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阿拉伯语被公认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个语种,而阿拉伯语法则是其难点的最好体现。在阿拉伯语的发展史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即阿拉伯语法界的杰出人物几乎均为非阿拉伯人,正是这些非阿拉伯人的努力,阿拉伯语语法才得以尽早成型和完善。本文在几个重点语法学派的基础上,介绍部分著名的非阿拉伯人语法学家,并阐述他们的语法成就。 相似文献
5.
耶路撒冷牵动所有阿拉伯人的神经;西方大公司可以漠视巴勒斯坦人的要求,但在整个阿拉伯世界面前不得不认输。9月13日,美国沃尔特·迪斯尼公司总经理麦·克尔·伊斯奈尔打电话给"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马吉德,对以色列政府在该公司即将举行的一次展览会上公开宣传"耳卜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一事表示道歉。一幅宣传招牌惹风波迪斯尼公司以制作儿童动画片著称于世。为迎接第二个千年的到来,该公司决定于9月30日在其下属的爱普科特中心举办一个历时巧个月的大型展览会。爱普科特中心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儿童乐园,以色列政府捐献180万美元在展览会上获得一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个犹太人国家,但除犹太人外,以色列还有为数众多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翌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紧接着爆发了第一次阿以战争。其间,大约有3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迫逃离家园。在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只剩15万人。这15万人阿拉伯人及其后代就成了以色列籍阿拉伯人。由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人口出生率很高(达42‰),因此目前以籍阿拉伯人已增至75万,占以色列全国总人口的18%。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人的“忧郁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战争”最近英国《经济学家》有篇文章称,布什的“倒萨”战争实质是一场“改革战争”,在美国的宏大战略中,伊拉克仅仅是一个开端,美国的最终目标是改造整个中东,建立一个“新中东秩序”。事实上,早在去年就有许多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点。9.11后,美国不仅对其安全和外交战略进行了重新审视,将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毁伤性武器扩散上升为最重要威胁,并且对美国的中东政策进行了检讨。布什政府第一次将阿拉伯国家的民主改革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直接挂钩。2月26日,布什就未来中东政策发表演讲,对“倒萨”目的做了迄今为止最明确… 相似文献
8.
9.
蓝琪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在我国史书上称阿拉伯为大食,它的崛起大致与我国唐朝同时.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团结、组织阿拉伯人消除了政治上四分五裂的状态,实现了政治统一.到哈里发欧麦尔(634-644)和奥斯曼(644-656)执政期间,阿拉伯人开始了对外扩张.在灭亡波斯后,阿拉伯人开始了对中亚的人侵.阿拉伯人对中亚的征服可划分为三个阶段,67y-705年的30年间是初期的征服.公元61年群阿维叶建立倭马亚王朝之后,以巴士拉为基地花了近几年时间(633-671)彻底征服了波斯东部的呼罗珊地区.6D年以后就以呼罗现为基地,派兵越过阿姆河(… 相似文献
10.
12.
13.
1956年年底,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交给艾森豪威尔的一份秘密备忘录中,担心英法侵埃战争失败后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加强,会形成“对西方的主要威胁”。因此他建议,美国的“主要任务”是要“克服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加强”,否则,美国就无法在中东“填补真空”。“艾森豪威尔主义”就是根据这个“蓝图”设计出来的。人们看到,美国的侵略矛头不是针对某一个阿拉伯国家,而是指向全体阿拉伯民族,目的是要打开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缺口,从阿拉伯人内部来击溃阿拉伯民族主义。但是,美国的这种企图是肯定地不会成功的。杜勒斯的悲哀正在于:他既不懂得历史,也不懂得时代。去年叙利亚局势的发展再一次表明,阿拉伯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4.
戴小江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1):73-77
阿拉伯人征服中东后,农业获得普遍的恢复和发展。中东农业的发展得之于阿拉伯帝国建国后比较安定的环境,哈里发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城市的兴起和繁荣,更主要的是由于中东农民所受的各种依附程度,剥削程度相对要比同时期西欧农奴和中东前伊斯兰时代的农民轻,因而生产积极性较高。正是在广大农民辛勤劳动的基础上,8世纪中叶,中东农业进入繁荣时期。10世纪晚期以后,推动农业发展的原因不复存在,中东农业由此衰落。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文化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行为。语言不可能离开一定的文化背景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思想和行为。分析各种语言现象可以了解隐含于其中的文化因素。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揭示阿拉伯语词汇所折射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