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欧盟科技政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失去了在科技领域的优势地位,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西欧加强了在科技领域的合作,走出了一条联合自强的道路。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盟逐步形成了共同的科技政策,并制订科研规划,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提高了欧盟的科技和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2.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现有16个成员国,成立于1949年4月,是战后美国为了在欧洲维护霸权地位、遏制苏联而联合西方国家建立的一个军事政治组织。在冷战年代,以关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1954年建立)在欧洲集结了大量军事力量,一直处于严重对峙局面。进入90年代,随着东欧巨变、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新形势下.北约为了存在下去,并继续在欧洲安全方面发挥支住作用,对联盟的性质、职能和军事战略作了重大调整: 一、转变性质和职能。扩大政治职能,由军事政治组织变为政治军事组织。以往北约主要依靠军事力量“确保欧洲的安全与稳定”,今后则主要通过与前华约  相似文献   

3.
<正>"是时候加强欧元区最大改革了。……当前的缺陷必须修正,以使欧元区保持经济繁荣和充满希望。更广泛地说,要阻止欧洲滑向不满和分歧。我们必须协调欧洲利益和具体国家间的利益。……一个强大的欧元区应该成为深化欧盟的核心。"——摘自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和法国经济部长马克龙2015年6月4日在英国《卫报》上的联合撰文  相似文献   

4.
鲁超 《科技潮》1994,(7):50-52
50年代,美国工农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2份额,真正称得上是世界经济的"超霸",在工农业各个领域与行业上都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进入70年代、80年代,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堀起,欧洲的发展,美国在经济上的绝对优势地位已不复存在了。80年代后期和其它主要工业国家一样,美国也进入经济发展的低谷时期。然而进入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不  相似文献   

5.
自1985年12月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决定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以来,它的建设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其发展趋势亦已“不可逆转”。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意义已远远超出欧洲共同体本身的范围,它对欧洲、世界乃至中国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战略考虑和进展情况欧洲共同体决定建立统一大市场是经过长期酝酿和反复磋商后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有其长远的战略构想。总目标是增强实力,振兴西欧,重建西欧在国际上的地位。具体设想是: 1.促进西欧经济和科技发展,增强同美国与日本的竞争能力。欧洲共同体自1958年建立以来,经过50~60年代经济的迅速发展,70年代开始陷入滞胀和衰退,平均增长率从60年代的4.8%降至70年代的3%和80年代上半期的2%,落后于美国与日本。在科技上,西欧也被美国和日本远远抛在后面,尤其在信息技术同生物工程这两个关键领域,  相似文献   

6.
欧洲货币单位全称是European Currency Unit,简称ECU,其前身是“欧洲记帐单位”。70年代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瓦解以后,西方外汇市场动荡不已,共同体国家的汇率联合浮动制受到频繁冲击,于是法国和西德提出了建立欧洲货  相似文献   

7.
七十年代以来,西欧与美国在对苏联政策、安全战略、经济政策及与第三世界的关系等问题上的矛盾分歧日见尖锐,使西方联盟面临严重局面。西方联盟能否经得起一次次的危机震荡,欧美关系是走向分崩离析,还是保持基本稳定?对此,西方学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西德作者彼得·本德尔在他的专著《意识形态的结束》(即《盘根错节的欧洲》)中认为,欧洲正在发生变化,东、西“两个阵营都在瓦解”,盟员与各自的盟主开始疏远。因而,今日欧洲应该也可以推行一项“为欧洲着想的政策”,以求逐步实现“欧洲的欧洲化”。  相似文献   

8.
研究人员发现,从70年代以来,欧洲公众对移民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强硬。有人认为,把公众对移民的敌视态度不断曝光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说明这种观点是怎样形成的。来自欧洲南部国家的研究人员于6月5日在巴黎召开会议,他们通过对媒体这面反映公众舆论和政治言论的镜子的分析,提出一些令人感到不安的结论。会议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涉及移民研究的社会变革管理计划(MOST)委员会与法国《地中海汇流点》杂志联合主  相似文献   

