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的体例十分混乱的状况,试图在分析《民事诉讼法》的功能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识别标准,进而依此剔除现行《民事诉讼法》中不适格的基本原则并引入其中未有的有益原则,从而重构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更加符合当前的社会情势,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民事诉讼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渊源以及我国的相关规定,提出现阶段有必要将诚实信用原则确立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这是公法与私法相互融合趋势,公正和效益两大法律价值的必然要求以及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顺利进行的需要。在此基础土提出了在民事诉讼法中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立法辩论制度是指在立法全过程,尤其是提案和审议阶段由立法决策者组织,相关代表及利益相关方代表围绕特定法案展开辩论的制度。在我国建立立法辩论制度既有理论基础也有现实意义。民主、公开、自由应是我国立法辩论制度的主要原则,而立法辩论制度的运行规则可以按辩论阶段的不同参照我国司法辩论制度加以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私法领域,尤其是在民法的债权理论中,诚信原则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多数国家的民法典都明确规定将诚信原则作为其基本原则。而将作为民事实体法准则的诚信原则运用到民事诉讼中,则在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民事诉讼法的发展史展开来论述诚信原则的内容和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论述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完善诚信原则的必要性和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5.
王琪 《科技信息》2012,(15):286-287
议会制英语辩论已经逐渐走入大学英语课堂,对英语教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以美国议会制英语辩论为例,其严格的辩论规则和评判原则对辩手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灵活运用这些规则,成功组织英语课堂的辩论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本文结合英语口语课教学实践,探讨以辩论为主的口语课堂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虽然抽象地规定了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但我国的法律传统决定了在公益诉讼起诉承担上必然带有强烈的权力化色彩。地方保护主义决定了法定行政主管机关在近期内无法有效地开展诉讼,检察机关作为今后民事公益诉讼的主要承担者,需要司法解释进一步授权才能全面开展诉讼。检察机关的起诉权要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得到民事诉讼法乃至宪法的确认,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应当遵循谦抑原则和起诉法定主义。  相似文献   

7.
在对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及其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立法弊端、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重点论述了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汪雷 《科技信息》2010,(19):I0407-I0407,I0405
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管辖权异议的规定过于原则,适用程序不完备,导致审判实务中对此制度运用不规范,设立管辖权异议制度的根本价值难以实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民事管辖权异议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弊端及其原因,提出完善我国民事管辖权异议制度的浅见。  相似文献   

9.
民事程序选择权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程序选择权作为程序处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宪法和诉讼法对程序主体原则的肯定。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今天,研究民事程序选择权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审视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及实施观状.比较国外有关立法规定,发观我国现行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存在诸多不足。应当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立法,完善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  相似文献   

10.
当事人更换制度并非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内容,但由于客观上确实存在非正当当事人进行诉讼的可能性,当事人更换的做法在我国司法实务中依然存在。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不仅使得法院系统更换当事人的做法各异,还损害了被告的合法利益,从而与当事人诉权平等原则相违背。  相似文献   

11.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有关问题争论已久。本文首先介绍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国外和国内渊源,并对其内涵加以明确。然后对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原则之"帝王条款"提出四点质疑,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并非为民法所独有,但其应当作为民法之基本原则。并结合诚实信用原则之特征及与其他民法原则的关系,阐述其不应列为最高原则之理由,对"法官空白的造法委任状"作为诚实信用原则称帝之理由提出了质疑。最后,对我国目前诚信缺失之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源于英美法系的司法认知制度被世界许多国家立法所吸纳并已步入我国制度移植的空间。我国民事诉讼法未明确规定司法认知,仅司法解释略有涉及。但作为法官在审判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事实认定方法,我国在司法认知方面绝非一片空白。因此,很有必要全面检视我国司法认知现状,以为合理借鉴提供起点参数。从立法层面讲,我国现有的关于司法认知的法律规范存在着立法位阶偏低、定性模糊以及缺乏程序规定等不足;从司法层面讲,则存在着法官怠于司法认知、迷信司法鉴定而轻视司法认知的问题。究其原因,该种状况的形成与我国证据虚无的传统理念、超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和社会发展的相对落后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3.
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各国民法公认的“帝王条款”,而且随着其内涵和适用范围的不断丰富和扩大,已成为一项涵盖公、私法域的世界性法律原则。在我国,由于民事诉讼法中未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及相关法律规则不完善,导致大量的道德危险行为的出现,而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避防。本文对民事诉讼法引入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思路。笔者认为,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既是与国际司法接轨的必然选择,也是实践和协调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的范畴,民事诉讼程序的确定和变革离不开一定法学理念和理论的导引。法院审判权的独立、程序价值与实体价值的并存,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融合、诉讼与审判权的分权与制约应是指导我国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众深受传统文化中“和为贵”观念的影响,常通过和解鳃决民事纠纷。而和解合同作为一种传统合同,其旨在终止争执,化干戈为玉帛,我国付之阙如。为满足民众需要,彰显意思自治,衔接实体法与程序法,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当将和解合同有名化。  相似文献   

16.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诉讼中的困境及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事诉讼法》未将精神损害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这一规定在司法运作过程中已经消解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实际上已经限制了刑事被害人的诉权,不利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我国应及早通过立法修改,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规定相对较长的审理期限。  相似文献   

17.
在民事立法和民事活动中,注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公序良俗原则"也自应成为民法基本原则之一,这对于维护社会正义、弥补法律缺陷、保护公民权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外国民事立法中大多确立了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我国在未来的民法中也应把公序良俗原则确定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8.
自认作为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均有成熟的理论和完善的立法。我国的相关立法过于简单,有必要理清自认的法理基础,确定自认的效力,进一步完善自认的立法规定。  相似文献   

19.
信托受托人法律责任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托法律关系包括三方当事人: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其中受托人处于核心地位。认为信托受托人法人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可以依据本国的行政法和刑法解决;受托人民事责任是一种独立形态的责任;受托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为原则,无过错责任为例外;我国受托人责任范围采取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并无违反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20.
刑事犯罪引起的附带民事赔偿就其性质而言,与一般的民事侵权导致的民事赔偿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因前者是附带于刑事案件而启动的一种民事诉讼,导致其与一般的民事诉讼在起诉、受理、审判、执行等 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而且这种区别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最终实现,侵害了刑事案件被害人(包括国家)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又因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问题的规定尚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司法实践中对此类问题的处理缺乏统一的标准,致使赔偿的实现进程步骤维艰,故对附带民事赔偿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巨大的实践意义。文章仅就赔偿的性质、范围、程序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方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