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缓解城市停车供需不平衡的困境,将居住区内空闲时段的车位共享的停车管理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共享车位管理策略的制定方面,对如何避免返回的车位提供者与社会停车用户之间的停车时空冲突问题却重视不足.在总结和考虑车位提供者不同的返回规律的前提下,以停车场内共享车位的共享率和管理者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相应的居住区车位共享运营策略的数学优化模型.通过数值实验对构建的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管理者拒绝用户冲突时,若车位提供者的返回速率与社会停车用户离开速率相近时,变更共享策略时间逐渐趋于稳定;当管理者可接受一定概率用户冲突时,停车场内总车位数量越多,则越需要将变更共享策略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2.
知识服务中的供需双边匹配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基于多指标评价信息的知识供需双边匹配问题.通过评价信息的处理,给出了知识供需双方满意度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知识供需双方满意度和知识服务中介利益最大为目标,构建了多目标双边匹配优化模型;进一步地,运用基于隶属函数的加权和方法,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单目标优化模型,并通过求解优化模型得到双边匹配结果;最后,通过...  相似文献   

3.
针对交易平台上,具有多属性多种形式信息的专利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专利技术许可双边匹配问题,构建了两阶段的决策分析框架;以专利供给者、专利需求企业和专利交易平台三者的满意度最大为目标,构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隶属度函数加权和方法,将多目标模型转换为单目标模型,进行求解。第一阶段,供需双方根据评价指标选择进行交易的技术交易平台;第二阶段,各个技术交易平台上的供需双方根据评价指标进行匹配。最后,以算例验证匹配方法的可行性,为交易平台下专利技术许可供需双方进行匹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缓解因城市某些地区、某些时间段停车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将居住区内空闲车位进行共享的解决方法已引起多方的关注。在居住区实施共享停车时,需考虑车位提供者与社会停车用户的时空冲突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实际停车行为数据,假设车位提供者返回过程呈非齐次泊松过程;其次,以居住区共享停车为运营场景,居住区停车场车位共享率和管理者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相应的数学优化模型;最后,设计了粒子群求解算法,通过数值实验,分析该场景下的最优运营策略。结果表明:(1)社会停车用户的最大离开速率在其占车位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时,管理者总收益最大;(2)随着车位提供者车位返回速率突变时间的改变,要使得总收益及车位共享率最优,第一阶段变更共享策略时间设置在车位提供者返回速率突变时间前三十分钟内,第二阶段变更共享策略时间应设置在车位提供者返回速率突变时间后一小时五十分钟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依据家政服务人员和雇主的供需信息实现最优的双边匹配,从而提高匹配的效率和降低匹配的成本问题,对家政服务人员与雇主双边匹配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家政服务人员与雇主的双边匹配问题进行描述;然后,依据家政服务人员与雇主提供的供需信息,分别计算家政服务人员和雇主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家政服务人员和雇主的满意度最大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模型,获得最优匹配结果.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戴冀峰  冉越  孙展  周晨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820-11827
为了缓解由于机动车保有量过快增长而造成的大中型城市交通拥堵及停车供需失衡问题,依据泊位共享的理念充分挖掘可利用停车资源成为了一种新方案。由于在不同模式下泊位共享服务方式的适用性不同且泊位共享具有严格的时间窗约束、排他性及唯一性特征,使得共享泊位资源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得到高效利用。本文以闲置时间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将泊位划分为固定泊位及非固定泊位,分别建立相应的共享泊位配置优化方法。首先对于非固定泊位,在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动态预测停车需求的前提下,以驾驶员15min最大寻泊可接受时间内车辆净增量为预留泊位值,进而确定共享泊位配置模型;其次,对于固定泊位则考虑共享请求在随机非预约和预约模式两种情形下的区别,前者以单个泊位闲置时间利用率最大为目标构建共享泊位配置模型,而后者则采用最大匹配规则树理论探讨系统闲置时间利用率最大化的泊位共享配置模型。最后以数值实验论证泊位共享可有效提高泊位利用率和周转率,结果表明预约共享模式相对于非预约模式可以将泊位空闲利用率提高12.9%。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共享车位管理中的车位分配与定价问题,本文考虑价格变化对于用户不同停车时长选择的影响,分析在不同停车收费标准下用户停车时长选择的概率,并采用多项式拟合得到精细化的共享停车需求价格弹性函数。进而,为实现停车场价格的动态调整与车位分配,以平台收益最大与用户步行距离最小为目标,构建基于弹性需求和动态定价的泊位分配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了遗传算法。