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及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和爆发不但威胁着人类健康,而且给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冲击。因此,发展快速、灵敏、方便、准确的确认病原体的检测技术,控制传染病传播和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基于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交叉发展起来的生物传感器,在传染病检测中具有快速、灵敏、准确、高效、设备便携和成本低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种类,以电化学、光学、压电式生物传感器为代表简述了其在传染病检测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生物传感器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承担的国家星火计划“京郊地区奥运食品安全科技服务示范”项目,通过食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研制了乳品真蛋白检测技术和乳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技术等食品质量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4,(14):15-17
该课题针对热区危险性有害生物和危害较大的香蕉枯萎病、病毒病、穿孔线虫病和槟榔黄化病等重要病原物开展诊断鉴定,建立有效的分子诊断检测技术,开发成套的高效、灵敏、快速的诊断试剂,通过集成创新不断完善检测技术手段和方法,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建立我国标准化检测体系;针对海南发生的重大植物疫情,如椰心叶甲、红综象甲、螺旋粉虱、橘小实蝇、刺桐姬小蜂等,采用GIS、生物信息学、种群动态模拟等技术与方法,监测其发生与发展趋势,定量研究入侵有害生物的适生区域和时空扩展蔓延模式,建立监测技术参数模式与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2008年“奶粉中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严重危害了消费者健康,诋毁了乳品行业的信誉,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而快速、准确检测三聚氰胺方法的缺乏既是造成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成为解决该突发事件的技术关键。为此,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技术和产品活动,要求应征的方法要“快速、准确、便捷、经济”。对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出搭建快速检测方法的测试平台,对所有应征的检测技术及产品进行现场统一测试、评价,以保障快速、准确、公正、公平。该建议得到了国家科技和质检部门的大力支持,特设立并责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国家应急支撑项目“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技术测试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安全和质量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由于现有检测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现代检测的需要。而分子检测技术以其简单、快速、灵敏、特异性强、样品量少等优势而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6-16
针对乙型肝炎、艾滋病、幽门螺旋杆菌、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需求,将纳米粒子标记技术,免疫层析芯片技术与生物传感器结合起来,研发相应的高效、灵敏、特异、快速的纳米检测器件.  相似文献   

7.
该项目是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上,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引入国内食品致病菌、动物禽流感、植物松材线虫、人类乙型肝炎病毒等检测领域,研制出具有国际同类产品品质、价格低的系列国产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为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检验等工作提供快速诊断技术工具及方法,并且提高同类实验室的检测水平。2006年10月获得广东科技兴检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发展新型DNA检测方法是后基因组时代的需求,诸如生物安全(生物恐怖袭击、SARS等高致病性传染病)以及健康(肝炎、HIV等)等领域都需要快速、便捷的DNA或RNA检测技术。电化学技术具有快速、灵敏、低能耗、易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等优点,被认为是在时效、成本等有较高限定要求的场合实现DNA检测的首选技术之一。我们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科委等相关项目支持下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DNA纳米生物传感器———CDS(chronocoulometric DNA sensor)。该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CDS生物传感器有两个比…  相似文献   

9.
