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对玉林城区防洪现状勘察,玉林市南流江塘岸河河口至二环路桥段,两岸未设防洪设施,马鞍山枢纽建成后,上游形成一个水库,南流江水位雍高,严重威胁两岸城镇居民及农田。根据南流江防洪的近期与远期规划,以及玉林市城区开发的思路,结合河道左、右岸的地形地势、河道情况,从现场地形地貌、地质勘察,技术的可靠性、施工难易程度选定了适合该河段的南流江干流防洪堤及六珠陂河支流防洪堤,对堤身及不同类型护岸进行断面设计。  相似文献   

2.
采用地质测绘、地质钻探、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和水文地质试验的综合勘察技术对北京天开水库渗漏进行了分析评价。查明了古河道位置及空间特征、坝基基底地层结构特征、库区基岩的溶蚀裂隙发育程度及构造带产状、库区集中渗漏点和渗漏区。综合分析认为:库区内现代河道及附近覆盖层受蓄水后的潜蚀破坏,形成了一定漏水通道;副坝古河道内分布的卵砾石层也形成了水库渗漏通道;库区基岩层的渗漏区和集中渗漏点为水库渗漏的主要通道,呈北西—南东向贯穿整个库区并向库外延伸,其他小部分的渗漏可能是库水经岩溶裂隙向库区更深部的渗漏。研究成果可以为天开水库后续防渗工作和工程建设服务,同时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以为其他水库勘察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也为综合技术在岩溶地区勘察的广泛应用起到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地质测绘、地质钻探、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和水文地质试验的综合勘察技术对北京天开水库渗漏进行了分析评价。查明了古河道位置及空间特征、坝基基底地层结构特征、库区基岩的溶蚀裂隙发育程度及构造带产状、库区集中渗漏点和渗漏区。综合分析认为:库区内现代河道及附近覆盖层受蓄水后的潜蚀破坏,形成了一定漏水通道;副坝古河道内分布的卵砾石层也形成了水库渗漏通道;库区基岩层的渗漏区和集中渗漏点为水库渗漏的主要通道,呈北西—南东向贯穿整个库区并向库外延伸,其他小部分的渗漏可能是库水经岩溶裂隙向库区更深部的渗漏。研究成果可以为天开水库后续防渗工作和工程建设服务,同时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以为其他水库勘察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也为综合技术在岩溶地区勘察的广泛应用起到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4.
河流上修建水库后,由于水库对水流和泥沙的调节作用,使得进入下游的水沙过程发生变化.如洪峰流量减小,流量过程调平,水流含沙量急剧减小等,结果引起河道一系列新的调整变化,对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一些影响.以美国格伦峡水库为例,分别从下游水沙变化、下游河道冲刷及河道平面变化等几个方面对建坝给下游河道河流健康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价模型,根据格伦峡的实际情况对其对科罗拉多河河流健康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5.
三峡水库建成后对长江河床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江三峡水库是特大型水库.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由于水动力条件改变,引起水库上、下河段河流地貌发育过程的一系列变化,对环境产生如下冲击和影响:①基准面抬高,流入水库各条支流在入库河口区及以下区域迅速产生水下淤积,形成河口拦门沙和水下三角洲.②水库上游河道发生变形.水库蓄水后引起库岸变形,这种库岸变形可能延续几十年的时间,影响到库岸的稳定性、水库库区附近淹没浸没以及水库渗漏等.水库运营时清水下泄,引起水库下游河床冲刷以及下游河道变形,受影响最大的是武汉及其以上荆江河段.根据三峡库区的实际情况,认为影响最大、最应该立项和进行综合研究的问题有3个方面:第一,入库河流河口地区的水下淤积问题;第二,水库运营过程中引起的库岸变形及库岸的稳定性问题;第三,水库下游清水下泄河床重新调整时,对下游荆江等河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库放水对河道冲洗,使河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得到有效改善,无论是从单指标评价结果还是综合污染及有机污染指标来看,清河水库和柴河水库的春季灌溉期间供水,对改善下游河道水质的作用是很显著的。  相似文献   

7.
罗筱延  华小军  赵兵 《科技信息》2007,(33):313-313
综合分析三峡库区156m蓄水后,坝前水位受长江上游来水的减少及水库下泄流量的增大呈现不升反而微降的现象。通过库区各水文站实际收集资料,分析上游来水及水库运行、调度情况的影响,找出呈现负比降的原因。掌握三峡工程156m蓄水过程中库区水文河道变化情况,检验模型参数、验证模型试验成果、检验156m动库容回水曲线及反推糙率,更好地为长江三峡工程调度服务。  相似文献   

