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志华 《广东科技》2012,21(11):150-151
马关县布忙矿区位于马关县城,平距约10km,隶属马关县南捞乡。云南华联矿产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对该布忙矿区开展详查找矿工作,通过在矿区开展地质测量,基本查明矿区矿化发生的断层区域,根据矿化地质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在区内共圈出15个矿体,其中1个主矿体,14个零星小矿体(脉)。  相似文献   

2.
通过几年的野外勘查工作,大水沟矿区在找矿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矿区内圈定了2处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通过异常查证,目前发现了3条矿化蚀变带,圈出金矿体5条、铜矿体1条、钼矿化体1条、铅锌银矿化脉1条。其中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蚀变的碎裂岩中,对发现的矿体沿走向进行了槽探揭露、钻探深部验证控制,矿体沿走向、倾向具一定延伸,深部品位变富,与邻近五龙沟金矿田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说明该矿区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3.
龙铁矿区是河南近年发现的在型脉状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文章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的简单总结描述,阐述了矿区地质探矿工作的思路,探矿方法,强化了矿化率在探矿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会泽铅锌矿具有富、大、多、深、强、带、高等独特的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是一种新类型的铅锌矿床–会泽型(HZT)铅锌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似筒状、透镜状、囊状、扁柱状、似层状赋存于下石炭统摆佐组粗晶白云岩中,受北东向矿山厂断裂及北东向次级断裂控制。本文从基础地质入手,对矿区外围红石岩勘查区的野外地质填图,圈定矿化蚀变带,对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蚀变类型、蚀变的分带规律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浙江绝大多数萤石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呈脉状产出,矿床勘查研究程度较高,为探讨矿床勘查深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通过145个典型矿床统计表明,浙江萤石矿床的勘查深度一般为100~300 m,主矿体的长深比(走向长/倾向延深)平均值为2.10。不同的容矿构造、矿床规模,主矿体的长深比差异较明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确定萤石矿床最佳勘查深度的思路,小型矿床及大部分中型矿床勘查深度宜控制在300 m以浅,大型矿床及少数中型矿床可参照主矿体长深比范围值,初步确定勘查深度范围,再结合矿化垂向分带等地质特征,确定合适的勘查深度。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6,(7):1135-1139
黔西北赫章亮岩Pb-Zn矿床位于川滇黔Pb-Zn成矿带,勘查表明该矿床具有中型以上找矿潜力.本文对亮岩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矿区坑道编录及室内研究表明:1石炭统黄龙组(C2h)为矿区赋矿层位,矿体赋存于白云岩与白云质灰岩接触界线的角砾岩化带,具有明显的MVT型矿床特点;2从矿体中心向外,蚀变由方解石化过渡为白云石化;3北北西向断层与地层复合控矿特征明显.上述认识可为本区矿床成因机制研究及勘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黔西北铅锌成矿区成矿体系研究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7.
普朗铜矿主矿体外围的找矿方向主要集中于矿区东部和北部。东部寻找受构造裂隙控制的大脉状矿体,北部寻找与斑岩型铜矿相关的铜、铅锌等矿体。  相似文献   

8.
该矿区矿床类型为构造控矿的热液脉型铅锌铁矿.综合运用EH4电导率成像技术和地球化学方法,综合解释推断铅锌铁矿化异常7处,矿化异常3处与已知钻孔得到证实,其余4处找矿前景较好.这为该矿区外围和深部探矿提供了依据,确定了云南地区找热液脉型铅锌铁矿的有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0):4880-4883
通过对兰坪金顶铅锌矿的最新野外调查以及相关的钻孔资料发现,膏盐在地表以及地下的产出形态与铅锌矿体密切相关。通常矿化程度高的主矿体部位膏盐也特别发育,盐丘底辟也影响着矿体的矿化蚀变分带,矿石特征以及矿物组合从盐丘的中心向矿化围岩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同时,铅锌矿床所需大量的H2S主要是以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成因(TSR)形成的,矿区地层大量的膏盐体是H2S的主要物源。  相似文献   

10.
白马厂铅锌矿床地处川滇黔毗邻区成矿域之滇东北成矿带的中西部,北西侧紧邻滇东北地区重要的大型铅锌矿床—茂租铅锌矿,是区内极具找矿潜力的铅锌矿床。矿区已有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研究工作基本空白。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研究表明:(1)矿体主要赋存于灯影组上段(Z2dn2)白云岩中,寒武系筇竹寺组(∈1q)、渔户村组(∈1y)为矿液运移的良好屏蔽层。(2)矿体按产出特征分为2类:①层状、似层状矿体,主要以闪锌矿为主、伴生少量方铅矿;②脉状矿体,主要以方铅矿为主,局部见闪锌矿。(3)构造(褶皱、断裂)与地层复合控矿特征明显。以上认识可为本区勘察找矿及矿床成因机制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为滇东北地区铅锌成矿体系的研究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11.
汉源县铜厂河铅锌矿,以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产出和矿体小、硫铁—铅锌共生为特征。铅锌矿床主要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三岩性段(Z2d3)中,矿体的产出部位集中于正断层及层间破碎带内,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等因素控制。通过对铜厂河铅锌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分析,并与邻近矿区对比,认为该矿床为层控型沉积—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2.
郭俊湖 《甘肃科技》2020,(20):24-26+7
文章利用新的勘查成果,白露窑金及多金属地层、矿区构造、围岩蚀变、矿体特征及矿石类型进行归纳总结,获得如下认识:(1)晚期的花岗岩脉附近及北西向断裂带附近是寻找同类型矿产的构造标志;(2)三叠系滑石关组第二岩段是该区内的赋矿层位,为寻找该类型的金及多金属矿的地层标志;(3)区内的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碎裂岩化及糜棱岩化是区内的矿化蚀变标志。  相似文献   