该课题重点开展重大临床检验仪器与设备、新型检测技术及重点体外诊断试剂、关键原辅材料、体外诊断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等研究内容,突破一批体外诊断仪器设备与试剂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在一体化化学发光免疫诊断系统等高端产品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在临床检验设备、试剂、原辅料、检测、推广方面提升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体外诊断产品在高端市场上的国产化率,加速体外诊断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7):58-59
舌诊是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医诊疗特色之一.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这一传统的诊断方法被赋予了新的研究内容."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舌诊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属于中医诊断技术现代化领域研究内容.近年来,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家佗教授带领的舌诊研究项目组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2010年世博会专项等多项重要项目的资助下,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化学、物理学、药学、生物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分析科学和测试方法及标准研究。是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单位。该院多年来承担大量国家和辽宁省科研项目课题并获奖。“北方粳米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农产品中化学危害成分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分别为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编号分别为2002413002和2001215003)。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光谱分析检测技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光谱分析技术要求高,是集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相交融的重要的化学分析领域。随着航空航天、超纯材料、合成材料、表面物理、超快化学等领域的发展,对光谱分析技术性能要求不断地提高,对光谱分析仪器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在生物学、医学临床诊断和治疗、环境污染监测和控制、生态评估和保护、疾病控制和康复等方面对光谱分析检测技术和光谱仪器设备更是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55-55
由生物毒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和食品贸易争端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其中毒性最大、与人类健康关系最密切、对农牧渔业作物的污染最重、分布最广的有真菌毒素、贝类毒素、藻毒素等。灵敏、快速、简单、经济的检测方法是降低毒素摄入量的技术基础,也是打破世界贸易战中技术壁垒对我国产生制约的关键。检测技术的落后,也造成我国政府部门对进口产品监管力度不够,对国内消费者造成健康危害。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灵敏并与国际接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毒素的检测方法、免疫亲和柱及试剂盒,以便开展对食品中上述毒素的污染调查,减少有害生物毒素的摄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和声誉刻不容缓。另外,制备可商品化的生物毒素标准品,可以打破仅有美国、日本的少数几家公司的垄断及进货限制,推动我国对这些毒素的毒性机理、环境影响和生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健康与社会和谐的热点问题,而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则是导致食物中毒与爆发性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国家标准中对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步骤繁琐、周期长,已不能适应大规模快速监管的需要.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农副产品质检中心自2005年至今,先后完成了“食品中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及快速检验方法研究”与“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项目,在对江苏地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PCR、多重PCR、多重Taqman荧光实时PCR (RTi-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并完善了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及其不同组合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疾病的数字化分析精确诊断与安全有效的精确治疗在临床具重要意义,而现代数字化影像设备与相关图像分析软件系统是其重要保证之一,亦是现代医疗器械产业中的主流产品.在产业发展中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目前全球的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市场主要被关、日、德等少数国家的少数几个跨国公司所垄断,我国相关产业由于研究基础薄弱、技术储备不足、创新能力低,以致其产品大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国家973计划项目“现代医学成像与高维图像分析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深入开展了现代医学成像与高维图像分析中的理论模型与方法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该项目在医学成像与分析的基础理论模型、低剂量X线断层成像(CT)优质成像、快速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的优质动态成像,三维医学图像分割、临床病灶智能识别等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简要展望了本领域的发展趋势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8,(6):49-4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新发禽流感病荧光RT-PCR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2003BA712A03-01)课题,旨在建立一套基于TaqMan-based real-timePCR方法的快速诊断技术,用于禽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研制针对使人致病的禽流感病毒H5N1、H7N7和H9N2亚型的试剂盒,使其在全国的流感监测、养禽业的禽流感病毒检测以及海关的进出口检验检疫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我国检测能力以完善我国公共卫生监测体系。课题取得以下主要成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以液压油污染诊断及污染控制为目的进行液压油污染度现场检测的优势及挑战,针对挑战问题进行方法创新和技术改进并结合工程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设计了一套油液污染度现场快速检测系统产品。通过对产品系统组成原理和算法及软件组成的介绍,阐述了本研究方法和技术创新改进的具体内容和应用。实现的产品系统涵盖多项功能(耐高压、多通道、在线和场地检测等),已在许多大型工矿企业应用,能有效避免因油液取样而带来的二次污染与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成为大型设备主动维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4,(19):51-52
2004年3月13日青岛市科学技术局组织蔡宝祥教授等9位国内著名专家对农业部动物检疫所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8种重大疫病检测、监测及快速准确诊断技术及产品中试"进行了验收,并对其中的6项成果进行了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课题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其中疯牛病免疫组织化学诊断试剂盒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8,(3):43-43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牵头,联合北京大学绿色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地奥制药有限公司、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石河子大学等单位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违禁化学品检验技术”(2001BA804A21),旨在通过开展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保健食品功效成分、违禁化学品测定方法的研究,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急需的检测方法,同时开发研制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和设备,建立快速检测系统,形成现场快速检测装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晶圆加工中的几何参数的纳米精度在线测量的原理、方法和测量仪器研究。针对化学机械抛光( CMP )中晶圆表面的金属膜厚的高精度快速在线和离线检测技术的要求,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涡流传感器的参数对其灵敏度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提高灵敏度的新方法;实验验证了一种减小提离高度对膜厚测量精度影响的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并设计开发了快速多频测试系统;设计了电涡流在线和离线检测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国家重大专项项目“超低下压力化学机械抛光装备样机”中,实现了用电涡流方法进行全自动、快速、多模式、大提离条件下的晶圆金属膜厚度纳米级分辨率在线测量和晶圆抛光后铜膜厚度离线全局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