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油液分析技术监测汽车发动机的磨损状态,探索汽车发动机状态定性和定量描述并形成具体的表达方式;提出定性及定量分析系统的开发设计思想,建立基于油液磨粒分析的汽车发动机状态识别系统组成框图,给出了汽车发动机状态识别技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船用中高速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准确率偏低的问题,提出多源信息融合与贝叶斯网络集成的磨损故障诊断方法。利用贝叶斯参数估计算法进行多源故障征兆信息融合,通过大量发动机磨损故障实测数据,结合该领域专家知识,建构贝叶斯磨损故障诊断网络,并建立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简化融合结果,最终通过最大后验概率估计值识别磨损故障模式。经实际故障案例计算分析,验证了该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及网络模型建构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磨粒图象自动分析与识别问题不但是铁谱技术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针对机械设备磨损工况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后续信息流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系统化时遇到的关键技术难点和重点.本文在分析综述近年有关研究方法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新的研究思路,及相应的处理流程、模型和软件实现,并给出了具体的实验结果.本文提出的流程可用于其它微粒图象(如血液细胞分析)自动识别领域.  相似文献   

4.
磨粒图像的纹理分析及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磨粒显微图像分析为应用背景,引入方向测度对磨粒图像表面纹理特征进行描述.该方法对磨粒图像各方向的灰度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提取了8个纹理特征.然后以提取的纹理特征为输入矢量,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磨粒纹理进行分类识别.应用实例表明,方向测度综合反映了磨粒纹理的方向性和粗糙性,可用于磨粒纹理特征的描述;所建立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磨粒纹理分类模型学习速度快,识别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声信号的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声信号的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近些年发展较快。本文介绍了当前应用于发动机故障诊断领域的声信号测试方法、小波分析故障信号特征提取方法以及神经网络模态识别等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并与传统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比较,阐明了声信号智能诊断方法在发动机故障诊断方面的优越性,可为今后的发动机故障诊断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谱分析的内燃机曲轴轴承磨损故障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高阶统计量诊断曲轴轴承磨损故障,在EQ6100汽油发动机上模拟设置四种曲轴轴承间隙,并应用双干谱、双谱对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双谱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影响,较好地对曲轴轴承四种磨损状态进行了分类和识别,并揭示了非线性相位耦合随曲轴轴承磨损状态的变化规律;而运用双谱沿频率ω1=ω2的对角切片提取了曲轴轴承磨损故障诊断的特征参数,并有效地诊断了该故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应用铁谱技术进行汽车发动机磨损状态监测与工况诊断的结果,其中包括:(1)通过铁谱技术监测实地运行状态下汽车发动机的磨损工况、磨损趋势和类型,以及相应的磨损曲线和磨损颗粒平衡浓度值的变化范围;(2)对汽车发动机改型样机磨损状态的监测和诊断,以对样机的摩擦学设计提供科学的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铁谱技术是进行汽车发动机磨损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聂鹏  高辉  陈彦海  李正强  董慧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32(11):1125-1128,1133
为有效监测刀具磨损状态,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分解的刀具故障诊断方法.将声发射信号自适应地分解为一系列乘积函数,选取包含主要故障信息的前8个乘积函数分量,获得每个乘积函数分量的平均能量,并组成特征向量.分别提取正常切削、中期磨损和严重磨损三种状态下的特征向量,利用频带能量的变化识别刀具磨损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刀具的磨损,各乘积函数分量平均能量增加,并且在高频部分增加显著,该方法可以有效应用在刀具故障诊断中.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特征提取技术难以处理具有非线性结构的复杂故障数据、影响故障诊断准确性的问题,将非线性维数约简技术——局部切空间排列引入航空发动机滑油光谱数据特征提取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监督局部切空间排列的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对非线性分布故障流形数据的内在几何特征进行捕捉,并将数据向低维故障特征空间进行非线性映射,完成故障特征的提取,最后在故障特征空间里构造分类器,完成磨损故障的识别诊断。采用某型发动机磨损故障滑油光谱数据开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主元分析、线性鉴别分析特征提取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取出嵌入于故障数据中的非线性特征,提高了故障分类的准确率,并且只需采用简单的线性分类器就能具有很好的故障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10.
石宏  张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2):8543-8546,8552
通过对铁谱磨粒类型进行识别,可有效监测机械装备磨损状态,有利于尽早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对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同时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惩罚参数和核函数参数,建立了自适应磨粒识别模型。通过对磨粒样本进行仿真实验,识别正确率达到98%,并与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的泥石流危险性定量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泥石流是爆发在山区小流域内的特殊地质灾害,流域地貌条件制约着泥石流的形成和运动,影响着泥石流的发生和规模,因此,可以根据流域地貌的发育阶段判断泥石流的危险性。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理论是Strahler面积-高程分析法与信息熵原理的有机结合,是计算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定量方法。作者探讨了利用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理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方法,并选取辽宁省岫岩县哈达碑镇的21条流域作为实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地貌系统信息熵值来判断泥石流的发育程度,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A new wear-graphy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 which can simultaneously identify the shape and composition of wear debris, for both metals and non-metal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wear-graphy system and its wear-gram system are discussed here. A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distribute wear debris on a slide uniformly to reduce overlapping of wear debris while smearing. The composition identification analyzes the wear debris using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energy spectrum, infrared-thermal imaging and X-ray imaging technology. A wear debris analysis system based on database techniques is demonstrated, and a visible digitized wear-gram is acquired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f wear debris with image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of the wear debris. The method give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ar debris, material composition identification of the wear debris, intelligent recognition of the wear debris,and storage and management of wear debris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
Self-organization criticality of debris flow rheolog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stress and strain serf-organization criticality of debris flow mas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inter-nonlinear 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factors in the thixotropic liquefaction system of loose clastic soil on slope to make clastic soil in slope develop naturally towards critical stress status, and slope debris flow finally occurs under trigging by rainstorm. Also according to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self-organization criticality of sediment runoff system of viscous debris flow surges in ravines and power relation between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of debris flows,this paper expounds similarity of the self-organized structure of debris flow mass. The self-organized critical system is a weak chaotic system. Debris flow occurrences can be predicted accordingly by means of observation at certain time scale and analysis of self-organization criticality of magnitude, frequency and time interval of debris flows.  相似文献   

