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立法不完善是造成民事司法不公乃至司法枉法的重要原因之一。民法典的制定,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民事司法规则缺乏的问题,有助于实现民法规范的统一,并有利于规制行政机关的行为,这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措施。同时,民法典的制定,民法精神的深入人心,可以为司法公正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债权在现代民法中的优越地位入手,结合我国现行法律和民法典草案的规定,通过分析债权总则与其他重要制度的关系来认识债法在民法其中的地位。认为侵权行为独立成编并不影响其债法的性质,债法总则与合同法总则应重新整合定位,还应处理好债法总则与债法总则与债法分则、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关系,进而得出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应当设立债法总则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解析法国民法典的经济背景、立法体例,以及其与传统的关系;介绍我国民事立法的状况,从指导思想、立法原则和立法技术3个方面得出法国民法典对中国制定民法典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从规范的立法目的出发,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生效以来的实务案件,《民法典》第1254条高空抛物条款的适用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问题:该条款与第1253条物件保有人责任条款之间的适用关系;建筑物管理人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公安机关侦查是否为该类案件的起诉前置程序。  相似文献   

5.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增加生态破坏责任,使之与环境污染责任相并列,体现《民法典》在保护私权益基础上向着公益保护的转变.将修复责任作为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承担方式不仅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立法目的,还能够使绿色原则具体化,促进社会主体参与,贯彻多元共治理念.但是《民法典》第1234条中规定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制度仍然存在着受委...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伊始,在1999年合同法成就的激励下,中国民事法制在立法之路上继续高歌猛进,官方的立法目标与学者的参与愿望共同指向2010年中国民法典的登场。一时间,关于民法典及其体系的讨论奏响学界强音,学者们在各自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基础上推出的民法典建议稿,  相似文献   

7.
侵权行为在代表民法典中的立法模式不同,而我国在《民法通则》中将侵权部分作"民事责任"单独成章,《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已确定侵权法在未来民法典中单独成编。但随着各民法典草案的制定,对于侵权法的立法模式分歧主要集中于相对独立模式和绝对独立模式之间。新模式能一定程度上弥补相对独立模式的缺陷,以实现债法体系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在中外立法史上存在着"三根棒棒"与"雄伟石厦"两种立法路线,它们分别从属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前劣后优。我国正处在从"三根棒棒"到"雄伟石厦"的转型中,《绿色民法典草案》就是这一转型的见证。同时阐述了"雄伟石厦"立法路线的积极意义以及形式对于民法典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从行政法与民法的关系及特点看民法典立法技术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法对私法的规制主要通过行政法来实现。立法者应该通过在民法典中设置一个“接口”的方式来实现行政法(公法)对民法(私法)的干预。该“接口”由两条路径和两种话语组成。两条路径是:在民法典总则部分,通过设置“原则”性的规定作出一个表明两者关系的宣告。在分则部分选择“民事行为”作为具体的规制管道;两种话语是:“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0.
民事习惯是制定民法典时重要的本土资源。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调控功能,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里,应确认民事习惯的补充性法律渊源地位。  相似文献   

11.
《潍坊学院学报》2018,(1):61-65
1900年颁布的《德国民法典》是世界法律史发展史上最优秀的法典之一,也是大陆法系国家在民法制定过程中争相效仿的典范。它以其严谨的结构,先进的编纂技术以及精确的语言闻名于世,在制定百余年后的今天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本文欲以法典的规制技术,民法典编纂的五编制结构尤其是总则编的设置等法典体例特征为突破口,并通过对潘德克顿学派的学说进行介绍,来论证1900年德国民法典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从而为我国民法典编纂对德国民法典的借鉴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贞操权是一项以性纯洁为特定内容的独立人格权,它与其他所有人格权相区别,侵害贞操权的行为为侵权行为.在即将出台的民法典中将贞操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予以规定,体现民法对人格尊严和贞操利益的充分尊重,是十分必要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五条被称为"英烈条款",性质为民法领域英烈人格利益的特殊保护规定.其诞生立足于英烈人格利益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内涵为社会公共利益,主体与客体均有限制,请求权主体为人民检察院.死者人格利益条款内涵为私益,因此二者在具体适用时有较大不同,互相补充、互不冲突,共同构建出英烈人格利益民法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4.
抵押权是担保物权的重要内容,其与其他担保物权竞合时的清偿顺序在理论界与实践中一直广受关注.《民法典》物权编回应了社会公众与司法实践的需求,删掉了多个抵押权并存时清偿顺序"同日同序"规则,明确了抵押权与质权竞存时的清偿顺序.但囿于我国对动产中间价款抵押权的实践经验的缺乏,《民法典》物权编在引入中间价款抵押权制度时,在规则设计上过于简单,不足以处理实践中纷繁复杂的情形.同时,该制度还会增大其他担保物权的不确定性,影响相关权利人设立其他担保物权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对遗产酌分制度进行了调整与完善,扩大了遗产酌分请求权的适用主体、降低了适用标准,体现了《民法典》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遗产酌分请求权作为继承人以外之人请求分得遗产的权利,其权利生成基础为扶养之事实而非身份关系,具有完整的伦理基础、价值基础与权利内理,就其功能而言,契合了家庭伦理诉求、核心价值内蕴以及利益平衡机能。  相似文献   

16.
《法国民法典》体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所倡导的自由和平等的精神.但它并没有彻底割断历史,而是在革命的基础上对历史和传统的继承和妥协,尤其是在婚姻家庭法领域表现得十分突出,完全丧失了财产法领域以及债法领域中随处可见的自由、平等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网络虚拟财产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各类纠纷也越来越多,归根究底在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研究存在分歧。由于民法总则《草案》的出台,民法典编纂程序正式启动,《草案》首次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物权的范畴,网络虚拟财产再一次成为讨论热点。本文在此背景下,对网络虚拟财产的进行探讨,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由于法律的摇摆,我国混合担保人之间是否存在追偿权一直以来存在争议,实务界的判决亦不尽相同.在理论界,学者试图通过连带责任、不当得利和公平原则来证立追偿权的请求权基础,均不能够自圆其说.代位权制度则较为合理的为混合担保提供了追偿权的请求权基础,这一制度亦被《民法典》第700条肯定,从而为我国混合担保追偿权存在与否这一争议...  相似文献   

19.
民法法典化在我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消除法律矛盾、加强民事权利的保护。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事单行法的制定、民法法典化理论研究的深入也为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可能性。但现阶段我国制定民法典的理论准备尚显不足、民法法典化的意义被高估、民法典制定的社会基础并未形成。未来我国制定民法典时应当逐渐摆脱潘德克顿法学派《德国民法典》的"阴影",挣脱台湾地区现行"民法典"的"束缚",走上制定松散式完整民法典的法典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并纳入人格权请求权制度,从立法层面对学界争论已久的人格权的地位及人格权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定位做出回应.人格权请求权独特的性质、侧重于事前预防的救济目的及其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区别,决定了人格权请求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独立定位.但我国《民法典》尚未明确人格权请求权的种类,司法适用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