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主人睡着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又吵吵起谁当老大的事了。耳朵说:“我是主人身上最有用的东西,如果没有我,主人能听得见声音吗?”眼睛说:“光听有什么用,如果没有我主人还看得见东西吗?还不早就掉进陷阱里摔死了。”鼻子正要说话,不料让嘴巴抢了先。嘴巴说:“你还有份说话?主人脸上就数你最没用了。每天在我身上喷臭气,难闻死了。还有每天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像头死猪一样。烦死人了。”鼻子生气地说:“你们都没有我的作用  大。如果没有我,主人还能生存吗?我每天为主人呼出二氧化碳,把氧气传送到大脑里去,主人才能活到现在…  相似文献   

2.
    
一群狼被猎人赶进了一个洞里。猎人在洞口安装了一只兽夹,哪只狼先出洞就会被兽夹夹住。不过,其余的狼就可以逃脱了。狼群在洞里饿了一天一夜,它们讨论谁先出洞的问题。老狼说:“我年岁最大,我先出洞不太合适吧。”小狼说:“我的年龄最小,不该我先出去。”母狼说:“我还有三只狼崽等着我喂奶,你们忍心饿死它们同学阅读吗?”一只跛脚狼说:“我已经负伤了,应该照顾我。”只剩下一只壮狼了,它说:“我可以先出去。不过,如果我最后冲出去,我可以为大家报仇,去咬死猎人。”几天后,猎人从洞里拖出一只又一只饿死的狼。狼,本来是很智慧、团队意识极…  相似文献   

3.
一位议员有意要打击反对派的某一位议员,他知道这位议员的家世很低微,是个兽医出身。他故意在大家面前,大声地对他说:“听说你以前是兽医,这是真的吗?”以至许多人都吃惊地将目光移向这位被攻击的议员。但是这位议员却从容自若,挺着胸膛说:“是啊!我现在仍然是兽医,你是不是有毛病,我可以替你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东东缠着爸爸讲故事。爸爸讲了一个正确使用词语的故事。一天晚上,爸爸单位开会,由于内容多,会议开了好几个小时。后来由一位领导做总结发言,他的最后一句话是:“现在时间不早了,请大家回去安息吧。”大家陆陆续续走出会议室,可大家都怏怏不乐。爸爸问东东:“大家为什么都不高兴呢?“是会开得太久了吧。”东东说。爸爸摇了摇头,说:“是这位领导一个词用得不妥,这个词让人好像吃了一只苍蝇,你说大家能高兴得起来吗?”  相似文献   

5.
犯错的狗     
正一只狗把主人的一只大母鸡咬死了。主人很生气,拿着棍子把狗追打了一气。打累了,主人想:反正大母鸡已经死了,再说为了一只大母鸡也不值得把一只狗打死。看着躺在地上的大母鸡,主人对狗说:“反正大母鸡已经死了,你也挨了打,你就把大母鸡吃了吧。”狗心里正在惭愧呢,听到主人的话,还以为是主人逗它呢。但主人真  相似文献   

6.
天气炎热,但老黄牛一大早就起了床,跟着他的主人到水田里去,因为他要帮主人拉犁耕田。老黄牛不怕苦不怕累,主人很喜欢他,常常对别人说:“要不是老黄牛为我辛勤地劳动,我家的水田不会丰收的。”村里的人听了,也认为老黄牛是好样的,他们常说:“我们这些农民靠的就是老黄牛这样忠厚的朋友。”自己的劳动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老黄牛的心里特别高兴。一天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真热!主人到一棵树下乘凉去了,老黄牛也被放在田埂边歇  相似文献   

7.
顿悟     
从前,有位樵夫生性愚钝,有一天他上山砍柴,不经意地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于是,他上前询问:“你到底是谁?”那动物开口说:“我叫‘顿悟’。”樵夫心想:我现在就缺少‘顿悟’呀!把它捉回去算了!这时,“顿悟”说:“你现在想捉我吗?”樵夫吓了一大跳:我心里想的事它都知道!那么,我不妨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趁它不在意的时候捉住它!结果“顿悟”又对他说:“你现在又想假装不在意的模样来骗我,等我不注意的时候将我捉住。”樵夫的心事都被“顿悟”看穿了,所以就很生气:真是可恶!为什么它都知道我在想什么呢?谁知,这种想法马上又被“顿悟”发…  相似文献   

8.
《木兰诗》中有这么两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按字面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这就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经历千百残酷战斗死去都是将军,而从军十年胜利归来的却都是“壮士”呢?其实“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在这里互相渗透、互相说明,意义上是合指的、兼顾的.作者为了求得诗句的统一、音调的和谐才分开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叫“互文”,就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文的意义互相交错、补充。“将军百瞻死,壮士十年归”的意思应是:“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言学在对中国传统语言研究进行评价时,经常会提出这样的一条批评,即说它只重视字,不重视词,存在把文字中的“字”当作语言中的“词”的倾向.因此,怎样评价古代以文字为主要对象的语言研究,也就成为总结、继承古代语言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以多为词”的语言单位观提出这种批评的人首先是在词与字之间划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异域,把语言与文字看作是毫不相关的两个东西,特别是把汉字看作是游离于汉语之外,可以任意替换的一种文字。而在古代、人们已经看到,汉字不再是一个单纯作为一个视觉符号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而是它…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lO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相似文献   

11.
讲台上的花     
一天,老师带来一盆花放在讲台上,说:“同学们,为了改善一下教室的环境,我今天带来了一盆花,就放在这个讲台上,希望同学们主动为它浇水。为了不让大家每人都浇一次使它淹死的事发生,我希望同学们轮流给它浇水,顺序你们自己定,双休日我来照料它,可以吗?”“好!”台下异口同声地喊道。老师听了欣慰极了,又说:“那这件事就这样定了,谁也不许偷懒喔!”老师顿了顿,这才开始上课。下课后,班长对同学们说:“现在大家到我这里来排顺序,自己选,来晚了就没得选啦!”话音刚落,大家都涌到了班长的座位前,抢起了顺序来。有一个成绩很差、性格孤僻且经常遭…  相似文献   