14.
大桥沟泥石流运动特征及其对工程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桥沟泥石流为例,针对没有泥石流运动特征实测资料的情况,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泥石流、洪水、暴雨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采用推理公式、雨洪修正与泥痕调查相结合,将已知的不同设计频率下的暴雨特征值转化为不同设计频率下的洪水峰值流量,最终求出不同设计频率下的泥石流峰值流量、一次泥石流总量及输沙量等特征值;最后结合泥石流发生频率分析,对泥石流对工程的影响作出评价.此方法可为西南地区在没有泥石流运动特征实测资料的情况下分析泥石流对工程的影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用铁谱技术对钻井泵缸套活塞材料磨损试验及台架试验的监控,同时对在现场所取的工作泥浆中的磨屑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发现在钻井泵缸套活塞的磨损过程中所产生的磨屑主要是正常摩擦磨损磨屑、具有疲劳及粘着特征的磨屑以及少量的切削磨损磨屑。这三种磨屑的存在表明这对摩擦副间的磨损是疲劳磨损、粘着磨损及磨粒磨损等所形成的综合磨损。  相似文献   

16.
利用GIS分析辽宁省岫岩地区泥石流沟谷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泥石流的危害、形成和发生的条件.应用地理系统、趋势分析模型及熵变理论,分析了辽宁省岫岩地 区泥石流沟谷活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岩屑荧光扫描油气检测技术在镇泾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屑荧光扫描油气检测技术是通过岩屑成像,再对岩屑的荧光图像进行处理,含油岩屑以其所含烃类物质的荧光特性而显示出明显的可识别性这一特征,在图像中对其面积进行定量计算,并得到圈定范围内含油岩屑的荧光亮度和各色度分量值。对分析值进行处理,得到油气水层评价模板和含油性综合指数,与测试结果作对比,得出一定的产液预测。  相似文献   

18.
引入可变模糊理论中的相对差异函数,建立泥石流敏感性分析模型.选取内蒙古赤峰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区11条泥石流沟,确定7个主要影响因子即单位面积物源量、泥砂补给段长度比、主沟平均比降、山坡平均坡度、流域切割密度、主沟床弯曲系数和植被贫瘠率.利用优序图法确定因子的主观权重,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由博弈论确定各个影响因子的组合权重分别为0.19,0.14,0.19,0.10,0.09,0.18,0.11.计算分析得出,该库区11条泥石流的敏感性有6条为轻度敏感,5条为中度敏感.将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调查情况对比分析可知,11条泥石流沟的敏感度水平与泥石流实际发育情况相符,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藏东南帕隆藏布流域冰川型泥石流规模大、数量多。天摩沟是帕隆藏布左岸一级支流,最近20年多次爆发冰川型泥石流,重复堵江并形成长1.5 km左右的堰塞湖。冰川型泥石流事件爆发时间和规模的确定对山区泥石流防灾减灾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树木年代学方法,通过分析树木年轮损伤组织、生长抑制和释放动态,重建天摩沟60年来的泥石流事件的时空分布;从树木生长扰动强度等方面探讨泥石流的流动范围和沟道溯源侵蚀过程;并通过Wit指数进一步分析泥石流发生时间和日降雨及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摩沟在1965、1970、1976、2007、2010和2018年爆发过泥石流,与2007年以来的有记录的泥石流事件吻合,印证了通过年轮损伤组织、生长抑制和释放等参数重建泥石流事件的可行性;Wit指数的变化表明树木年轮的生长释放和抑制滞后于泥石流事件1-3年,并与泥石流规模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工布江达县公路沿线泥石流频发,对公路交通安全和县内各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为研究高海拔地区暴雨型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特征和潜在危险性,同时探索基于FLO-2D模型模拟泥石流的方法在高寒、高海拔、强地质构造地区的适用性,本文运用FLO-2D软件,以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典型公路泥石流——结底岗村泥石流为例,模拟泥石流泥深、流速等方面的冲淤特征,确定泥石流强度并划定危险性分区评价泥石流危险性。以公路沿线典型泥石流沟危险性的“点评价”为基础,通过分析公路泥石流危险分区以及与受威胁路段之间的拓扑关系,定量评估泥石流危险性,可以合理的预测公路泥石流的影响区域和危害程度,为工布江达县公路泥石流灾害分析、预警以及建设设计和公众疏散计划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