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加快发展科技情报工作服务区域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德方 《广东科技》2006,(12):I0002-I0003
科技情报工作作为我国科技发展中的“尖兵、耳目和参谋”,曾经在“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在今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战略背景下,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11月中旬在广州举行的中南地区科技情报所长会议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贺德方所长针对新时期情报工作的定位、趋势做了深刻的阐述,并指出了科技情报服务区域创新的主要方向和核心内容。本刊现对贺德方所长的发言进行了整理,井节选其主要内容,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方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多年来在为地区科技经济发展服务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淄博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积极构建服务体系,紧紧围绕全市科技经济工作大局,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新机、市场导向、效益第一"的经营理念和"突出主业、多元发展、创造价值、壮大实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技情报工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实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中,需要充分发挥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论述了科技情报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实现科技情报事业创新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科技情报作为科技发展的前沿“触角”和“参谋”,在科技竞跑中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对科技情报工作及科技情报人才队伍建设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调研整理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国家级、省级科技情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总结借鉴其先进做法,为广东科技情报机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情报战略人才队伍,支撑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关于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思考和建议银恭喜科技情报信息工作作为科技服务机构的重要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它的兴衰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科技情报信息工作功能、促进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发展,这是摆在我们科技情报工作者面前的新课...  相似文献   

6.
<正>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在一定区域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在政府的参与调控下共同构成的一种新的创新组织形式。平台集聚区内优秀的科技创新资源,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构建完善的区域平台体系、提升平台创新能力,是实现区域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平台建设亦是政府实现科技创新服务职能转变的战略选择。平台作为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在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平台体系实现了政府通过"短、平、快"方式支持项目技术研究开发,与通过持续、稳定方式支持区域科技创新条件改善的有效结合,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创新方法在流程型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天冠的创新之路人类发展和科学技术演变的历程表明:重大的历史跨越和重要的科技进步都与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方法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所作的报告中,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智库建设背景下,科技情报机构面临着智库化转型发展的现实问题。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我国科技情报机构发展现状、转型困境和国内外智库的发展形势,提出新形势下科技情报机构的转型发展过程要从功能再定位、智慧情报、智库化组织运行和协同创新体系4个方面出发,坚持"回归情报,服务决策"的战略思考,实现情报机构从"信息库"向"思想库""知识库"的转变。研究表明:科技情报机构的智库化转型发展是情报服务升级与智库建设不断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12,21(10):10-10
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科技情报机构是连接政府、信息资源机构、行业和区域的重要纽带,通过科技情报机构,可以将一方的信息透过科技情报机构的基础条件平台、特色服务、公益服务等形式输送到其他三方而使资源配置更加规范化,利益最大化。该文阐述了科技情报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地方科技情报机构服务区域科技自主创新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市)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相对完备的综合经济体系,具有完整的一、二、三产业部门,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同时,创新型县(市)的建设也是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内现有创新评价指标研究的经验,结合我国基层政府考核指标,在我国现有统计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苏省苏南地区14个县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为基层科技创新工作中的创新活动、创新组织和创新资源等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确保"十二五"末江苏省建成创新型省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科技情报机构中,科技情报服务工作是能够为用户提供情报的一项关键工作。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数据的全面收集、存储以及分析,能够反映现阶段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成果。基于科技情报服务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着重分析了现阶段科技情报服务创新模式,进而提出科技情报工作人员要构建协作、高效的团队;在科技情报服务工作当中引入大数据技术,构建多层次的立体式服务模式。在当下的科技情报服务工作中,充分地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情报收集的效率,同时也应该注意互联网对信息安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以服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型安徽建设为主线,创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方式,坚持好中求快、稳中求进的方针,扎实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显示,2012年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上升6个位次,由2011年的第15名跃居第9名,居中部第一,是全国排名提升最多的省份,也是一、专利创造助力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4.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是决定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而河南省作为中国中部经济总量最大、人口最多的省份,其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对于中国中部的可持续创新能力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国科技部对于中国各省份间创新能力的报告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客观地识别分析出了河南省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建设中现存的主要问题以及简要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区域科技情报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技情报工作的结构和服务指向的角度,本文介绍了区域科技情报开发的具体内容,并提出了搞好区域科技情报开发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方式,传统的科技情报难以适应新形势的信息需求。为此,科技情报工作应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以客户需求为引领,以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依托,以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科技情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211工程"二期的全面启动,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验室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人才、出高水平成果、服务经济建设的主要场所.抓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余姚市认真贯彻中央"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组织者和  相似文献   

19.
前言     
物质、能源和信息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信息又是下一世纪的战略资源。科技情报(信息)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事业无论是在刚成立,还是在当今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时,都为我国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国家领导人一直关注、重视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1956年我国制订国家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科技情报工作就被列入57项计划发展当中。聂总在60年代提出,科技情报机构应该是领导的参谋、耳目、尖兵。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从战略的高度为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一、科技情报专业化服务的内涵与需求(一)科技情报专业化服务的内涵专业化是事业做强做大的基础,科技情报工作本身是专业化很强的工作。从区域科技情报服务的需求角度看,科技情报专业化服务包含信息资源与方法、工具、研究对象和需求应用等,形成了专业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