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克菊 《科学观察》2009,4(3):31-36
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中的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介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是中生代最后一个纪。白垩纪得名于这一时期欧洲海底沉积物中有大量的白垩层。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在白垩纪都经历了重要变革,发生了众多重大地质事件:如地球上海陆分布和生物界急剧变化,冈瓦纳大陆裂解,欧亚大陆增生,新特提斯洋盆关闭,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火山活动频繁,许多无脊椎动物和恐龙等脊椎动物灭绝。其中,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富有机质的黑色页岩的全球性分布、全球性碳酸盐台地的沉没以及全球性火山作用和与之相关的极端温室气候、碳旋回等地学现象一直是近几十年来地学界关注的热点。因此,白垩纪被认为是地史时期地球系统研究的典型范例时期。  相似文献   

2.
孙涛涛 《科学观察》2009,4(5):26-31
季风是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风向对流现象。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暖热潮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少雨。夏季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大,对减少病虫害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季风气候条件下,由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造成衣业减产,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为不利。据统计,占世界总人1:760%的人类活动受季风影响,亚洲地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因此,提高对季风的认识及预测水平,减少灾害天气带来的损失,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克菊 《科学观察》2009,4(5):14-19
地震有多种不同的类型,通常是指发生在地壳中的构造地震。地壳中的岩石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积累了巨大的能量,一旦断裂,能量便急剧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形成地震。强度较大的地震被公认是自然界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敌人。因此,对地震的研究是人类防御地震灾害的社会需求,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地震预报方面,包括地震预测理论及方法、地震过程的观测、模拟等。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地震预测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过,随着地球内部构造、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对地震成因的研究有望取得重大进展,从而使前兆监测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和实验探测基础之上,最终实现对地震的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4.
韩毅 《科学观察》2009,4(3):37-42
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态的地质结构。火山爆发是一种很严重的地质灾害,爆发时喷出的熔岩流在顷刻之间会给附近的人们带来灭顶之灾,产生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会对大气圈产生很大影响,引起臭氧层破坏和地表气压升降。火山活动还会影响地球温度、火山活动地区降水量和ENS0循环,给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火山研究不仅是人类寻求防御自然灾害的需求,更是了解地球内部物质组成、探讨地壳运动规律与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内容。此外,科学家在火星、金星等天体上也发现了大规模火山活动的遗迹,在木星的卫星上还观测到了正在进行的剧烈的火山活动。目前,火山已开始作为一种宇宙现象被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1997—2006年,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领域的SCI论文共计67566篇。在过去的10年间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领域的论文数量从1997年的6542篇增加到2006年的6824篇,期间略有起伏,增长平缓(见图1)。在全部10年的论文中,共有123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综观论文数量的TOP20国,比较不同国家在前后两个5年期论文数量的差异,绝大多数国家的变化微乎其微(中国和韩国除外)(见表7),反映出在这一免疫学基础领域的研究中,传统优势国家依旧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6.
肌动蛋白微丝是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表明细胞的黏附状态会通过影响微丝结构来调控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目前观察微丝结构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荧光成像,但通常只针对微丝的二维结构进行分析,很少有研究关注微丝的三维结构信息.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的细胞微丝三维重建方法.此方法利用三维高斯函数拟合共聚焦显微镜的点扩散函数,并将函数的x-y方向与z方向解耦,得到z轴光强的高斯分布形式.随后通过图像处理方法得到细胞中主要纤维的几何参数,再对纤维图进行拟合计算、密度聚类、椭球拟合等操作,提取微丝纤维的三维空间信息.本文还利用微模式化方法构建了面积为1256μm~2的圆形以及枝条形微模式化基底,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于两种基底上,并通过荧光染色方法获得微丝结构的荧光图像,进而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细胞微丝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形状细胞中微丝取向、交联点数目、体积和长细比等参数的空间分布有显著差异,表明细胞中的力学状态受到铺展形状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提取细胞微丝三维结构参数的方法,从而可为揭示细胞内部力学转导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冰川/冰盖分布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0%,占全球淡水资源的75%。冰川/冰盖是最敏感、最直接、最易于辩识、长纪录、高分辨的气候变化信息指示器和储存体,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冰芯可以揭示以往地球的气温、降水量的变化、温室气体含量、火山喷发、沙漠演化、大气环流状况、太阳活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和事件信息。冰雪现代过程信息是冰川资源变化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和认识过去气候环境变化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近100年来,全球变暖趋势明显,冰川融化相应加快,对全球海平面变化造成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1996-2005年,磁性材料领域的SCI论文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从1996年的3980篇快速发展到2005年的7805篇。其中,2004年的数据比2003年增长了800多篇,在10年期中涨幅最快,堪称磁性材料研究取得快速突破的转折点(见图1)。10年共计48163篇的论  相似文献   

