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新疆古代岩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甚至万年前,新疆岩画的分布范围遍及整个天山山系、昆仑山山系和阿尔泰山山系.现已发现的岩画点有150多处,图案上万幅.岩画内容以野生动物为主,同时还有狩猎、放牧、征战、舞蹈、手印、符号、图腾、生殖等诸多方面,它是中亚地区史前游牧部落遗存下的草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将军崖岩画与大汶口陶符是中国发现的重大历史遗迹,它们是东夷太昊、少昊部落集团的历史文化遗存,将军崖岩画呈现的是日、鸟、星等图腾崇拜,大汶口陶符呈现的是日、鸟、山图腾崇拜。虽然二者蕴涵的文化信息有差异,但二者具有远古历史文化的一致性。将军崖岩画与大汶口陶符都是泰山文化的前身文化遗迹,是史前泰山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新疆岩画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揭示了初民的原始思维方式,形象地表现了原始人的生活情景。本文采用文献法和逻辑推理法从新疆岩画对体育研究的影响、关系、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提出新疆岩画对推动体育史研究、培养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匡正体育史研究界的学风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壮语PYALAIZ,音为岜莱,意即绘有画纹的山,意译为花山。花山岩画狭义上是指广西宁明花山的岩画。广义是指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凭祥、龙州、宁明、崇左、扶绥、大新、天等等壮族聚居区的左江岩画。因宁明县的花山岩画的画幅最大、人物画像最多,内容也最丰富,在上述各地岩画中最具代表性,所以人们把左江流域各县的岩画统称为花山岩画。岩画整幅画面长达172米,高约50米,面积8800多平方米,也是世界同类岩画中单位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被誉为是中国稻作文化的最大标志、壮族文化的瑰宝和世界岩画的极品。据专家考证,花山岩画创作始于春秋时期,延至于后汉,迄今已有2500-28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5.
西藏岩画最初的发现者大都是入藏考察的外国学者,弗兰克、杜齐等人最早在藏西发现岩画,杜齐教授很早便推测出这些古老岩画为北部游牧民族所为。中国西藏自己的岩画发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为止,在众多考古工作者及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西藏岩画发现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各地经调查发现并记录的古代岩画已有近百处地点,上千幅画面,近万个单体图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十几个县境内。瞻望前景,西藏岩画的发现可能还拥有一个比较乐观的前景。基于岩画发现的一般规律,西藏高原几乎具备岩画大规模存在的诸多条件——牧猎经济传统;鲜明而突出的苯教文化特色;古象雄王国的所在地等等;它们不仅意味着藏北羌塘草原在西藏的铜石并用时期,曾经是文化、经济相当发达的地区,也就为岩画的存在奠定了基础,西藏岩画的发现应该是对传说中的古象雄国的揭密,是我们认识藏北高原古代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图象资料。  相似文献   

6.
针对贺兰山岩画提出了3个合适的边缘检测算法.算法的核心是将岩画的亮度信息和彩色信息融合于非线性双边滤波技术,利用Canny算子和Sobel梯度算子检测边缘.最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幅岩画图像进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对岩石的裂纹和斑点等背景干扰信息比较鲁棒,能够较准确地检测到岩画的边缘,具有较满意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7.
曲米色布岩画是曲龙遗址首次发现的岩画点,可分为四期四段。该岩画是曲龙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其分期问题有助于进一步确认曲龙遗址和西藏岩画分期。文章从典型图像分析等方面指出,曲米色布岩画点系曲龙遗址目前发现的唯一岩画遗存,其时代从公元前后延续至明清时期,与遗址区内的其他遗存共同组成了曲龙遗址考古遗存的完整框架,是进一步研究遗址文化因素、分期等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较深入的考古工作,能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分布的古代坎儿井的起源、发展提供有说服力的考古资料,使有关新疆坎儿井的起源问题能从文献或主要依据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现状向前迈进一步。20世纪80年代,考古专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柯尔加依镇盘吉尔山发现了新疆考古工作中与古代水利工程有关的岩画,考古专家们对此岩画画面上所...  相似文献   

9.
今宁夏北部很早就是对中国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生息之地,宁夏岩画就是这些游牧民族早期历史文化的反映,但岩画对早期狩猎经济形态的反映相对薄弱。由于受到南部农耕文化的影响,宁夏岩画中多有人像和人面像,这一现象代表的内核就是生殖崇拜。  相似文献   

