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德格尔基本本体论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德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是在区别“存在”和“存在者”的不同含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此在”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在众多的存在者当中占有特殊的优先地位,成为海德格尔基本本体论的出发点。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的本真性生存也就是存在的意义,作为基础存在论的生存论是此在对自己存在的领悟并在领悟基础上的解释。海德格尔以人的生存为基础,使哲学摆脱传统认识论的羁绊,获得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但他忽视了非“此在”的存在者,在先天的层面上缺乏对“共在”结构的深入反思,其哲学具有精英主义倾向,未能完全摆脱传统本体论思路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海德格尔建立了基础存在论。在关系世界中“此在”的存在状态,此在的本质是超,“此在”的活动是包含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统一过程是《存在与时间》中“基础存在论”的思想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研究相比,海德格尔基本上是在强调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对立关系的基础上看待二者共存,将外物、他人当作个人在世的相关物,认为没有此在(个人)在世,就没有世界在此,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将导致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3.
后期海德格尔批判了现代主义主体中心论形而上学人道主义,认为一切人道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这种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离开了物道、天道,人道主义成了虚无主义,导致了世界的各种危机;现代主义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存在的遗忘;对存在的遗忘就不能处理好人道、世道、物道、天道之间的关系;要超越主体中心论形而上学就要首先恢复人的原本含义,正确看待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把人看作是天、地、神、人四元之一,平等地对待世界的各种存在者,按四元要素的整体统一关联原则出发进行筑造和栖居,从而拯救世界,达到天、地、神、人和谐诗意栖居的理想状态。海德格尔对人道主义的批判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逻辑上出现了悖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世界就可能回到蛮荒之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4.
教育本质的论争之所以陷入“疑无路”的境地,根本在于论争只是囿于探究知识论的“教育是什么”而遗忘了追寻存在论的“怎样教育”这一教育之“根”与“本”,以致教育之本质与语言遭际异化。缘此,本文拟在反思以往教育本质论争的基础上,试图走向“怎样教育”,以期扬弃异化,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从寻找物、器具、作品的划分特点开始,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物的概念,转入追求物的真理,揭示出物即存在本身。在海德格尔的追问过程中,其思想重心经历了两次转向:不同于中期基于存在的历史的探讨,其早期立于世界维度,晚期立于语言维度探讨物性。通过对“物”的追问,海德格尔标示了其思想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的哲学方法论是将现象学与解释学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存在论解释学。第一,作品存在决定了器具因素、物因素,而不是从物到作品的传统思维路径,这奠定了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地位。第二,作品存在的本质是真理的显现,发生方式是:建立“世界”,制造“大地”。“世界”是意义呈现,“大地”是物质栽体,形上形下的抗争是真理的开显。第三,作品的存在决定了创作和接受是一体两面的,它们共同构成作品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7.
与关于建筑与居住的传统观点不同,海德格尔基于基础存在论,揭示了建筑与居住的深切关联。这种关联表明,建筑的本性就是让居住。当建筑属于居住时,思想属于存在。只有在语言的家园中,这种本性之关联才得以显现和保存。  相似文献   

8.
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存在论证明自提出以来,就遭到过诸多批判。在西方哲学史上,关于这个证明的比较著名的批判主要来自托马斯.阿奎那和康德。托马斯.阿奎那把这个证明视作先天论证,认为从先天出发并不能证明这个证明,要想证明这个证明必须从后天出发。康德却视其为存在论证明,认为即使从后天出发,也不能为上帝存在提供证明。他把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上帝到底是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上,认为从后天出发的证明——宇宙论证明和自然神学证明,依然是"伪装的存在论证明",证明不了"上帝存在"这个命题。康德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真正击中了存在论证明的中枢神经,动摇了该证明。  相似文献   

9.
现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是一位杰出的划时代人物。代表海德格尔整个哲学思想的奠基性著作是《存在与时间》。而对于世界的影响 ,撇开历史和个人的状况不谈 ,我们仍旧可以公正地说 ,在西方思想史上 ,《存在与时间》是一部绝无仅有的著作。此书之所以享誉于世 ,是因为它在现代西方社会这个被称为“后工业社会”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意义的追问是海德格尔的巨大贡献。海德格尔所提出的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在西方引起极大关注 ,这与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历史和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西方社会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尤其是…  相似文献   

