争成为科技和经济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拥有最多专利和最强创新活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竞争力、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就如何全面推动兰州地区专利事业健康、快速地发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一个地区在科技领域的实力则是其谋求快速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提供科技支持,走出一条有特色、有创新、有实效  相似文献   

3.
论特色经济与提升西部民族地区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区域核心竞争力能够支持一个区域经济长期和持续不断地发展。特色经济由于其独占性、效益性、辐射和扩散性以及可持续性,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生力量。对西部民族地区而言,利用其独有的资源条件发展特色经济,能够将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并形成民族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汕头科技》2006,(1):24-26
区域合并以来,金平区委区政府积极实施“科教兴区”发展战略,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经济与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科技兴业”的发展道路,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金平特色的民营科技创新工作新路子。二年多来,金平区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体现在“六个第一”:一是金平民科园是全市第一个列入广东省重点扶持的省级民科园;二是金平农科园是粤东地区第一个省级农科园;三是全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数量位居粤东地区各市、具第一:  相似文献   

5.
何谦 《广东科技》2007,(9):64-65
专利制度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数百年来,专利制度在有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提高创新的起点和水平,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拥有专利权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竞争力、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4个城市为切入点,论述了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的发展概况,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即积极打造东北地区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建设良好的城市宜商环境,不断提高城市的创新支撑能力;不断加大东北地区城市信息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城市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途径。走芜湖特色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就是要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论述指引下,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坚持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方针,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不断推进创新体系建设,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芜湖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打造芜湖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8.
周德田  冯超彩 《河南科学》2020,38(2):321-328
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高质量发展,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选取2011—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科技创新综合指数和测算中国经济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运用FGLS和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①科技创新能够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在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影响并不显著.②科技创新能够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环境污染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改善区域科技创新环境,改进生产流程和更新生产设备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杜康 《今日科技》2003,(5):10-11
浙江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必须要摆正几个关系: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中要突出信息化;在传统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中,要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在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中,要突出服务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突出科技创新,加快增强区域科技创新和区域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陆炜  罗芳 《科技与经济》2017,30(2):21-25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理论基础,采用1995—2014年东北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能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其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要低于物质资本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来分析阻碍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因素,并由此提出提高东北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正蓄势待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以全球视野提出了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必须采取科技创新全球视野系列举措,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施科技开放创新;构建世界科技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享发展;采取"非对称性"赶超战略,取得后发超越;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全球化,增强科技创新全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分析表明,新时代习近平科技创新全球视野是引领和指导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和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方略。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科学技术创新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开辟着广阔的领域和前景。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是相对落后的,要改变这种相对落后的被动局面,就需要从现代科技创新的角度和高度出发,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探讨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各种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南京市2001—2011城市竞争力及其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分析科技创新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部六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中部崛起战略的成败,中部崛起战略实施5年之后,中部地区的科技竞争能力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依然存在,并且有被西部赶超的趋势,其主要原因:中部地区的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产出效率不高、科技创新机制存在缺陷。运用密切值模型对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产业关联指标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中部六省内部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和改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是中部六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产业园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创新等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高新区发展较好的地区经济发展也较好,且高新区的规模竞争力和盈利竞争力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因此,统筹高新区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对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有利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城市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江西新余的城市竞争的优势和弱势并存,需要通过以下一些措施来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从而提升新余市城市竞争力:一是加强现有产业间的内部联系,不断扩大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二是发展相关支持性产业,实现生产、经营和创新相配套;三是选择符合新余实际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尽快促进新余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区域竞争力还是产业竞争力,都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探讨了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最后提出了优化区域产业环境,促进技术创新构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对应的两套科技体系要实现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亟需在体制机制、资源配置、科研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新的突破和探索。对近年来呈现出较强的创新竞争力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特征和在跨越创新障碍方面优越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两大科技体系融合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和已有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以军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性质的协同创新平台为核心,打造由企业群、园区、投融资和政策体系等构成的创新生态,形成“平台+环境”的两大科技体系融合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安徽资源环境绩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REPI)对安徽省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已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中等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安徽省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能超越现有发展阶段、基本国情和省情,但是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以及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完全有可能缩短目前能源、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迅速提升其地区综合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薄弱,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短缺,科技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科技体制改革滞后,这些已成为影响其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民族地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和科技发展的整体性跨越,应全面加强科技发展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建立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体系,逐步推进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