10.
花山岩画作为壮族先人精神的外化物,包含着在原始宗教和巫术思维共同支配下形成的一种祈求生存的愿望,显示出人类艺术诞生的源泉和情感动力与人类原初的生命崇拜意识之间密切的联系;花山岩画是壮族先民与不可抗拒的宇宙自然进行的亲近与交融,是壮族先民在长期和大自然、土地、山川打交道中感情与感悟的积淀,由此产生出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性质;花山岩画中描绘的女性身影是男性对内在和外在现实作出的有效认知,潜藏着传统文化对于女性的定位,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塑造与规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细致的文献分析和多方论证,提出史前岩画中天象图案大小、范围并非毫无标准、任意刻画,而是按人类观天时的"目视天球"投影感觉到的大小、长度而作。因此,岩画中太阳的大小总有一定的直径范围,岩画中大小不同的同心圆则表示星星的不同亮度等级,文章参照中国古代文献记录对这些同心圆代表的亮度等级作了推测。利用这种"尺度体系"方法和天象回推方法,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将军崖岩画B组的主体部分是公元前4435年一次罕见的五星聚会的连续记录。并对发现不久的岳阳君山岩画作了类似的推测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新疆岩画中体育项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工作法等研究方法对历史悠久的新疆岩画从体育的视角,对其特征、起源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从中挖掘、整理了具有新疆地域性、民族化的体育项目及器械的发展与演变,并揭示了部分体育项目的起源。  相似文献   

13.
丛振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2):127-131
岩画作为一种史前艺术形式,记录着原始先民进行狩猎、舞蹈、战争等表现原始体育活动的形象,为探索原始体育的起源、演变发展的过程以及原始体育文化的特征和人文内涵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和证据。对岩画中体育的研究不仅开拓了岩画学研究的新领域,更是为中国体育史的研究提供了新课题和新资料。因此,岩画体育研究得到岩画学界和体育史学界的关注渐多,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对岩画体育的研究状况进行系统回顾,兼作评述,以期学界对岩画体育的研究脉络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觉是国家或区域对自身文化的全面反省和认识,在全球化和本土化语境下,文化翻译自觉是文化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文化翻译实践中对文化问题的敏感度和"操控"意识.文化翻译实践给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带来一定的文化效应,当前新疆正处于社会全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期,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和提升新疆文化软实力的前提.作为文化传播桥梁和纽带的文化翻译实践对提升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新疆在核心区的软实力和促进新疆文化"走出去"与国外文化"走进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骆越根祖,圣地花山.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项目的空白.几千年来,花山岩画更像是一部"无字史书",引得古今学人孜孜以求.宋代李石《续博物志》有载:"二广深谿石壁上有鬼影,如澹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1]这是现存关于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最早的文字史料记载.为了揭开花山岩画的神秘面纱,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陆续组织专家对花山岩画进行实地考察,并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王岩画"中"盘古阴阳夫妻"、其足下"神人"与仰韶文化遗址所见"神人纹"的比较研究,提出仰韶文化遗址所见"神人纹"和远古人类的宗法观念有关。提出有关仰韶文化遗址所见"神人纹"的称谓或命名是准确无误的。而且,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大王岩画",应该是仰韶文化遗址所见"神人纹"源头可靠的考古证据。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是依偎在祖国怀抱的"移民"大家庭之一,为各具特色的移民风俗、文化、艺术的碰撞、交融提供了一个多元共存的平台。在现当代新疆美术不遗余力、持续不断地传达新疆独特的民俗风情的主流语境下,浑然失落了"移民"美术话语的整体性与深层次个性化传达,致使当下新疆美术话语视角失衡,存在盲区现象。当代新疆美术的"移民"视域,囊括独特的"移民"群体、"移民"个体心理诉求和精神面貌以及新的共时性的现当代"移民"群体。在多元文化的洪流之中凸显新疆"移民"美术话语的丰富性,将有望重构新疆文人画传统与纯粹的欧洲美术传统观念,探讨二者在新疆发展不足的现实因素,探寻当代新疆美术走出独特风情题材局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开始研究大王岩画以来,对岩画上的人像内涵及代表意义有过各种各样的猜测,但始终没有将其纳入宗教的范畴来进行研究。文章以易学理论对大王岩画人像的性别、内涵进行探索性审读,并参照国内外文化遗址出现的考古文化遗存结合神话史料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出两巨人像为盘古开天辟地神像、小人像代表女娲及其所繁衍的人类的观点,最终认为大王岩画在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正全域品牌形象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是当地人文、经济、自然与资源的凝练,是城市精神的代言。阿拉善作为内蒙古最西端的盟市,是古代丝绸之路和当今"一带一路"发展布局中的重要通道与节点,以"苍天圣地"而闻名。艺术品牌图形以太阳元素和动态飘扬的形态演绎而成,加之演化自居延汉简字体和曼德拉岩画的汉蒙文字,既体现了阿拉善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莫测的自然风貌,也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伟大祖国的一块宝地,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鼓舞着兵团人为建设美好新疆努力工作。新疆兵团应该抓紧历史机遇,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努力打造具有新疆兵团军垦特色的信息产业链,以推动兵团军垦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