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提出了数字土地博物馆的概念及建设目标;然后从基础框架和基础平台两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数字土地博物馆由网络基础设施、综合信息平台、信息应用系统、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及技术支撑体系等部分组成,总体上划分为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管理、元数据管理、地理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等子系统;最后采用三层体系结构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并针对土地数据库异构现状进行数据库设计.该研究对于我国实施数字土地博物馆建设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促进我国土地资源信息共享与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是实现土地基础数据信息化管理的必要工作,为以后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严格落实各项耕地保护措施提供了根本依据。本文根据汉川市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实践经验简单介绍了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方法和基本步骤,以及所选软件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赵刚 《甘肃科技》2009,25(15):30-31,7
基于AcrGIS SDE操作引擎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软件,用南方CASS7.0和国源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籍数据进行采集、修改、存储和管理等建库工作,形成城镇地籍专题数据,在此基础上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土地权属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陈玲 《科技资讯》2013,(19):12-13
土地调查数据是国土管理的基础数据之一。本文结合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农村土地调查的实际情况,从数据分析、系统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GIS手段实现省级与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的有效管理,更好地发挥土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飞 《科技信息》2010,(7):378-379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土地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建立全国1:1万比例尺为主的县(市)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及时更新维护是实现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着重探讨了数据库更新的技术和方法,并以MAPGIS软件为平台,以陕西省山阳县为例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如实准确地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地形图,建立地籍资料,形成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实现动态控制,达到珍惜每一寸土地,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工作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土地管理与测绘档案关系密切,要加强土地管理,首先必须做好测绘工作.  相似文献   

7.
GIS支持下的城镇土地定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镇土地定级是城镇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福建省福清市区土地定级为例。就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镇土地定级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着重论述了GIS环境下土地定级基础图件库和基础属性数据库的建立、评价单元的生成、单元分值和单元总分值的计算及成果图的生成等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基础.作为21世纪高新技术的行业管理模式,土地信息系统融现代管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科应用为一体,代表了现代土地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市级数据库(农村部分)建设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转变和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Oracle 11G、MapGIS K9平台为基础,数据库建库、管理系统平台采用MapGIS K9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系统,完成崇左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数据库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以福清市县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系统为例 ,通过空间数据源调查和分析 ,建立土地空间数据的概念模型 (实体关系模型 ) ,并在此基础上定义空间数据库的逻辑和物理结构 ,建立县域中尺度土地利用数据库 ,为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时空分析和综合决策提供一个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家有关国土资源管理对土地利用数据的需求,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权属数据库,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快速、准确的土地利用信息,便于国土资源的管理和辅助决策。介绍了数据库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中数据录入、数据库更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是国土信息化工程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为推动“数字城市”的建设打下基础。该文探讨了利用ArcGIS软件构建县镀土地利用数据库问题,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论基础上,以ArcGIS为平台,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建库标准,根据阜新地区已有的土地资料,建立了土地利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并对数据库的更新方法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解决各种土地利用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化的基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识。本文主要论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作用以及作为信息化基础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学》2016,(6):957-961
实时监测土地利用情况、及时发现并遏制土地违法行为成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以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将多种类型的基础数据通过信息技术组织起来,通过分析土地执法巡查的业务需求和移动GIS技术的特点,形成了项目跟踪检查、施工过程检查、图形辅助和建设项目执法监察、地理信息共享的移动执法监察系统.为业务系统的宏观管理提供了现代化信息载体,实现了土地动态监管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提高了土地动态监管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窦芳明 《科技信息》2011,(8):I0221-I0221,I0223
阐述利用MapGIS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结合遥感资料实施动态监测管理,并运用GPS采集变更图斑数据用于数据库更新的应用研究成果,为土地利用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土地督察业务数据繁杂的实际情况,对督察业务涉及的数据进行了分类,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土地管理本底数据、专题业务数据、成果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预处理研究和数据库设计,提出了土地督察业务数据体系,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督察业务数据的目的.本文的研究对深入了解土地督察业务,科学管理土地督察业务数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房地产基础信息平台是在中德项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采用集中式数据库,以地-楼-房数据模型对全市房地产基础数据进行管理,通过交易登记和成果管理模块维护数据更新.上海市房地产基础数据具有精度高、全覆盖的优势,通过日常房地产变更提高数据精度和现势性.针对土地用途属性缺失的现状,尝试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判读进行采集.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在ArcGIS软件平台支持下,利用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通过分析数据库建设流程和目标,重点阐述图形要素入库、面积量算、专题要素的提炼和非空间数据的处理等过程.结合应用实例,对图形要素入库、面积量算两个关键环节进行说明.结果表明,该方法建设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规范性、实用性等为基本原则,以宗地属性数据库和宗地地价数据库等为信息来源,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在整合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等的基础上开发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以实现此项工作的一期自动化,日常管理更新动态化,从而推动土地工作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提高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增加土地使用成本是加强土地使用管理手段之一。确定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是加强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的前提;明确土地使用税纳税主体,是实现征收管理措施指向目标的基础;确定计税依据,明确税基,把握税源,是加强土地使用税征税管理的基础环节;合理划分地段等级,是加强税源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效组织收入则是加强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