8.
可利用容量是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本文根据水环境容量数学模型,结合汾河水库的实际水情,建立了汾河水库的水环境数学模型,并在2001年~2010年10年期间在4个检测地点取样分析和结合期间的水文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对汾河水库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测算汾河水库及上游河道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⑴水环境容量方面,汾河水库上游河道能容纳的Ⅴ类污水最大为河道流量的26%,汾河水库最大容纳Ⅴ类水为每日41×104m3;(2)汾河水库上游河道的水土流失和库区本身的因素导致了库容量的降低,加之水库干流水质的不断恶化,导致了水环境容量的减弱.因此,强化汾河水库上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扩大库区容量是解决当前汾河水库水环境容量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黄玲 《科技资讯》2014,(10):239-23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对水库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勘察作为水库工程项目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重要性不客忽视.进行水库工程建筑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工程在开始建设之后的规划、设计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参数及依据.基于此,文中笔者就自身多年工作经验由水库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入手,对地质勘察的阶段进行划分,并根据实际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广大同行间相互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演变过程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河道型水库的特点,以三峡水库为例,对水库2002-2005年间的总磷浓度、总氮浓度、藻类细胞密度的监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结合库区内营养盐排放,对比了蓄水前后氮磷比变化情况.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河道型水库蓄水前后产生了由"河流型硅藻类到湖泊型蓝、绿藻类"的演变趋势,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河道型水库蓄水使水库总磷...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阐述高密度电法在水库坝后渗漏区勘察前期的应用,和与其他探测方法相比较的优越性,同时在为后期勘察提供先导作用的基础之上,能有效地提升勘察精准度、缩短勘察周期、节俭勘察成本,为评价渗漏区范围、定位渗漏层的深度和厚度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江汉平原堤防存在的问题与防洪减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多年在湖北省堤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荆江堤防和江汉中下游堤防存在的六大问题-堤防防洪标准偏低、湖泊调蓄能力降低、堤防安全性系数不高、沿堤老化的排水设施(涵闸、泵站)病险多、河道防洪系统存在缺陷、防汛抢险的通道局部不畅;提出了防洪减灾的措施-堤防加固、河道整治、水库调蓄、易发生洪水的低洼区及湖区建设规划、城市防洪以及非工程防洪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一维水沙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下泄流量与含沙量条件下三盛公水库下游河道的水沙输移规律,统计了河道的含沙量、累计冲淤量和河段沿程冲淤量,并计算了河道单位长度冲淤量,定量分析了不同河段的冲淤特点。结果表明:流量相同的条件下,进口含沙量越大,河道沿程淤积量和累计淤积量越大,但水库下游100km后水体含沙量逐渐趋于一致,与进口含沙量无关;水库的下泄流量和含沙量对下游河道的冲刷和淤积影响明显,下泄含沙量不大于3kg/m3时,下游河道以冲刷为主;水库至三湖河口河段冲淤变化受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影响明显,该河段冲淤平衡来沙系数在0.004kg·s/m6附近。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学》2016,(12):2012-2019
为了研究水库建成后库区水温的结构分布特征,以及下泄水温的变化,以云南省澜沧江拖巴水电站水库为研究对象,根据水电站库区丰、平和枯水年三种典型年的各项基础资料,运用EFDC三维水动力-水温耦合数学模型模拟计算库区水温分布及下泄水温,对比分析了下泄水温与天然河道水温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库建成后,3月前后库区垂向形成双温跃层结构,9月后第二温跃层逐渐下移至库底并消失;下泄水温与天然河道水温存在差异,全年水温温差减小.库区及下泄水温的变化将对水库周边及下游生态、农业灌溉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敏虹 《科技资讯》2013,(31):45-45
传统的河道、水库清淤方式,诸如挖泥船清淤、虹吸清淤、气力泵清淤等形式,具有明显的优缺点。新时期的河道、水库清淤方式结合传统方式的优点,创新提出小型河道、水库清淤装置、气举清淤装置,具有挖掘、清障、适用范围广、功能全的特点,在现代河道、水库清淤工作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6年4月—2017年3月,每月对丽水市黄村水库流域浮游动物(包括轮虫、桡足类和枝角类)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的生态特征、水库与河道中群落时空分布差异性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显示:该水域共检出浮游动物37种,其中轮虫27种,桡足类5种,枝角类5种.基于浮游动物群落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所调查的水体区域分为4类:上游河道、大洋水库、(两水库间的)连接河道和黄村水库.4类区域的浮游动物群落在种类、多样性、优势种、生物量及特有种方面特征明显.黄村水库、大洋水库和连接河道均从上游河道处来水,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却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表明浮游动物群落的构建过程与环境(局域物种分选过程)和空间(扩散限制)有着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17.
河道型水库动库容在实时洪水调度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动力学方法建立河道型水库库区洪水演进模型,解决实时洪水调度中的动库容问题.引入动态边界条件的概念,将计算过程分为模拟计算阶段与实时预报调度阶段,在实时洪水调度过程中根据计算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边界条件.利用河道型水库的实际库容(动库容)按静库容曲线反推求得水库的代表水位,根据代表水位准确地计算出水库的动库容.最后以水口水库为例,分析了水库动库容对实时洪水调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勘察、调查资料为依据,对直界水库坝基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坝基进行帷幕灌浆,坝后沸砂、涌泉现象消失,起到了良好的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通过对小型水库地质工程病险的主要因素及地质工程勘察方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就存在的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碧流河水库下游河道的现状防洪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缺乏实测流量资料的水库下游河道,利用一维河网模型系统MIKE11,采用多种工况组合,模拟计算并分析了碧流河水库下游河道主要断面的现状防洪能力。建模过程考虑水库调度与潮位等因素的影响:使用水库下游河道最新实测断面数据与网上遥感数据,参考设计资料,并结合计算经验综合确定计算模型参数。研究成果可为碧流河水库及其下游河道组成的联合调度系统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