12.
隐身术     
我一个人待在这间空空的屋子里已经三天了。三天了,我没吃什么东西,或者说吃不下。自来水滴嗒地掉着,我没有关紧它的冲动,我坐在椅子上,慢慢闭上眼,想着三天前的水声。“现在还有谁相信什么隐身术?”我对一个上门推销产品的男子答道。很可笑,他推销一种可以隐身的药水。“这是真的?”“可能吗?别唬人了。”“你……我们进去谈谈好吗?进去谈谈?”“好吧,你进来吧。”他随我走进客厅,然后不客气地找了个椅子坐下,然后将他那只手提箱嘭的放在桌上。“你轻一点……”他一面打开箱子,一面冲我说:“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譬如我这些药吧,它…  相似文献   

13.
词义的演变往往反映出社会的变革,“百姓”一词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不同时期,词义发生了从表示达官贵族,到被统治的平民,到社会的主人的文化变迁。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特别长,而新社会才有几十年的历史,时间尚未褪尽“百姓”一词里的封建色彩,因而,我们在使用这个词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个词的文化积淀,以免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养一条金鱼     
瑞典的小学里有这样一堂课。老师会让每位学生买一条金鱼,然后带回家养起来。每天,老师会问孩子们:“你们的金鱼快乐吗?”持续一月后,许多孩子养的金鱼都死了。老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金鱼为什么会死呢?”孩子们不知道。老师告诉孩子,每条金鱼都有寿命,如果它是快乐的,可以活得很长。如果它是不快乐的,那么它只能活一个月,甚至更短。孩子们问:“如何让金鱼快乐呢?”老师说:“那很简单,每天给金鱼换水,给它吃不多也不少的食物。食物太多,它会胀死,太少,又会饿死。还要在玻璃盆里放入水草,让它觉得自己生活在江湖里,最好还应有一条小鱼陪伴…  相似文献   

15.
石油是从地层里开采出来的、沉睡了百万年以上的液态能源。如果有人说“石油可以栽种出来”。也许会被认为是“天大的笑话”。不过,我还是要忠实告诉你,现在世界上有的国家,已经有栽种“石油”了!而且还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呢1 1955年以前,人们还只知道有天然金刚石。可是,一旦查明这种宝石的物质成分并掌握了它的制造工艺以后,也就可以大量人工生产了。今天,人造金刚石的产量已远远超过天然金刚石,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相似文献   

16.
气长永续     
自史玉柱“多元化”失败以来,“多元化”在业界一直是个“坏词”,现在大家都忌讳用“多元化”这个词,改称“转型”了,其实内容一样。  相似文献   

17.
童言无忌     
句式对于造句,小稚童还是没有掌握。一天,等邻居家上小学的小华姐姐放学后,他专门去请教她“如何造句”。小华告诉他 :“我教你一种万能句式,不论什么词都能用它来造句。”“什么是‘万能句式?’”小稚童不解地问。“比如,你妈妈让你用‘勇敢’造句,你就可以说:‘妈妈让我用勇敢造句,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小华得意地说。“这,……”小稚童更摸不着头脑了。—规律使人方便,但也害人。小华教小稚童的万能造句法可以说找到了一种造句的“规律”,可以不动脑筋地造出各种句子来,但它却给孩子贯成了坏毛病,一利而百害。其实,这种现象无不存…  相似文献   

18.
唐永亮 《世界知识》2013,(21):58-59
死不算什么,只是先走了,还会见面的。看多死亡之后,宫崎骏建立了自己的生死观,希望死前能好好跟大家打招呼,把大家都找来,说声“辛苦了”或“谢谢”,也希望这种临终告别能构成一种文化。这种生死观,充斥在他的作品中。在他的最新力作《起风了》中,女主角菜穗子得肺结核病不治,却超越时空,在丈夫的梦中挥手,生者死者来来去去,生死的界线模糊化。死只是过程,毫不可怕。《起风了》成为宫崎骏的封笔之作。  相似文献   

19.
山冈 《科技潮》2004,(2):44-45
肖方,北京动物园标本制作师。有人说,他可以让珍稀动物“起死回生”。未曾谋面时我还有所质疑,但是在看过他工作室内的一幅虎特写后,我也不禁感叹他魔术般的技艺。这幅彩照上的虎,毛色透亮,标致健壮,昂着头,张着嘴,利牙红舌,威风凛凛。我被这虎深深地吸引了,要一睹它的风采,便对肖方说:“得空儿到狮虎山看看它。”肖方笑了笑,说 :“这是标本的照片。”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妙手还”,将死虎“重生”。其实,在肖方的工作室里,还摆放着不少兽与鸟的标本,有狮子、熊猫、角马、火烈鸟、冠鸠、金鸡等等,一件件都是活灵活现,姿态自然优美,被著名…  相似文献   

20.
施越 《世界博览》2023,(18):36-39
<正>戏剧是“此时此地”、当下时刻的艺术,德国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说:戏剧不能改变世界,但它可以改变观众。如果观众愿意,它也可以改变世界。一到夏天,意大利就进入了“夏夜户外文化季”——各个城市都开始竞相举办户外文化活动,人们可以一边在星夜下乘凉,一边欣赏文化演出。其中最常见的是露天影院,就像《天堂电影院》里演的那样,将电影投影在建筑物或者幕布上,大家坐在一起欣赏。每个城市的露天影院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