9.
社会党是长期活跃在欧洲政坛一支重要政治力量,战后多个国家的社会党多次单独或联合上台执政,社会党在经济、社会、安全、外交等方面的主张有鲜明的特点,对欧洲一体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欧洲一体化的倡议者、推动者、参与者、决策者。在当今的欧洲政坛上,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等社会党仍处于执政或参政地位,对欧洲,并活跃在欧盟委员会等各个机构中,对欧盟决策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英 《甘肃科技》1999,15(2):8-9
科技对推动美国新经济的作用及对我们的启示暨南大学经济系李英美国新经济是指美国自90年代以来呈现出的高经济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和低财政赤字并存的长期经济增长现象。在东南亚金融危机频频发生,欧洲经济增长迟缓,日本经济困难重重的时候,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精力充沛的马克龙入主爱丽舍宫,法国迎来了一位充满改革雄心、坚定捍卫欧洲一体化事业的总统,他既想化解欧盟和欧元区的危机,又想通过创新求变来提振法国的经济。然而,理想与现实是有很大差距的,他改革欧盟的主张一提出,就遭到了德国和欧盟的质疑。"默克龙"在欧盟改革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众所周知,法德轴心是欧洲一  相似文献   

12.
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战后40多年里,以西欧为主体的欧洲一直在为联合自强而努力着。尽管联合的道路曲折多艰,欧洲始终朝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前进。罗马条约和欧洲联盟条约标志着联合发展的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1957年3月,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  相似文献   

13.
花卉融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于一身,我国的花卉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恢复和发展,已经成为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花卉产业从全世界花卉业发展形势看,全球花卉销售额已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1000亿美元,发展到如今3000亿美元的规模。目前,荷兰联合了以色列等国家的力量,正在构建花卉产销的“航母”,依托欧洲市场向世界扩展。日本是世界上三大花卉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鲜花交易国之一,年消费花卉66亿支,进口量每年以15%的比例上升。全世界花卉业已形成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市场、以美国为主的北美市场、以日本为主的亚洲…  相似文献   

14.
“欧洲意识”的培育是欧洲联合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欧洲意识”与“民族意识”都是人们对地域性共同体归属和忠诚的一种情感。正如“民族意识”是维系近现代民族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情感基础,“欧洲意识”也是将欧洲民众集合在一个超国家新共同体内的必要的精神支柱。促使当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与决定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相似的,近代“民族意识”形成的途径和方式也是在“欧洲意识”培育过程中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5.
张世芳 《华东科技》1998,(12):16-17
本文拟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探讨。 我们知道,不同的理论工作者对社会大系统的认识也是不同的。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把社会大系统分解为政治、经济、思想意识三个子系统(图一)。比如旧中国的政治为官僚政治,经济为封建地主经济,思想意识是儒家学说;在欧洲,政治是国王、贵族与教庭的联合,经济为封建领主经济,  相似文献   

16.
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始于50年代。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通称巴黎条约),于1952年7月生效.正式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为欧洲的联合奠定了基础。 1957年3月,上述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通称《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生效。罗马条约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欧洲共同市场,实现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通。 1965年4月.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  相似文献   

17.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是建立在现代化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供销社市场体系的改革,也正是把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作为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模式。因而,横向经济联合和供销社市场体制的改革,有着共同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横向经济联合,促进洪销社市场体系的改革;而供销社市场体系的改革,又推动着供销社市场的进一步联合。本文仅就供销社市场横向经济  相似文献   

18.
对条约的辩论反映出人们对转让国家主权的担心。丹麦公民投票否决条约使欧洲联合进程复杂化。去年年底,欧共体12国首脑聚会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共同签署了被称为"欧洲一体化发展的新里程碑"的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以下简称马城条约)。按照规定,这两个条约还需经过各国议会批准明年1月1日方可生效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世界》2008,(4):96
欧洲是近代科技的发源地,从16世纪到20世纪的400多年时间里,欧洲的科学和技术一直居于世界领先位置,主导和引领着人类科技的发展,缔造出许多对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也同时成就了一大批科学大师。只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崛起,以及欧洲战乱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世界科学中心向美国转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20.
《创新科技》2012,(6):7-7
即将离职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对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大举投资可以支持世界经济的需求,为欧洲实施改革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