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的投资安全是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冷战后,战争威胁不再凸显,而这一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则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及历史、经济、民族等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该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多变,只有构建政府主导、行业牵头、企业负责的多层级安保体系框架,才能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最大程度地保护我国企业在中亚地区的投资安全。  相似文献   

2.
冷战之后,美国继续争夺关键地缘要地。美国利用9.11后的反恐形势将美国的影响扩大到了中亚地区,在东欧形成了同俄罗斯的争夺之势,并在太空部署全方位的导弹防御系统。这说明,地缘政治依然是冷战后美国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中亚国家为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安全合作机制而进行了不懈努力。通过构建中亚军事安全合作复合体、经济安全合作圈层结构,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合作,使中亚地区的安全格局明显改观。但从长远看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中亚国家和人民来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4.
中亚,作为内陆亚洲的战略要地,自19世纪以后,成为俄、英、美、德等西方列强觊觎的焦点。十月革命后,中亚归入苏联的版图,西方列强的势力暂告退出,但它们一直未停止向这一地区渗透。苏联的解体,为它们重返中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西方国家纷纷派遣高级官员前往该地区访问,一时间成为世人瞩目的热点地区。然而,当下的中亚时局千头万绪,潜在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日益明显,中亚民族关系非常紧张。西方国家如何在这种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中定位,成为它们能否控制中亚局势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秩序已由二极向多极…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和地区国际事务领域呈现出两大基本趋势——追求经济发展和寻求安全保障。在各国与国际社会之间不同程度的相互开放中,国际关系已从冷战后期国与国之间形成的相互依存,进一步深入发展到冷战后时代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之间“循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9月2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因病去世,引发人们对乌政权是否能够平稳过渡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关注。就在此前的8月30日,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使馆遭到恐怖袭击,使人们对吉尔吉斯斯坦乃至整个中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感到担忧。在这种形势下,从历史和现实、从地区内外的视角审视与展望中亚的现状与未来更具现实意义。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从1991年独立至今已经25年,其间对中亚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的权力中心已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各国在寻求和探索各自发展路径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差异和国别特色日趋明显,内生因素与外界影响更加复杂。在这一过程中,中亚地区自身存在的地缘政治特性更加凸显,尤其是一些历史传统中的政治文化要素对各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产生着关键性影响,并与多元化的外来因素共同作用,塑造着地区政治和安全形势。——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7.
欧亚大陆腹地、中国的西邻,丰厚的石油资源带来希望也潜伏着隐忧,大国角逐、域内争斗——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北接俄罗斯,南临伊朗,东交中国,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1904年,英国地缘政治学之父麦金德就发出了“谁能控制中亚,谁就能主宰世界”的呼喊。冷战时在苏联版图内的中亚是西方人的禁地,随着冷战后中亚各国的独立和其石油神秘面纱的揭开,沉寂多年的中亚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和各种外部力量撞击的平台。国际上人们纷纷发出这样的议论:中亚会成为“第二个中东”吗?  相似文献   

8.
7世纪中叶,中亚地区多种宗教并存,各宗教之间尽管存在着冲突,然大体上能够和平相处。8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中亚,一部分居民改宗了伊斯兰教;然而,终倭玛亚王朝一代,伊斯兰教并未在中亚取得胜利。阿拉伯人的征服将阿拉伯文化带到中亚,直到倭玛亚王朝统治末期,阿拉伯文化并未在中亚产生重要影响。在共同抵抗阿拉伯人入侵的过程中,突厥文化开始与中亚本地文化融合,开启了中亚早期的突厥化。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13,(7):20
第一,各国联手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区安全。冷战结束后,随着两极格局的分崩离析,长期被掩盖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开始显现,而且很多问题产生"外溢"效应,进而引发地区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加剧。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成为恐怖主义、毒品、走私、海盗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丛生之"渊薮"。  相似文献   

