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四阶段教学法在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历史最为悠久和使用最为广泛的实践培训教学方法,多是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与学、讲与练相结合,听、看、做、思、练五环相扣,可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了教学质量,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在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如何解决编程本身枯燥、难懂这个问题,找到一条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一直是计算机教师感兴趣的话题。本文以VisualBASIC为例谈谈在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并对在编程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及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在编程教学中的作用给予了适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浅谈几点。 相似文献
5.
6.
商务谈判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商务谈判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突出应用能力的培育,通过有效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职业中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在教育学中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合理的师生互动,丰富的教学方法、手段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是当前教师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电工基础》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概念比较抽象,知识难记、结论难懂的课程。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信息科学的发展,尤其是以计算机、通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已成为现代职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因而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已不再归类为一门计算机专业的专业类课程,而是同语、数、外三门课程一样成为一门文化课,中职的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就南京市的职业学校而言,都需要通过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级(CITT)的考试,以证明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和操作能力,这些都能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信息技术知识奠定基础。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本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11.
计算机化基础是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对现阶段大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基于对计算机化基础的认识,根据学生和学科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经过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是可行的、科学的,并且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伟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2)
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原则、课堂教学、实验学习环境的建设、设计以及协作学习等方面所作的教学改革试验。 相似文献
13.
张美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0-13
嵌入式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结合福建师范大学数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层次、多方位的立体实践教学方案,探索了多样化的嵌入式系统实践教学形式.这种模式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在高校嵌入式系统实践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案例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的结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辅助案例教学法"是多媒体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结合运用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着诸多的优势."多媒体辅助案例教学"要注意做好案例、课件、多媒体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做好课堂引入和课堂良好气氛的营造、课件的展开、案例的讨论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的必修课,其实践性较强,电子技术实验是重要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郭艳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3):75-77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计算机基础》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以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 相似文献
19.
麦海娟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6):1048-1050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是为高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教育入门课程,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技能、应用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由于高校学生起点不同,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期望和需求不同,因此,《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不宜再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法,根据学生原有计算机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详细地阐述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准备工作、拟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对策、有关建议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等众多学科的交叉,在专业建设和改革中应明确专业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加强学生专业引导和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