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盛盛 《科技信息》2006,(12):18-19
成人教育满足了社会各类人才对知识更新的需要,促进人才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人教育机制的僵化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成人教育机制创新主要表现在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活动创新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合肥院")是清华大学的外派研究院,由清华大学与安徽省、合肥市共建,于2013年12月开始建设,2016年1月正式运行。清华合肥院秉承清华大学"顶天立地"的科研指导思想,瞄准国际公共安全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依托清华大学的科技、人才优势和安徽省、合肥市的政策、产业支撑优势,构建公共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体系,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基地。清华合肥院现有科研和技术创新人员800多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依托单位、安徽省科研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丽水市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首位战略,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打通校企合作通道,于2016年10月在全省率先试点"工业科技特派员"机制。丽水以"给企业找人才、为人才搭舞台"为目标,引导和支持人才、智力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工业科技特派员机制助推企业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8年10月底,丽水已派驻工业科技特派员119名,共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58项,申请专利60项,转化技术成果11项,撰写行业提升报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两个一百年"的时间节点上,人才和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海归人才再本土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化时代海归人才再本土化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构建海归人才再本土化的三个认同和三个融入实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海归人才再本土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央组织部公布首批277名"万人计划"名单,安徽省11人入选,列全国第6位和中部第2位。"万人计划",亦称"国家特支计划",是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支持计划。2012年8月17日,经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准,由中组部、人社部、科技部等11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总体目标是,从2012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10000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安徽,关键在人才。近年来,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培养、引进、激励人才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国家赋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激发了一批企业技术骨干干事创业的热情。2012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实施"611"人才计划,吸引了1.6万名高层次人才来皖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7.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安徽省抢抓新一轮战略机遇,打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从总体上看,目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规模,拥有一批优势技术和产业基地;从区域分布看,各市产业分布不均匀,各自特色鲜明,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同时,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模偏小,存在缺乏龙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支撑作用不强、创业引导投资不足等问题。因此,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适合的金融机制、财税机制、人才机制,完善自主创新机制,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在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按照"领军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人才的定义和人才对企业的贡献,从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出发,论述了当前企业应从那几个方面激发和调动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  相似文献   

9.
正仅用两个月时间,由于进行了企业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培训,合肥荣事达三洋的科技人员在技术研发上就取得了丰硕成果:解决技术难题40项,得到备选方案300多个,产生专利意向127项,其中发明专利意向26项。日前,包括合肥荣事达三洋等22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被安徽省科技厅认定为"安徽省第一批创新方法试点企业"。安徽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培养企业创新人才为  相似文献   

10.
7亿多元的财政投入拉动企业研发投入60多亿元,829家企业获政策补助3.46亿元,科技重大专项86%的项目由企业牵头承担,78%以上的项目产学研协同攻关,11家新型研发机构获绩效补助3500多万元,专利权质押融资额6亿多元,科技型企业已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400多家,分别按参股1000万、600万、300万元的方式扶持30个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拿出4000万元支持30多家创业咖啡、众创空间、创新工厂等新型创业孵化服务机构……这一组数字可以说是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1+6+2"配套政策实施以来推进科技创新取得的最新"干货"。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显示,安徽区域创新和企业创新能力已连续4年居全国第9位,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等主要创新指标均保持全国先进、中部领先位次。创新,正成为支撑安徽省"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如何让政策与资金精准扶持高层次人才的创业创新?在宁波余姚,得益于"跑小二"模式、基层和企业"双联"工作制度以及"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行动等体制机制和管理服务职能的创新,高层次人才企业蓬勃发展:仅2017年,当地除江丰电子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外,其余享受"3个500万"政策经费支持的44家高层次人才企业共实现销售额30857万元,同比增长68.4%,其中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的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高新技术人才需求的灰预测及灰色关联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首先应用灰色等维递补动态模型对安徽省高新技术人才未来几年的需求量进行了预测;然后对各类高新技术人才与安徽省GDP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预测结果和灰色关联分析,提出了对安徽省高新技术人才优化的思想,并证明了以上分析基本符合安徽省高新技术人才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正"十三五"开局之际,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全省科技创新改革的实践与成就,谋划部署2016年省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强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为建设创新型"三个强省"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一、"十二五"时期全省科技工作总体情况"十二五"时期,是安徽省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五年,是科技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的五年。省委、省政府把"建设  相似文献   

14.
《太原科技》2010,(2):108-108
1月4日.2010年安徽省科技政策法规与技术创新工程座谈会在合肥召开。2010年,安徽省将充分认识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围绕“三个层面、七大新兴产业、五类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依托创新型企业,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不断探索以产业联盟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15.
《创新科技》2018,(11):37-41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结构不甚合理,缺乏对"高精尖缺"人才的顶层设计;科技创新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之间无法形成以科技创新活动为核心的流动机制;缺乏针对不同类型科技创新人才的分类评价制度等。因此,必须建立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营造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开创富有创新理念的体制机制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陈晓华 《安徽科技》2017,(12):22-24
<正>近年来,安徽省把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举措,出台《安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实施细则》,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落户安徽创新创业。通过三年实践,在人才引进、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受到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7.
《科技导报(北京)》2015,33(21):106-106
 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 年8 月,拥有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300 多人,注册资本2 亿元。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装备工程研究中心,2009年11月被认定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18.
素有"电缆之乡"称号的无为县高沟镇,原是一个农业乡镇,工业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高沟镇紧紧围绕"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支柱产业"的指导思想,加快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该镇成为民营科技企业的聚集地.截至目前,该镇共有各类民营科技企业284家,从业人员近1万人,并形成电线电缆系列、电加热系列、机电系列等,品种达1000多个,产品覆盖全国并远销到中亚地区;在这284家民营科技企业中,有1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其中3家企业和两个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石英玻璃加热器、高功率密度电热火棒等产品获得省科技进步奖,钼箔带等产品填补了安徽省空白.  相似文献   

19.
俞锋华 《今日科技》2021,(9):27-29,40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于2013年建立的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在省内高校院所众多的背景下,江苏产研院定位于高校院所不宜做、中小企业做不了的产业技术研发与供给,以打造链接科学与产业的桥梁、链接全球创新与江苏的桥梁为目标,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通过超常规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7年来,建设专业研究所55家,总投资超过70亿元.集聚各类研发人员超过8000人(其中全职人员6000人),累计技术转化超过4500项,衍生孵化企业超过760家,服务企业超过10000家,实现产业产值200亿元,上市和拟上市企业25家.新建专业研究所32家.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江苏产研院的体制机制创新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丁梅 《今日科技》2013,(2):19-20
近年来,定海区以建设"一院一站一岛一中心"为核心,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区域科技综合实力,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人才创业服务平台、服务中介机构等,切实发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