10.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与我国相邻,南与伊朗、阿富汗接壤,北部和西部与俄罗斯相接,向西还与高加索地区隔里海相望。五国总百积400万平方公里。从地缘政治上讲,中亚地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呼应东西,是连接欧亚的桥梁和枢纽,是影响欧亚大陆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从经济地位上讲,中亚盛产棉花,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黄金及其他有色金属矿藏。同时,该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尚待开发的大市场之一。苏联解体后,中亚这个辽阔的地区广受世人注目,加上中亚本身复杂的民族和宗教状况及与周边国家民族宗教问题千丝万缕的联系,中亚一度成为国际格局和大国关系中的热点。今年春夏以来,中亚地区外交活动频仍:4月,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问了哈、吉、乌三国;7月,北约新任秘书长罗伯逊到访;俄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和总统普京在4月~5月间相继到访;哈、吉、乌、塔四国领导人先后于4月和6月在塔什干和杜尚别举行峰会;哈、吉两国总统分别于6月、7月间飞赴莫斯科。此外,在中、俄、哈、吉、塔组成的“上海五国”中,中亚国家居其三。7月上旬,“上海五国”在杜尚别举行了第五次首脑会晤。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下,中亚地区如何自处、如何发展呢?我们邀请了部分中亚问题专家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1.
中亚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已成为各大国能源的必争之地。中亚国家是俄罗斯传统的能源利益之所在,其能源系统是由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经过数十年的共同努力而建立起来的。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能源需求。中亚是中国进行国际能源合作的重点地区。本文着重分析中国与中亚天然气合作中的俄罗斯因素的影响,为中国与中亚天然气合作中规避不利因素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遥远而寒冷的北极,很少进入媒体与公众的视野,其实这个地缘政治地他特殊的地区一直是块“兵家必争之地”。冷战期间,北极是美苏直线距离最近的必经之地。冷战后,随着北极冰融而来的海最资源易于开采,各主要国家加大对北极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中亚”所指的范围见仁见智,各说不一。2002年出版的《中亚文明史》一书认为:“中亚”包括今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前苏联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境内的各个地区。这是对“中亚”的一种广义的解释;我国现在讲的“中亚”指哈萨克斯坦、鸟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其内陆区域范围是:西到里海和伏尔加河,东到中国的边界,北到成海与额尔齐斯河的分水岭,并延伸至西伯利亚大草原的南部,南到伊朗、阿富汗的边界。我国与中亚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传统的友好往来,是最早研究中亚地区的国家,并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当中亚国家政治精英们仍致力政治权力的得失时,当有关大国继续为地区利益存在份额展开博弈时,威胁中亚地区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问题已经无声无息地逼近。中亚地区大部分地域属于干旱的沙漠戈壁、半干旱的荒漠草原和地势起伏的山区,水是稀缺资源。在中亚,不少大河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而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则处于下游。随着苏联解体,中亚各国相继独立,原本是国家内部的水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逐渐演  相似文献   

15.
冷战时代,两极强权直接或间接地压制了地区及国际恐怖主义的滋生漫延。冷战结束后,地区历史遗留问题、现实冲突、民族矛盾等潜在的暴力爆发点得以释放,加上外部强权插手地区事务,企图按照强权"想象中的模式"改造地区的暴力干涉行为,还有不是那么直接的文化渗透,间接地触发了地区恐怖主义活动的爆发,助长了地区政府恐怖行为的滥觞。通过对冷战后中东恐怖主义的类型与特征进行梳理与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中东地区形势。  相似文献   

16.
彼此消长:俄美在中亚的竞争态势中亚国家独立后,各种外部势力争相在中亚扩大影响,经过近九年的发展,中亚已形成美国与俄罗斯、俄罗斯与土耳其、美国与伊朗、土耳其与伊朗之间复杂争斗的局面。其中,美俄的争夺或竞争对中亚形势的影响最大。目前,美俄在中亚地区的竞争形成了美攻俄守的基本格局。去年底至今,尤其是普京上台以来,俄罗斯  相似文献   

17.
骆驼商队、戈壁、沙丘,这条路把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运往欧洲,穿过中亚的草原和沙漠,给中亚地区带来了繁荣与富裕,它就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丝绸之路"。今天,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商业往来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又开通了当今新的"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中亚五国是我国的近邻或毗邻,其中有3国与我国接壤,其共同边界长达3000多公里。其中哈萨克与我边界约为1753多公里;其次是吉尔吉斯,约为1096公里;塔吉克约为180公里。近邻乌兹别克有的地方离我国新疆只有150公里。中亚地区居住着60多万华人,在我国新疆地区有约90万哈萨克族人,10多万吉尔吉斯族人,3万塔吉克族人,共同的边界和渊源相通的民族文化生  相似文献   

18.
<正>《历史记忆与现实侧观:中亚研究》李琪/著2016年4月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深处,自古即是一片充满神秘感的土地。随着2013年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亚逐渐真实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吸引了更多各行各业的人们开始了解中亚、关注中亚。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李琪教授的新作《历史记忆与现实侧观:中亚研究》的出版,即是为各领域的研究人员,意图了解、走进中亚的学习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部有关中亚历史与现实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正>7月6日~13日,印度总理莫迪出访中亚五国,与各国领导人均举行会晤,在经贸、人文、安全等领域达成诸多共识。历史上,印度次大陆和河中地区(指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基本包括除哈萨克斯坦北部以外的中亚地区)交往源远流长。苏联时期,尼赫鲁也曾到访过位于苏联版图内的中亚地区。苏联解体后,受地缘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印度与中亚关系一直"不温不火"。此次,莫迪成为中亚国家独立  相似文献   

20.
以北约覆盖欧洲—大西洋,凭日美安保体系支撑东亚—亚太;由中东—中亚居中策应,借NMD和TMD为载体——最重要的国际政治景观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即一门心思谋求建立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秩序。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对这一战略目标的诉求越来越清晰。同时,美国全球战略渐渐呈现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的攻势。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最近十年,欧洲经济持续低迷,前苏东地区大部分转轨国家经济一蹶不振,以日本为首的东亚经济遭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