10.
实践存在论美学作为实践美学的新发展和美学的新形态,是朱立元先生在师承已故蒋孔阳先生为代表非主流的实践美学思想的基础上的在新时期语境中的探索与创造,其理论与观点虽尚未完全成熟,但却可能代表着实践美学发展的新路向。从人们对自然美认识历程的实例考察中,可以论证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面对历史的困境和现实的危机,从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中汲取营养,通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写作试图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不仅为解决时代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开辟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发展道路提供了珍贵的哲学资源。  相似文献   

12.
王刚  吴波 《太原科技》2010,(11):97-99
针对本体建模没有统一的标准化指导方法,在分析本体构建原则和现有构建方法的基础上,借鉴软件工程中成熟的方法。阐述了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法,并提出了具体实现步骤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有的本体定义,采用函数式描述语言精确定义了本体建模基元,给出一种新的本体形式化描述,并给出了本体间近义关联的定义,在新本体形式化描述和本体间近义关联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封闭性的本体代数定义,同时结合函数式描述语言,给出了其形式化描述.  相似文献   

14.
本体论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根基性问题,它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对“存在”进行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运用了区分的思想,将作为存在的存在理解为实体。并将实体理解为是其所是。亚里士多德虽然力图追问作为存在的存在,但他最终在追问作为“这个”的存在的存在。这被海德格尔指责为对存在的遗忘。这一情况的出现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在探讨存在问题时,一方面是作为一个形而上学家和逻辑学家,另一方面又是一个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美学在经历了重建实践本体和超越实践本体之后,似乎开始进入到对生态本体的构想之中。但目前的一些生态美学研究还具有过多的诗意想象成份,并时常陷入"人类中心"、"反人类中心"、信仰与科学等等的矛盾。生态美学否定实践和主体性的武断姿态,也使其面临关闭对人的存在进行深切理解的险途。人是感性的存在物,也是想象的、思索的、语言的、实践的存在物,最终是"关系的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为原初和根本的,但它不是人类生存关系的整体和全部。人们无法忽视生态美学开启的新视野,但一种能够引导方向的美学无法离开人类整体生存活动的大关系和总基础。以存在为本体、以生态为视野的存在论美学或许能为试图突破认识论模式的中国当代美学开辟出一条可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哲学史上,光构成了我们经验的本体论,柏拉图光的隐喻是从认识论层面的分析,老子的道本体论是从本体论层面对光的分析,奥古斯丁则是从境界论层面对光的分析。这里的光指的是自然光(尤其是太阳光),它参与我们的存在,形成的是光—物—人的模式。虚拟实在也是以光为本体论,但这里的光是人造的电力之光,我们在虚拟实在中所经验到的就是人造光的不同组合,因而在认识论的层次上,光直接进入了我们的意识中;本体论的层面上,它自身构成一个世界;境界论的层面上,构成的是体验,而不是经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虚拟与现实的关系,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虚拟世界同物理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虽然本体演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但是目前的本体编辑工具对本体演化的支持在对本体演化原因的信息保留和处理上却显得不足。比较了一些典型的本体编辑工具,评估它们对本体演化的支持;然后,为加强对历史信息的处理,挖掘演化的原因,提出了一个结合版本和日志技术的本体演化框架,并在其中对目前的OWL语言进行了支持本体演化的扩展,以有效的支持演化原因信息的保留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CUBA和甲A及国内各大篮球俱乐部调查统计,由篮球运动员受伤损的状况看,对膝关节、踝关节、腰部等专项劳损性损伤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及时解决的办法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国CUBA和甲A及国内各大篮球俱乐部调查统计,由篮球运动员受伤损的状况看,对膝关节、踝关节、腰部等专项劳损性损伤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及时解决的办法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宇宙本体论和人性本体论是尼采和禅宗美学思想的重要构件,他们在宇宙本体论和人性本体论问题上有深刻的相通性,同时又有本质的差异性。这种相通性和差异性具有极为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