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西山清水期侵蚀及其地貌环境演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马兰期地貌与沉积的分布与其与清水期浸蚀与地貌的关系,推得清水河流域最深侵蚀谷即为清水期侵蚀地貌,由此可以确定清水期侵蚀地貌与沉积在地貌断面上的位置。马兰期堆积有上下2层,按堆积层特征和地层相互推叠关系,断定清水期侵蚀谷内初期充填物的堆积时代大致相当于萨拉乌苏层,时间应在(5 ̄7)×10^4aB.P..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清水河流域晚更新世以来地貌的成因与演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大量地面调查与勘探所得资料,对武汉市地貌的形成条件与演变过程,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海岛地貌及其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河北省海岛地貌的基本特征,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将河北省海岛划分成六种类型,海岛地貌划分成三种基本类型,29种微地貌类型。并探讨了主要海岛类型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在京山县的各项地貌条件(包括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坡度,地表组成物质和现代地貌过程)的特点及共对农业生产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认为京山县地貌条件适宜于农业的立体开发和多种经营。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了灌河、射阳河、长江和钱塘江河口的地貌差异,指出长江为喇叭状三角洲,钱塘江为强潮河口湾,灌河与射阳河属于过渡型河口,并通过对影响河口地貌发育的背景因素的比较,指出径流和潮流的强弱对比、陆域和外海的泥沙量以及河口的边界条件是形成这些地貌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形成地貌的基础,地貌的发展受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分析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地貌形成的基本过程,将该区地貌的形成划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地貌形态进行了分类,为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几种地貌变形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形成地貌与改造地貌的运动过程中,人类工程活动起了重要作用。章论述了我国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几种地貌变形灾害,并提出了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形成地貌的基础,地貌的发展受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分析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地貌形成的基本过程,将该区地貌的形成划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地貌形态进行了分类,为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现代河流地貌学中,一般将河曲两岸区分为侵蚀岸与堆积岸.中国古代也有相应的述称: 与 .但是,自汉朝以后,汉语中此两词渐至不用而成为冷僻字词,汉以来的经学家对其解说由含混而至不清,其本义遂至湮没.文章从先秦经史文献中搜集" "、" "二词,条析其在古文中的语言情境,用传统的考据与文字训诂方法,重点论证" "即河曲侵蚀岸,与堆积岸" "相对.由此,恢复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关于河曲地貌述称的科学史.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地貌类型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武汉市地貌单元的分类及其特征后,综合评价了各地貌单元的开发利用适宜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黄土高原的问题举世瞩目。它的地貌侵蚀和水土流失是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指出植被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要素,且对水土流失与地貌侵蚀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不断深化植被建设、地貌发育与土壤侵蚀理论的研究,为探索黄土高原植被建设、水土保持治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将四川地貌格局分为三大单元:东部的四川盆地,西部的高山高原和西南部的中山宽谷,并分析了这三大单元的地势差异、地貌结构和发育过程.作者认为,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地貌,决定了四川地貌的宏观格局.  相似文献   

14.
15.
在自然综合体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地貌通过对自然综合体各要素的影响,进而影响自然综合体的特征;通过自身发育过程来影响并改变自然综合体,进而推动自然综合体的形成与演化.深入探讨了地貌在自然综合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对于研究自然综合体的形成机制与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活动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大量的野外调查资料和C^14年代数据,并结合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壳厚度、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等资料的分析,讨论了本断裂带活动构造地貌的分布特点、期次及其形成机理等问题。本文认为一系列山脊、阶地、水系和洪积扇沿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后扭错位变形,变形强度由西向东逐渐增大,并且可以划分为3期变形。这种反扭位变形,是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南,北两侧地壳浅部块体向东运动过程中,因北侧块体速度较慢产生的滞后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地貌结构特点及其时空演变过程来看,中国地貌的平面格局是燕山运动奠定的,地势高差是喜马拉雅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运动第二幕造成的,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活动有着密切的生成联系。现存地貌是地质历史上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黄山风景地貌的成因分析,说明了新构造运动奠定了黄山风景地貌的基础,控制了黄山风景地貌的发育,并对黄山风景地貌成因中的岩性作了新意阐述,提出了新构造运动地学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述新构造运动在泰山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泰山各种地貌景观与新构造运动的成生联系,同时对泰山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扼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20.
钦州湾海岸地貌类型及其开发利用自然条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钦州湾地貌类型的基础上,评价钦州湾海岸开发利用的自然条件,认为钦州湾沿岸可以建设港口、开发旅游和进行水产养殖。钦州湾湾颈中部沿岸应该成为钦州港建设中心,具有客运、货运、仓储、渔业、水产加工、旅游等多种功能的港口。钦州湾内湾(茅尾海)沿岸应该成为渔业、水产养殖及水产加工的重点开发区,同时,又成为红树林生态,湿地沼泽生态、牡蛎养殖生态特别保护区。钦州湾口的东部大环至麻蓝岛沿岸有海岛、海湾、沙滩和茂密林带相互衬托,应该开发成为多功能的旅游开发区。建议开发钦州湾海岸要:(1)严格控制围海、填海项目,维护航道水动力平衡;(2)在巩固和发展传统围涂养殖的同时,大力发展天然滩涂的养殖;(3)重视水体的交换率和自净能力,使港口和临海工业建设对湾内海洋生物和水产养殖影响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