最后,本文设计了包含3个停车场共1000个泊位、共享平台运营时长为3h的算例,对模型及算法加以验证,通过对比分析,基于弹性需求和动态定价的共享泊位分配方案相比于静态定价,实现平台收益增加19%且满足了大部分停车需求,说明动态定价下共享泊位分配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为共享平台的车位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共享停车作为时下全新的一种停车模式,为缓解现有停车供需不平衡、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共享泊位是由分布在不同区域、位置的闲置车位集合而成的,因其动态性和时效性而具备不确定性。在泊位分配过程中,已分配的车位时常因用户失信、违约而交易失败,无法发挥泊位的最大价值,造成泊位闲置和浪费。为提高泊位利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用户信用度的泊位分配模型。首先,结合现有信用评价模型,构建了考虑用户信用度的分配模型。然后,以价格和时间为约束,根据双向拍卖模型建立共享泊位参与者(拥有者、用户、平台)的出价机制,确定最终交易价格。进而,计算出用户总的效用值,求得基于效用值的最佳分配序列,并根据该序列对提交上来的用户泊位请求进行有序分配。最后,通过软件仿真,将本文所提模型与先到先停、传统拍卖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相较于先到先停方案、传统拍卖模型在收益提升率方面分别增加了2.15%和32.07%;在平均泊位利用率方面分别增加了0.93%和29.99%。  相似文献   

9.
王中兴  胡亚西  黄帅 《广西科学》2015,22(2):211-215
针对匹配主体给出以序值为偏好序信息的双边匹配决策问题,根据满意度随序值递减的特征,将匹配主体的偏好序信息转化为满意度,再以匹配主体满意度和最大且匹配主体满意度差异最小为目标,建立匹配方案的优化模型,并用实例验证该匹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面向多个公安基层单位、综合考虑多项任务的定量优化警力配置,让警力供给与警力需求匹配,是公安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警力供给和警力需求,厘清了供给主体和需求目标,为警力优化配置模型研究提供了正确出发点;提出基于工作量的警力优化模型,并以某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实例,建模结果与实际警力规模一致。本文研究可以为警力配置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为缓解共享单车停车空间不足导致的乱停乱放问题,提出共享单车停车分流引导策略,并根据用户行为选择设置相应的奖励措施。设计叙述性偏好问卷调查,获取用户行为选择偏好数据,运用Logit模型进行分析并构建激励共享单车用户分流停车的奖励机制;构建以企业成本最小和转移停车需求最大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引导用户分流停车的策略。以西三旗永泰庄地铁站为例检验了该策略的实际可操作性,结果表明策略用户接受度达60%,预计成功转移58.33%的过量停车需求。该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停车空间不足导致的共享单车停车问题,可以为共享单车停车管理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2.
Aiming at solving pressing parking issues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a residential parking spaces sharing model wa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In this model, firstly, the residential community pattern, the status of idle parking spaces, a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haring parking had been analyzed. Next,in the convenience of modeling,medical institutions that have the most prominent parking problems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 of study. Based on the K-S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and the actual parking sharing situation,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residential parking sharing time satisfied the shifted negative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SNED). Finally,a probability model of shared service capacity based on the SNED and critical time condition was established. By applying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the time of vehicles passing in and out of parking spaces, the idle time of parking spaces, the shifted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and other important model parameters had been calibrated,which was leading to the algorithm of model. In addition,considering the feasibility of model without sufficient data,the vehicle travel probability,the stagnation rate of parking space,and the status of parking spaces were defined and the reference data were also provided. The results of case studies indicate that it is very promising to solve urban parking issues if the residential community shares its rich parking resources with adjacent commercial buildings.  相似文献   

13.