9.
◆1996~2005年,细胞周期领域的论文总数为23 967篇,前后两个五年期的论文总数分别为11 015篇和12 952篇。该领域论文的整体发展态势比较平缓,略有小幅波动(见图1)。共有86个国家参与了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大部分国家的论文年代分布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在涉及细胞周期领域的86个国家中,美国的优势地位不容撼动。其10年论文总量占世界总份额的45.39%;10年引文也高居榜首,且数量远超其他国家。英、德、日、法四国论文及引文数量相近,英国略显优势。以上科技五强近五年论文的世界占有率高达71.83%,反映出少数几个科技强国在本领域的强势地位。意大利、中国、加拿大在近五年的论文水平接近,TOP20国家(地区)基本控制了该领域的世界论文产出份额(见表7、表8)。  相似文献   

10.
1996~2005年,基因组学领域的SCI论文共计18440篇。从论文的年代分布来看,1996年仅有111篇论文,到2005年激增到4594篇(见图1)。在10年的论文总量中,有87%的论文是2001年以后发表的,体现了基因组学这一新兴领域势如破竹的发展特点。10年中有93个国家和地区发表了论文。在最近的5年中科技五强发表的论文数量占世界总量的73%。美国作为基因组学领域的超级强国,其论文几乎占据全世界的半壁江山,学术影响力也处于  相似文献   

11.
刘俊婉 《科学观察》2010,5(1):45-50
碳循环是自然界生态系统重要的物质循环过程,指碳元素在地球生物圈、地圈、水圈和大气中交换,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重新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的过程。由于碳是构成生物有机体最重要的元素,  相似文献   

12.
1996—2005年,细胞分化领域共发表 SCI 论文26745篇,涉及92个国家和地区;年发文量总体上发展比较平稳,1996年发表论文2143篇,2005年增长到3253篇(见图1)。与其他研究领域相似,主要的研究力量仍然集中在 TOP20国,尤其集中在论文数量排名前5位的科技五强,科技五强第二个5年期的 SCI 论文占世界总量的比例为73.4%(见表7)。  相似文献   

13.
生物信息学领域1996~2005年SCI论文总数共计18697篇,涉及110个国家和地区,表明已经有相当多的国家在该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从论文数量的增长来看,速度更是惊人,从1996年的594篇增加到2005年的3872篇(见图1),增长了5.5倍,充分体现出热点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从国家论文和被引频次分布的数据来看,生物信息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非常集中,尤其是美国更是一枝独秀,10年论文总数达到7415篇,超过英国、德国、日本、法国4国的  相似文献   

14.
杨良斌 《科学观察》2009,4(3):44-48
1997—2006年,从细胞因子领域论文的年代分布来看,10年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见图1)。2006年论文是1997年论文的1.55倍,显示出热点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16.
韩毅 《科学观察》2009,(6):32-37
海洋沉积物是各种海洋沉积作用所形成海底沉积物的总称,其中包括海洋生物源和自生沉积物,如碳酸盐软泥、硅质软泥、铁锰结核等;陆地河流和大气输入海洋的物质以及人类活动中落入海底的东西,如软泥沙、灰尘、动植物的遗骸、宇宙尘埃等。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的考察揭开了海洋沉积物研究的序幕。作为地球演化历史的良好记录,海洋沉积物是认识海洋形成和演变的主要依据,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孙海荣 《科学观察》2006,1(6):17-21
◆1996~2005年,遗传多态性领域的论文合计为20 738篇,从论文的年代分布来看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2005年的论文数达到3 350篇,比1996年增长了1.88倍(见图1)。十年中,共有141个国家和地区发表了该领域的论文,显示了该领域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程度。◆在遗传多态性领域中,美国牢牢把持着该领域的论文产出的头把交椅,日本、英国紧随其后、不份伯仲,德国、中国、意大利、法国步步紧逼,不甘人后,这些国家占据了该领域SCI论  相似文献   

18.
马建华 《科学观察》2009,4(5):20-25
海平面的升降变动是海水量、水圈运动、地壳运动和地球形态变化的综合反映,是地球演化的一个重要方面。1906年,奥地利地质学家E.修斯提出了全球性海面变动的概念。上个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把地壳和水体当作统一的平衡体系,用地球流变观点研究地球各区域之间海平面升降的关系。长期海平面变动引起的最直接后果是海侵或海退。因此,研究海平面变化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对研究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探索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极为重要。目前,海平面变动研究,一方面从测年技术上提高精度,另一方面加强全球性对比研究。其中,研究重点是关于世界海面变化的起因与未来发展的趋势问题。  相似文献   

19.
周秋菊 《科学观察》2009,4(4):32-36
1997—2006年,抗感染免疫领域的SCI论文共计174349篇。论文的年代分布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见图1)。2006年与1997年相比,论文数量增加了38.6%。在10年的全部论文中,共涉及167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20.
气候模式指依据已知的气候资料,如大气运动、表面洋流、温盐环流、大气化学、植被及土壤的变化、以及大气-陆地-海洋交互作用等设计出来的数理模式。气候模式可用于气候的模拟、预测或预报,是研究气候变化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目前所用的气候模式,尽管已经非常复杂,但仍无法包含所有可能影响气候的机制。一般而言,空间尺度越大,气候模式模拟气候现象的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