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今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学校体育既是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怎样使学校体育在未来的发展中与二者相和谐,这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必学关注的问题。本为从未来体育的发展着眼对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重要的发展方向,终身体育也是新世纪的体育思想逻辑分析法,为了进一步理清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为培养合格人才探寻理论依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阶段在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有着重要作用,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必须走与终身体育(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学校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必须在终身体育总目标下,开拓人们对体育问题的思路。才能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同终身体育目标的统一,未来学校体育的结构、内容、教法、管理、师资培养、远景规划等一系列问题都要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进行创新和实验/  相似文献   

3.
窦而立 《奇闻怪事》2009,(10):36-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表现在:形成较系统的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学校体育法规日益健全:师资队伍数量增加,质量提高。本文分析了我国未来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应把终身体育作为教育的战略重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终身体育”是适应当前推广终身教育理念以及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的重点在于强调被“增强体质”、“技术教育”思想所忽视的体育精神、能力、习惯、意识、兴趣的持续培养,学校体育应谊成为终身体育新的战略重点.学生特别是高等学校的毕业生,面临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就业的转变,也就是说未来从学校体育到终身体育的转变主要是在这一部分人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审视,回顾和分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教育的宏观背景前提下,就面向21世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了确立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多梯度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加强学校宏观指导与调控等区域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是我国教育朝着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未来方向阔步前进的根本途径,而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回顾和反思,试图对新世纪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及其策略作初步的探讨,从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试析学校体育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体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部分,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补会存在重智轻体的思想和观念,体育法规的不完善,体育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和体育学科的特殊性等方面的原因,决定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是极其艰难的.面对各种存在的问题,实施全面改革是唯一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已逐步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与方向,作为体育工作者,该如何来面对今天的学校体育地位和自己的教学工作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理清“先育人再育体,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思路;坚持贯彻“乐中学,学中乐”的教学操作模式;走思路清晰、目的明确、方法合理、措施得当的教育教学路程,成效会显著。在教学中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顺利衔接是终身体育的必然要求.采用文献法研究认为,实现二者的衔接必须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在体育实践和体育意识的互动中培养体育意识;通过体育俱乐部和家庭体育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在实践上的交流和融合;强化个体体育能力和社会体育能力的培养;转变学校体育资源专属的观念,建立服务大众的意识,学校体育场地所有权、使用分配权交给政府,管理上实行“学校、社会两扇门”制度,整合体育人力资源,实现体育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实施体质健康标准是课改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如何实施和认真贯彻执行是学校和体育教学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其发展在学校体育中存在种种阻碍因素,如何解决好存在的因素,是目前学校和体育工作者所要解决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成人、兴家、立国是一代代国人的追求,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依据国际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揭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发展过程中"资深"难题——基层中学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并以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基层体育教师学历水平和中学生的体育需求为研究依据,提出构建我国未来"新型"中学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发展路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调整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因地制宜,设置相应体育教师"充电"制度;以学生为原点,带动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重塑;加大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的自我认识,加大政策执行能力。本研究旨在培养适应国家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基层人才,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中年体育教师咽喉职业病因调查分析与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年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咽喉疾病已经成为体育教师职业病的代名词。本文通过调查,访问、统计、分析出高校中年体育教师咽喉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原因,并提出保健预防措施,从而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如何构建大学女生和谐体育师生关系,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女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重点探讨了与大学女生构建和谐的体育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构建大学女生和谐体育师生关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未分类条件下高校教师以及分类条件下高校外语教师、体育教师和辅导员信息素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对高校教学管理和教辅人员信息素养的研究进行了简单概括,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体育师范教育若干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师如何培养适应素质教育之要求的教师,运用资料文献法、走访调查等方法,在论述高等师范教育之“师范性”的涵义和分析我国现阶段高师体育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培养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之教师的若干构思;加强师范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教育理念的培养;课程改革和建设应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重视未来教师体育科学教学能力的培养;实现师范性与学术性在更高水平上整合。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浙江省32所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职业素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等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21世纪初浙江省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以促进浙江省高校体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高校教师宣讲“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生了解测试指标的状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任课教师宣讲“标准”的意愿较弱,导致大学生没有充分了解“标准”的评价体系及其意义,大多数学生无法应用评价标准正确评价自身的健康状况.各高校在“标准”测试的组织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违规现象,致使测试指标数据失去了科学性、有效性.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建议:提高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认识水平,不断增强关于“标准”的教学能力;增加经费支持;学校体育与卫生部门要协调工作,共同建立体质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切实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甘肃省18所高等院校体育工作的现状调查,从体育工作的基本情况、体育的组织领导、体育的物质条件、体育师资的建设、体育的经费、体育教学改革、体育科研、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的训练、大学生参与体育的情况以及体育教学等方面,对甘肃省高校的体育工作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提出了未来发展对策:(1)建立具有甘肃特色的高校体育机制和体系;(2)营造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3)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建构新的教学体制;(4)改善物质条件,加强组织管理;(5)加强对课余体育组织的指导改革训练体制;(6)实施高校科技兴体战略,加强体育科学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部分高校的400名大学生和80名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就高校体育实施学分制的诸多问题进行阐述;对学分制的课程设置;学分设计,考核标准以及考核方法等问题进行探索,提出高校体育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实践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剖析影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下降原因,借助教学要素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等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公共体育教学质量下降成因主要包括: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主体能动性不足;体育教学目标预设与达成度偏离;体育课程低位的弱势;体育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的发展;体育教学的内外环境受到破坏;体育教学效果反馈不够理想;教学中体育教师教学主导性失衡.并提出遏制大学公共体育教学质量下滑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