13.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是新发现的位于冈底斯中段的大型铜(金)矿床.其矿化围绕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石英闪长玢岩及其环带状蚀变带分布.薄片研究表明:矿体由内至外主要发育钾硅酸盐化、强烈硅化、绢云母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形成了大范围的矿化.雄村铜(金)矿与矿区北西向构造带上多处矿体的特征相似,为一由角闪石石英闪长玢岩杂岩体侵入而形成的斑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卢氏县葫芦山铅锌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南缘,秦岭地槽北部。矿体位于熊耳岭岩体西侧、后店—寇家沟向斜两翼宽坪群四岔口组下段(Pt2s1)地层中,呈脉状、透镜状分布于向斜两翼次级小断裂中。通过对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体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矿体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综合控制,为熊耳岭岩体晚期形成的富含铅锌元素的成矿流体沿后店—寇家沟向斜向西运移,并在富含成矿元素的宽坪群四岔口组下段(Pt2s1)地层中进一步富集,最终在两翼次级小断裂中沉淀下来形成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15.
盐田桥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湘东金银铜铅锌成矿带,区内北东向隆起带活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区域性长寿—衡阳—观音阁断裂带是区内主要控矿构造,它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矿体全部分布于硅化构造角砾岩带膨胀部位内。目前地表已发现1条铅矿体,深部探获20条铜盲矿体、8条铅盲矿体和34条钨盲矿体,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产出,其中主矿体Cu1具中间向西南、西北侧伏20°特征。根据区内控矿条件、成矿规律及矿体侧伏特征的综合分析,结合近几年勘查成果,提出了该区下一步找矿方向主要在中深部及32号勘探线往西南方向矿体侧伏方向。  相似文献   

16.
矿区地处甘肃北山地区,出露地层有奥陶系,二叠系,新近系和第四系,侵入岩主要为加里东期英云闪长岩,与本区铅多金属矿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矿体的空间分布位置,矿区内圈出了1个矿化带,4条铅多金属矿体,矿化体1条,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北西向的断裂破碎蚀变带中。区内断裂构造破碎带是区内明显的找矿标志,区内褐铁矿化、赤铁矿化蚀变发育地段更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在查明矿区地质背景前提下,确定了宽坪群四岔口组下岩性段为找矿目的层。控制了6km长的铁矿成矿带,大致圈定了15条矿化体、7个矿体。查清了矿体规模、矿化类型、矿石质量及伴生元素等地质特征。探明和提交了1处小型磁铁矿矿床,成因属沉积-变质型;矿石属易磁选的铁矿石类型。钻探勘查的绿色环保、高质高效;采芯率高,取得了较佳的成果,是探矿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8.
震旦系灯影组为滇东北富铅锌矿的重要产出层位之一.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总结了震旦系灯影组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认为该类型铅锌矿床中的工业矿体主要赋存在灯影组上段上下亚段两个含矿层,目前发现两类矿体:层状矿体、脉状矿体.层状矿体具有一定的赋存部位和赋矿岩性特征,脉状矿可切穿灯影组全部岩性段常形成"上层矿-下层矿-脉状矿"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灯影组中的铅锌矿床应为今后滇东北矿集区中找矿潜力巨大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9.
马坞金矿分布于岷—礼金成矿带的东部,距中川岩体5 km左右。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和地球化学测量,获取丰富的矿床地质特征数据,系统分析了马坞金矿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围岩蚀变以中—低温热液蚀变为主,蚀变强度与金矿化强度呈正相关;极化体与已知矿化蚀变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矿区共圈定6条矿脉,沿走向及倾向具有尖灭再现、局部膨大缩小的特点,总体呈脉状、似板状、局部为大的透镜体状等,沿裂隙发育的矿脉金品位较高。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交代结构、碎裂结构、压碎结构、揉皱结构及交代残余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条带状、斑点状、(网)脉状、角砾状、蜂窝状等构造。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控矿因素。建立了马坞金矿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矿区、矿区东部、南部及外围等四个方面的找矿方向,并分析了其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甘肃竹林坡铜矿位于秦岭褶皱系礼县-柞水冒地槽褶皱带中段东部,秦岭东西向构造带与天水-武都隐伏基底深断裂的交汇复合部位,矿体受北西向冲断层的次级张性断裂或裂隙的控制,赋矿岩石为碎裂石英脉。矿化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硅化、孔雀石化、褐铁矿化、碎裂岩化等。地球化学具Cu-Ag-Pb元素组合异常特征,对铜矿勘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通过对区域地质构造和矿区铜矿化特征研究认为,矿化成因为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铜矿,构造碎带和石英脉的广泛发育,说明了竹林坡铜矿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提出了本地区该类型铜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