[目的]高速公路充电站位置选择和容量确定对电动汽车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针对高速公路充电站选址定容问题,通过引入充电站的平均适配率,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与当前充电站总容量之间的匹配程度,以充电站的建设成本最小和充电站的平均适配率最大为 目标建立了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结果]利用多 目标优化问题的NSGA-Ⅱ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道路网通行能力、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从道路负荷度、车辆绕行及路侧停车需求三方面出发,构建针对城市办公区路网单行交通组织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以最小干道路段平均饱和度、车辆最小绕行系数及最大停车泊位增长率为目标,力图优化单行方案以使目标函数最小;下层模型假定出行者遵循用户平衡分配原则选择路径,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算法处理多目标问题。最后对北京市某办公区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组织单行交通之前,干道饱和度明显降低,支路利用率显著提高;同时在保证较低的车均绕行距离的前提下,路侧可设置泊位数增大,支路可增设的路侧停车泊位为实施单行交通组织前的2.9倍。由此可见,研究提出的优化模型可为办公区等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城市中心区域组织单行交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以增力倍数M、行程比C、空循环次数Z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计算的数学模型。采用惩罚函数法调用鲍威尔法进行优化运算,并藉助于模糊相似优先此法,从非劣解中找出最接近理想解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6.
多目标控制参数联合优化整定是自动化系统保持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强化学习常用于建立自动化调参智能体,代替人工完成参数整定. 针对现有方法使用固定权重将多个优化目标线性组合为单目标,训练具有固定调参知识的单智能体模型,导致实际目标关系受环境影响与先验不符时,智能体无法感知并做出适应性决策调整,限制参数整定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目标参数整定的协同深度强化学习方法. 该方法利用离线仿真学习目标整定知识建立多个Double-DQN智能体,在线建立整定效果反馈,感知目标实际关系并调整智能体协同策略,实现有效的多目标参数整定. 列车自动驾驶参数整定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对停车误差、舒适度两个目标整定效果良好,能自适应不同车轨性能且可持续优化,实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7.
葛啸慈  石超峰  庞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0):13163-13169
城市中心区停车问题与交通拥堵问题密切相关,也与停车换乘(P+R)问题相关,交通流、路边停车和P+R需要统一模型研究。为此,建立考虑交通流的城市中心路内停车与P+R的动态优化模型。短期最优流率模型考虑到路内停车位会减少正常行驶车辆的道路空间,而且巡航停车会和其它车辆产生拥堵,为此,需要加快路内停车周转率,将路内停车资源与交通流协同管理。短期停车容量模型利用Stackelberg博弈:在政府追求社会总成本最小和私人运营商追求利润最大的基础上,出行者追求用户出行成本最小。研究表明,在需求固定的情况下,随着车辆停放时间的增加,路内停车费与P+R停车费都在不断下降,路内停车容量在不断减少,而P+R停车容量不断增加,说明如果选择短时停车或者临时停车,可以选择路内停车;而如果选择长时间停车,可以选择P+R停车。在需求远大于供给时,路内停车将演化为车道控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航空发动机管路布局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萤火虫算法(improved multi-objective firefly algorithm,IMOFA)的航空发动机管路多目标优化布局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以管路长度最短、弯头数最少以及能量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航空发动机管路多目标优化布局数学模型.然后,结合自适应扰动策略和精英策略,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管路多目标优化布局的改进多目标萤火虫算法,从而实现了航空发动机管路的多目标优化布局.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的列车开行方案能够更好地吸引客流,提高高速铁路的核心竞争力.以最大化经济收益和最小化出行费用为目标函数,以高速铁路开行方案为研究对象,以旅客出行需求等作为约束条件,将列车开行方案与OD客流量结合起来,同时考虑旅客的购票心理和列车购票的时效性,建立了一种基于动态客流的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计一种基于个体信息和改进变异算子的多目标差分(SG-MOSaDE)算法进行求解.以广州市某线路为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开行方案不仅最大化满足了旅客出行需求,而且在提高铁路部门经济收益的同时降低了旅客的出行花费,并且优化后的列车总停站次数较原来有所下降,停站方案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