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革命时期,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人民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这一革命斗争产物的苏区文学也具有新民主主义文学的性质,即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当时,党的总任务是:开展武装斗争、深入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赣东北苏区文学服从于这一总任务,正如方志敏所指出的,它坚持“为工农大众和革命战争服务的方向”,为群众所创造,又服务于群众,有力地推动了革命斗争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方志敏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活动始终贯穿着他革命的一生。在他求学、探求真理、寻找革命道路的青少年时期,他以血和肉筑成的文字,去揭露和控诉旧时代的不平事,去诅咒吃人的“恶魔”,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愤怒;在他创建革命根据地和革命军队的繁忙时期,他用文学的形式号召受压迫的下层人民团结起来,砸碎吃人的旧社会,歌颂了工农阶级的巨大力量和党领导下的武装斗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主要创建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不仅在实践上走出了一条“方志敏式”的革命道路,而且在理论上有许多卓越见识,为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一、大革命时期,论述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组织农协、建立农民武装和农村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的正确主张。  相似文献   

4.
方志敏领导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并使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在经济、政权和军事建设上都取得突出成绩,成为其它根据地学习的榜样。究其原因,是他创造性地采取了六大举措,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在尊重群众主人翁地位的基础上,有效调动群众的革命激情,深入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5.
蔡和森同志(1895—1931年),是我党早期的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宣传家,毛泽东同志早年志同道合的挚友。他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风云突变、形势异常险恶的大革命后期,他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真知灼见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为挽救革命,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写下了他战斗的一生中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其他无产阶级领袖一样,他也经历了一个世界观的转变过程。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各种社会思想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就在五四运动前后,周恩来的世界观发生了转变,他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由一个进化论的信奉者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胡耀邦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更是党内公认了解知识分子、善于做知识分子工作、为知识分子所爱戴的卓越领导人。他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的基本观点为指导,结合中国知识分子的实际情况,继承和发展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知识分子思想,对于正确处理知识分子问题,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并形成了系统的思想理论。建国后,胡耀邦的知识分子思想是伴随着工作角色的不断变换、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从而在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1933年2月20日,日本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小林多喜二(1903—1933)被日本反动派残酷杀害。然而,真理的光辉是磨灭不了的。小林多喜二光辉的一生以及他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深深地印在日本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心中,他在一系列论著中所阐明的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理论以及他所身体力行的“无产阶级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指明了方向,为战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拟从小林多喜二的主要创作及其文学见解的分析研究入手,试图对其文艺思想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黄道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新四军早期杰出领导人之一.在他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期间,为中共在江西抗击日寇做了大量工作,如:领导抗日救国运动,输送青年革命干部;发展进步文化事业,宣传中共抗日主张;执行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方人士抗日;恢复发展中共组织,策划敌后游击抗日.  相似文献   

10.
方志敏是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赣东北红军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他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经济、政治、军事活动,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适合当地发展的政策,从而使得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人民武装得到发展和壮大。他是高举抗日救国旗帜以身殉志的民族英雄,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的杰出楷模。  相似文献   

11.
叶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对人民军队的创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大革命时期,他领导的独立团,是中共直接掌握的正规武装;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出任新四军军长,将红军游击队改编成为新四军,起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史称“五四时期”。这个时期,是毛泽东一生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他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他后来发展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铺下了最初的奠基石。 那么,毛泽东是怎样由一个普通农民子弟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其转变的标志是什么?我  相似文献   

13.
《科学导报》发表赵元的《列宁的边角批注学习法》一文值得一读,现摘登如后,供小朋友学习参考。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列宁是博览群书的革命家,不论是和平时期,还是在被监禁和流放的时期,他从未间断读书学习,并独创了一套边角批注学习法。边角批注,就是一边读书一边在书的边角空  相似文献   

14.
普列汉诺夫(1856——1918年)是一位大名鼎鼎而又复杂多变的历史人物。他一生中最光辉的时期,是1883——1903年这二十年。在此期间,他领导创立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并完成了一系列光辉的马克思主义论著。对普列汉诺夫这一时期的思想,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基本上都是肯定的,认为他在唯物论、辩证法、哲学史、历史观以及美学方面,都有精深的研究和杰出的贡献。但在政治思想方面,却认为普列汉诺夫即使在“劳动解放社”时期也没有什么贡献,相反地,却存在严重错误。例如,《红旗》1962年第23—24期合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普列汉诺夫“很少说  相似文献   

15.
共产主义道德是从无产阶级的斗争利益引伸出来的。在社会主义时期,它是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共产主义觉悟,调动社会主义积极性,开展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精神武器。共产主义道德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地、高度地发扬,成了人们自觉遵守的习惯,又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帮助人民摆脱从旧社会带来的精神枷锁,是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一项严重任务。可是近十多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一伙利用党内外的一股“左”倾思潮从事反革命活动,也在道德领域里造成了严重混乱,他  相似文献   

16.
方志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是江西第一个地方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党内比较早认识到"农民问题"并积极组织开展农民运动的革命家;是"大革命"失败后党内最早举起共产党的旗帜、举起武装起义的旗帜、举起土地革命旗帜的领导人之一;领导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了我党历史上最早一批苏维埃政权;领导闽浙赣苏区最早实行通过发展国民经济的办法来增加财政收入,最早实行对外贸易,最早发行红色股票;红十军的主要创始人;十分重视改善民生,领导创建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公园;他的爱国情怀、爱国思想和爱国篇章,铸就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又一座丰碑,是最早被称为"民族英雄"的共产党员之一;他的清贫精神和清贫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具有标杆意义。  相似文献   

17.
略论赣方言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语言分化的条件主要是移民运动,赣方言是宋代以前几次北方移民迁徒赣地区的产物,赣方言的语青系统在唐五代时期已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18.
欧仁·鲍狄埃——无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的最后一位诗人 ;高尔基—…无产阶级革命实行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们都是各自所处时代无产阶级在文学上的伟大代表 ,他们的历史功勋都是不可磨灭的。列宁对他们的科学评价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文艺上的历史功勋也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9.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分别担任过闽西苏维埃主席和中央苏区分管财政与经济的领导。在这些领导岗位上,他利用熟悉中央苏区实际情况的优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始终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经济建设路线,为苏区的经济建设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中央苏区实际的经济思想,主要有:互助合作思想、财政管理思想、金融流通思想等。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积极活动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空前觉醒、斗争风起云涌的伟大时代。在这个大转变时期,他站在历史的前列,指明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领导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积极创建革命统一战线,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是革命先锋的重要思想;在党的幼年时期就注意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并在中国革命的各条战线上,进行过英勇的斗争,作出了卓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