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纲领性意见及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树立全国一盘棋意识,稳妥有序,统筹推进.这也对能源及石化企业低碳发展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当前,能源及石化行业减排面临较大挑战.一是能源结构多元化不足,面临能源安全和降低排放双重挑战;二是部分企业虽然行动迅速,但仍未对"双碳"进行深入思考,个别地方或单位出现运动式减碳情况;三是创新意识不强,盲目追热点,对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投入不足;四是全局意识不够,产业协同和循环化发展尚需完善.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1,(3):31-31
追求健康生活,不仅要"低脂"、"低盐"、"低糖",也要"低碳"!日前,《大众点评网》携手中国银联对人们的低碳生活意识和消费形态进行了调查,全国7万余名网友参与了活动。低碳消费:获得逾九成网民支持低碳消费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  相似文献   

3.
田飞 《科学大观园》2021,(19):44-47
杜祥琬院士曾主持我国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精确化研究,为我国核试验的成功和核武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任国家"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主持了中国工程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核能发展的再研究"等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重大咨询研究项目,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主持了中国工程院"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等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参与了国家2020年和2030年低碳发展战略目标的论证,任第二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第三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  相似文献   

4.
低碳文化及其在低碳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文化是有关CO2低排放的价值、思想、知识、习俗、信仰、态度、规范等精神因素的总和。它本质上是崇尚生态价值、绿色环保、尚俭节用、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文化。低碳文化的培育在低碳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具体表现在:确立低碳价值观,为经济社会低碳发展正确导向;普及低碳理论知识,指导社会大众的低碳行动;构建低碳规范,约束组织和个人的低碳行为;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引导人们践履低碳行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碳交易体系的发展,左右碳价格的核心技术标准手段:碳足迹标准及认证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哥本哈根会议后,发达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加快制定低碳经济相关标准,国内外碳足迹标准、认证及碳足迹测算方法等方面的发展,提出加快建立我国重点产品碳排放标准、建设我国碳足迹数据库、制定主要产业“碳足迹”应对预案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企业技术创新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很多学者从各个角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但对技术创新应有个"度"的限制研究甚少.在本文研究过程中,主要从经典文献对"度"的基本阐述出发,引入了企业技术创新"度"概念,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度"的雏度,并从技术发展轨迹、认知差异及外部资源获得性、市场化过程三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度"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实现该目标,最近,铜梁县就"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深入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发展态势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对铜梁县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国际创业中心暨留学生创业园(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8年8月,是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6年来,中心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创办宗旨,始终坚持"孵化精品企业"的基本工作方针,求真务实,不断进取,初步形成了以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为重点孵化对象,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为重点孵化项目,以建立软件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为重点孵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9.
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是当前国际的热点,褚君浩院士对此特别关注:“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新举措,要有促进低碳技术、低碳经济广泛应用的政策鼓励和引导。要尽快制定低碳技术促进法,构造低碳经济繁荣发展的政策和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后危机时代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时代的焦点,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成为发展的主旋律;经济增长由出口导向型向消费拉功型模式转变;技术创新是推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基础,将全速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经过10多年的迅速发展,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现已集聚了430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对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其中张江"药谷"现已累计引进生物医药企业328家,共有科研人员8580名,生物医药产值占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40%.初步形成了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6个模块组成的、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营销物流"为产业链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当前低碳生态、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最新发展要求,在既有的城乡规划体系中落实低碳生态理念,梳理完善低碳生态城乡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体系,提出低碳生态城乡规划要素和不同层次规划的任务,并在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一书三证”中新增了低碳生态的管理要求和审查内容,将低碳生态发展要求分解落实到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是对传统技术创新体系的"绿色"改进,对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十分关键。必须指出,目前中国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仍然受到以下问题制约:缺乏统一的绿色技术清单或标准;绿色技术领域相对落后;绿色技术创新组织发展缓慢;绿色技术创新市场有限;政府在供需两侧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颁布绿色技术清单和标准、鼓励绿色技术创新研发和产业化、强化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以绿色金融(财税)为突破口推动多元投入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中,树立"企业是技术创新信息整合主体"的观念,创建适应技术创新特点和需求的"信息构架",营造信息文化氛围,将企业改造为开放式学习组织和知识创造型企业,是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5.
创新服务体系是"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系统.建设大兴区创新服务体系示范工程是为了配合"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顺利实施,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大兴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大兴区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的迅速发展营造一个资讯互通、具集聚效应的服务平台,并加强社会各方力量的资源整合,使科技中介服务、技术交易市场和创业投资发展现状,提出了大兴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工程的方向--建设大兴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各种创新活动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的逐步完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我国研究与发展(简称"R&D"或"研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经费规模迅速扩大,从1999年的249.9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72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9.1%.  相似文献   

17.
崛起于1991年的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从29家发展到905家,成为上海经济快速增长的生力军. 据有关部门介绍,去年上海90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从1991年的5.72亿元提升到1047.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1/6. 上海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始为技术创新发挥领头羊作用.去年,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约占全市工业企业的40%,产值占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的69%. 中小型科技企业快速崛起,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去年,上海高技术企业中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达235家.这些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应变能力强,产品赢得广大用户好评,为上海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助推作用,销售收入超过66亿元. 外资企业已成为上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去年300多家外资高技术企业实现产值632亿元,占上海工业总产值的10%. 上海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审批严格把关.对降低标准以致不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企业,进行"黄牌”警告.去年上海市有关部门对761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复审时,对其中70家企业进行了"黄牌”警告,这些企业不再享受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8.
推行绿色低碳住宅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住宅产业化是发展绿色低碳住宅的重要途径,住宅产业化依托保障性住房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是实施住宅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绿色低碳住宅建设的突破口。本文通过分析发展绿色低碳住宅的作用、存在的困难及公共租赁住房的特质,提出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过程中实施住宅产业化的措施,以及推行绿色低碳住宅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展之源     
正从发现第一口油井,到签订"石油换贷款"协议,从当初的煤电、水电到现在的核电、风电、氢能。一代代能源人舍小家顾大家,攻坚克难,力破"中国贫油论",让我国能源工业从供应严重短缺,蜕变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能源消费结构大幅优化,清洁低碳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在能源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发展低碳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及各界人士的共识,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相应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对于中国,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科技发展现状怎样呢?存在什么样的不足?应该采取怎样的科技发展战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推进相关的科技进步,以有利于低碳经济战略的实施呢?这些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讨,目的是明确中国低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