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穿越意识流动的迷雾--解析伍尔夫的小说《墙上的斑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意识流小说的总体特征和写作技巧,从小说的题目、篇章结构和叙述方式等方面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的艺术特点和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
彭卉 《当代地方科技》2010,(23):149-150
弗吉尼亚.伍尔芙以其独特的意识流创造风格著称,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传统写法及创作手段无法表现出伍尔芙作品紧追意识、心灵以及美的影像叙述。故分析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一文作为一个展现伍尔芙意识流语言构架艺术的举证。  相似文献   

3.
考察鲁迅的创作文本,现代主义描写是不能忽视的事实存在,分析鲁迅小说和散文诗创作中最为突出的象征主义,荒诞情节和心理刻画,我们发现,正是现代主义描写体现了鲺讯创作的深刻性;按照文学“本质真实”和“心灵真实”的要求,我们阐述了鲁迅创作中“荒诞的深刻”的原因,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为重新解读鲁迅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永恒而真实的瞬间--评弗·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英国伟大的小说家和小说理论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形式上进行了不倦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她对生活和真实的独特见解使她摒弃了传统文学的主题和形式,创造性地运用意识流手法来表达现代人的混乱无序的内心世界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活动。本文以其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为文本,从主题内容、构篇方式和表达手法三个方面来探讨伍尔夫如何探索人物在生活中极普通的“瞬间”心理变化,并借以反映生活的本质和真实的人生,揭示永恒的真理。  相似文献   

5.
挖掘人物背后的隧洞--评《达洛卫夫人》的意识流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积极探索者与早期代表,其一生都在不断地突破传统、追求创新.<达洛卫夫人>在淡化的情节与跳跃的时空中着重表达主观真实,体现了与以往传统小说截然不同的面貌,被称为是伍尔夫最具意识流特色的小说.同时,伍尔夫采用对照与象征进一步丰富了小说的意识流技巧.  相似文献   

6.
作为英国伟大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形式上进行了不倦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她对生活和真实的独特见解使她摒弃了传统文学的主题和形式,创造性地运用意识流手法表达现代人的混乱无序的内心世界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活动。本文以其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为文本,从表达手法等方面探讨伍尔夫如何探索人物在生活中极普通的"瞬间"心理变化,并借以反映生活的本质和真实的人生,揭示永恒的真理。  相似文献   

7.
王慧 《科技信息》2009,(13):89-89
本文主要讨论了小说《达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构建艺术:文中频频出现的大本钟的报时声是小说的外在线索,而两个主角人物的灵魂融合作为内在串联。  相似文献   

8.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名作《到灯塔去》中进行了成功的人物塑造。本文在阐述伍尔夫的人物塑造观的基础上,分析了《到灯塔去》中人物塑造的特色: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淡化故事情节,但借助外界事件展示人物内心活动。  相似文献   

9.
从《喧嚣与骚动》中意识流的主体、小说中意识流的时间意义、小说中意识流的多视觉叙述等方面,分析了福克纳如何摹仿人的意识,表现瞬息万变的意识之流,精心设置时空转换的媒介,发掘意识间的互补机能,以多视觉叙述的形式,对使人迷惑不解的形像群体进行再整理,使读者深切地感受种种不同意识活动凝聚而成的整体悲剧氛围,清楚地把握整个形象体系的内在联系和在自然时空中的相互关系,理解引起情感震撼的生活本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曼斯菲尔德的经典之作《幸福》,从叙述视角、象征及印象主义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揭示作者小说创作艺术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1.
在其意识流小说代表作《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波特娴熟地运用了多视角叙述、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和间接内心独白、时间蒙太奇等多种意识流技巧,生动、逼真地揭示出了韦瑟罗尔奶奶临终前复杂的内心思想,多角度地塑造出了韦瑟罗尔奶奶立体的、丰满的艺术形象,充分展示出了意识流技巧在其小说中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初,王蒙在小说创作中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大胆尝试。他的意识流小说既具有现代派小说的基本特点,又融入了民族的文化积淀与审美情趣,以中国式的人文精神,从现实的感受出发来规范意识的流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意识流"。  相似文献   

13.
金红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0):25-30
作为20世纪90年代颇具代表性的女性文学作家,林白小说的个人化、生命体验、叙述方式及对内在灵魂的揭示有她独特的特点,而在这些特点的传达中,"意识流"潜在而又特立独行地存在。概括地讲,它是叙事结构上的意识流,一种夹杂了情节叙述成分的独白式意识流;它更具理性特点,在自由联想等技巧运用方面显得更连贯更紧凑;它还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意识流,来自灵魂深处、生命的悸动;它始终指向个体生命,指向时时紧张而颤动着的女性心灵。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初,西方社会意识、传统价值观念发生改变,作为主体世界的人及其体验世界的方式也从传统中逆转,创作者既敏锐痛苦地感受世界的变化,又在创作中主动以新的表现手法去反映对象世界——意识流就是主体转向的客观必然,它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结合的一种反传统的创作手法,是适应主体社会多元冲突的一种创新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传说中的传说》是前苏联动画大师尤里.诺斯坦因的一部动画短片,应用意识流的手法进行创作,特点鲜明。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镜头在时间、空间上的跳跃多变。内心独白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故事的叙述在作品中还突出表现出“感观印象”。意识流手法应用在动画短片中为动画电影创造了全新的叙事风格,也丰富了动画电影的语言并为之平添了许多魅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中期,受特定社会环境、存在主义、弗洛伊德学说、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意识流创作技巧在西方小说和电影创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通过对比小说和电影再现人物意识流手段的差异,结合西方典型意识流电影《广岛之恋》,探讨意识流手法在中国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7.
试论意识流在《推销员之死》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华娴 《科技信息》2008,(32):199-199
阿瑟·米勒的作品《推销员之死》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意识流作品的写作特点。作者通过舞台布置的蒙太奇手法、过去生活场景的闪回以及主人公在精神恍惚时出现的幻觉和现实生活的相互交织,展现了主人公威利·洛曼悲剧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